-
公开(公告)号:CN11978657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003307.5
申请日:2025-01-02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钇镁离子共掺杂磷酸钒锂正极材料的改性方法,涉及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如何有效提高磷酸钒锂材料的倍率性能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磷酸钒锂正极材料改性方法,采用金属元素钇、镁对磷酸钒锂正极材料共掺杂。金属元素钇、镁的掺杂有效提高了电子导电性,实现了颗粒间快速的电子传导,有利于活性物质的离子/电子交换,极大地提升了正极在大倍率下的性能,循环性能,且制备简单,易于控制,合成周期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发明可获得一种钇镁离子共掺杂磷酸钒锂正极材料的改性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978657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003310.7
申请日:2025-01-02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
Inventor: 张可心 , 徐欣莹 , 戴长松 , 张健 , 赵力 , 梁建权 , 王悦 , 李璐 , 李中原 , 王磊 , 谭龙 , 宫铭辰 , 赵翔宇 , 张朋 , 曲利民 , 张亮 , 张航 , 林杨
Abstract: 一种高容量锌镁离子掺杂磷酸钒铁锂正极材料的改性方法,它属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领域。方法:一、按照锂、钒、铁、磷、锌、镁与碳的摩尔比称取原料;二、制备碳包覆锌、镁离子掺杂型磷酸钒铁锂前驱体材料;三、制备锌、镁离子掺杂型磷酸钒铁锂正极材料,化学式为Lix+3Fex‑yMgyV2‑zZnz(PO4)3/C,且x=1~5,y=0.01~0.2,z=0.01~0.05。本发明提高了材料电化学性能,具有较高容量保持率,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制备工艺简单、在保证正极材料具有良好比容量和容量保持率的情况下,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成本,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设备价格低廉,无有毒有害物质释放,适用于工业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7566712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311185860.2
申请日:2023-09-14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氮掺杂碳双包覆磷酸钒钠正极材料的改性方法,它属于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领域。方法:一、称取钠源、钒源、磷源、氮源和还原剂;二、钠源、钒源、磷源和氮源分散到介质中然后球磨混合,得到浆料,经干燥及研磨后,得到磷酸钒钠前驱体材料;三、磷酸钒钠前驱体材料进行高温煅烧,经研磨及过筛,获得氮掺杂碳双包覆磷酸钒钠正极材料。本发明具有简单高效的优点,提供了产业化路线的可能;本发明制备所得磷酸钒钠化合物作为正极材料在钠离子电池中表现出较高的比容量,优异的循环稳定和倍率性能;本发明中设备和工艺流程简单,易于控制,合成周期短,产品一致性高,适合正极材料粉体的大规模宏量制备。本发明适用于磷酸钒钠正极材料的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66712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185860.2
申请日:2023-09-14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氮掺杂碳双包覆磷酸钒钠正极材料的改性方法,它属于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领域。方法:一、称取钠源、钒源、磷源、氮源和还原剂;二、钠源、钒源、磷源和氮源分散到介质中然后球磨混合,得到浆料,经干燥及研磨后,得到磷酸钒钠前驱体材料;三、磷酸钒钠前驱体材料进行高温煅烧,经研磨及过筛,获得氮掺杂碳双包覆磷酸钒钠正极材料。本发明具有简单高效的优点,提供了产业化路线的可能;本发明制备所得磷酸钒钠化合物作为正极材料在钠离子电池中表现出较高的比容量,优异的循环稳定和倍率性能;本发明中设备和工艺流程简单,易于控制,合成周期短,产品一致性高,适合正极材料粉体的大规模宏量制备。本发明适用于磷酸钒钠正极材料的改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533852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211294223.4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亮 , 张健 , 王瑶 , 付丽君 , 卫兵 , 迟敬元 , 关艳玲 , 王晗 , 张航 , 张德文 , 孙巍 , 梁建权 , 孙海明 , 张可心 , 王悦 , 曲利民 , 许敏虎
Abstract: 本发明的变压器检修绝缘保护装置涉及检修变压器用的辅助装置,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变压器的绝缘保护装置密封操作复杂以及无法在变压器的检修过程中提供帮助的问题,包括工作台、升降装置、围挡和一个绝缘盖板;工作台包括工作台面,且工作台面上设有承重台通孔;升降装置位于承重台通孔下方;升降装置能够带动变压器穿过承重台通孔并达到检修位置;围挡与承重台通孔适配并嵌设在承重台通孔内;且围挡的外侧壁与承重台通孔的内侧壁滑动配合;绝缘盖板能够盖接在围挡的上开口处。
-
公开(公告)号:CN11893742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28001.6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检测变压器油中甲醇的气敏传感器的检测电路,涉及电路设计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利用现有方法对检测油中甲醇浓度变化进行检测不适用于变压器现场使用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检测变压器油中甲醇的气敏传感器的检测电路,将电化学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电压信号进行放大,得到可供检测的信号,提高了信号的可测量性;同时,本发明还针对于基线漂移的问题,设计了校正电路,将基线稳定在0V,避免了失真现象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835337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468396.6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S50/15
Abstract: 基于瞬态光电流原理的阳光定位装置,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光催化领域中阳光定位的问题。本发明基于瞬态光电流原理的太阳定位装置中的多个石英玻璃单元均匀设置在中心体的表面,中心体为空心球体结构;其中石英玻璃单元包括石英壳体、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对电极和电解液,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对电极间隔固定设置在石英壳体内,工作电极和对电极相对设置,电解液填充在石英壳体内,工作电极与中心体球体的切平面平行,在工作电极上负载有感光材料,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对电极通过导线与光电流检测器相连,光电流检测器设置在中心体的空心结构内。本发明基于光电化学方法,通过光电流数据的大小,检测瞬态光电流曲线,从而实时判断太阳位置。
-
公开(公告)号:CN11750447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311506080.3
申请日:2023-11-13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河南省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 , 哈尔滨泰合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六氟化硫及其混合气体分离提纯系统,本发明要解决现有六氟化硫及其混合气体分离效率较低的问题。本发明分离提纯系统中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并联在进气管上,第二支管的另一端与精馏提纯塔的进气口相连,在第二支管上依次设置有减压阀、二号电磁阀、第三压缩机、单向阀、第二风冷机和第二控制阀,沿气体流动方向在第一支管上依次设置有一号电磁阀、混气暂存罐、三号电磁阀、二号稳压阀、过滤器组、加热器和两级分离膜装置,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第二级分离膜装置的一号出气口相连,第一连接管的另一端与精馏提纯塔的进气口相连。本发明能够根据进气中SF6气体的浓度进行不同的分离提纯流程,排放的N2中的SF6气体含量控制在0.01%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6859197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93895.5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红兴隆供电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无级调节间距的气体放电电极,涉及一种气体放电电极,了解决现有的试验方法需打开放电室进行电极放电间距的调节,导致放电试验效率差的问题。本发明的电极固定杆固定在放电室左侧的内壁上;电极左支撑套管固定在电极固定杆上;放电左电极固定在电极左支撑套管上;间距调节杆间距调节杆的轴心线与电极固定杆的轴心线重合;电极右支撑套管固定在间距调节杆上;放电右电极固定在电极右支撑套管上,两个电极相对;集电环嵌套在电极右支撑套管上,集电环贴近电右电极;碳刷设置在集电环上;调节杆固定套以螺纹连接的方式与间距调节杆同轴相连,并且调节杆固定套的外壁固定在放电室的右侧壁上。有益效果为提高了放电试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654788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77106.4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基于热管的变压器余热利用装置,涉及一种变压器余热利用技术,为了解决现有的油浸式变压器发出的热量直接散失在室外环境中,造成余热资源浪费的问题。本发明油循环泵与变压器油箱以及热交换器相连通;热交换器的出油口与变压器油箱的回油口相连通;热交换器的热泵工质出口与压缩机的热泵工质入口相连通;压缩机的热泵工质出口与冷凝器的热泵工质入口相连通;冷凝器的热泵工质出口通过与热交换器的热泵工质入口相连通;管壳为两端封闭的筒形结构;内芯设置在管壳的内侧壁上;在热管的蒸发段与冷凝段之间为绝热段;冷凝器设置在热管的蒸发段内,热管的冷凝段位于待放热区;热管填充散热工质。有益效果为实现了对变压器余热资源的有效利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