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4760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770745.6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国际竹藤中心三亚研究基地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生物技术的竹藤伴生林碳汇增强和稳定方法,包括依次对土壤施用土壤改良剂、PGPR制剂和菌根真菌菌剂后,在土壤中种植竹藤植物;其中,所述PGPR制剂中的微生物包括阿魏链霉菌和胶质芽孢杆菌;所述菌根真菌菌剂中的微生物包括红褐肉座菌和白色球形孢囊菌。本发明的竹藤伴生林碳汇增强和稳定方法通过科学合理的土壤改良和微生物制剂施用,优化了植物生长环境,提高了植物和土壤的碳稳定储存能力,从而显著增强和稳定竹藤伴生林的碳汇。
-
公开(公告)号:CN11938051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45885.6
申请日:2024-10-16
Applicant: 国际竹藤中心三亚研究基地
IPC: G08B31/00 , G16Y10/10 , G01D21/02 , G06Q10/063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系统监测预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结合物联网的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动态监测与预警系统,包括: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数据,包括遥感数据、气象数据和地面数据;数据分析模块,用于根据遥感数据确定基础数据,根据气象数据确定太阳辐射,并根据太阳辐射和基础数据确定净初级生产力;生产总值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净初级生产力确定固碳释氧值;并根据气象数据确定气候调节值,并根据地面数据、固碳释氧值和气候调节值确定森林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监测预警模块,用于对森林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进行预警。本发明能够有效提高森林资源管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对促进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33408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694053.8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国际竹藤中心三亚研究基地
IPC: F26B9/06 , G01N1/44 , F26B21/08 , F26B21/10 , F26B21/12 , F26B23/00 , F26B25/00 , F26B25/02 , F26B25/04 , B02C4/02 , B07B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样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土壤有机碳检测的制样装置,包括:装置本体;进料组件;分离组件;烘干腔,位于装置本体的内部,且位于分离组件远离进料组件的一侧,烘干腔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烘干腔内还设置有传感器组,传感器组位于烘干腔的内侧壁和内底壁上;烘干腔内部还设置有用于对样品进行烘干的加热装置;控制装置,位于装置本体的外侧,与进料组件、分离组件、烘干腔相连,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进料组件、分离组件的运行。本发明通过监测烘干腔内的湿度和温度,能够精确控制烘干过程,避免样品过度烘干或未完全烘干,从而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1640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568894.4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国际竹藤中心三亚研究基地
IPC: G06V20/13 , G06V20/10 , G06V10/774 , G06V10/7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森林生产总值估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遥感技术的森林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自动精准估算方法,包括:获取遥感采集设备的实时定位信号,从地理信息数据库中获取待估算的森林地图,并将实时定位信号显示在地图上;通过遥感采集设备采集待估算森林的气象参数和森林特征参数,地面估算模型通过气象参数和森林特征参数对森林生态系统生产总值进行初步估算;采集地图的地貌特征,根据地貌特征判断是否对初步估算的结果进行校正,若判断为需要校正,则根据地貌特征对初步估算的结果进行调整;将调整后的估算结果进行存储,并将调整后的估算结果的动态波动图显示在可视设备上。本发明对森林生态系统生产总值的估算精准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9334689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694665.7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国际竹藤中心三亚研究基地
IPC: G01N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壤有机碳检测的取样装置,涉及土壤样品取样技术领域,包括操作机构,操作机构的内表壁固定安装有采样机构,操作机构的顶部滑动嵌设有收集机构,操作机构的底部啮合传动有加固机构;本发明,在使用中,通过两组轴承、驱转电机、外齿轮与大齿轮的精密配合,以及调节组件和伸缩组件的协同作用,四组固定销同时深入土壤,进一步增强了设备与地面的连接强度,提高了设备在采样过程中的稳定性。这种设计确保了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因为震动或外部力量而移位,保持取样时的垂直状态,从而保障了采样作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且稳固的安装和高效的采样机制也降低了设备在运作过程中发生故障的风险,保障了操作人员的安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