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11451A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10281871.3
申请日:2018-04-02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G16H50/20 , G01N30/02 , G01N30/06 , G01N33/5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6H50/20 , G01N30/02 , G01N30/06 , G01N33/5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立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标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取代谢产物溶血性磷脂酰胆碱和鞘脂类作为数理统计的可变量或者要素;采集符合统计学数量要求的受试者的血清样本;分别检测每个血清样本中所述代谢产物的浓度或含量;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所述可变量或者要素、上述浓度或含量进行统计和数据处理,得到用于判断是否属于急性主动脉夹层、急性主动脉夹层阳性是否属于Stanford A型或者Stanford B型的数学模型,作为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标准。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的试剂盒。
-
公开(公告)号:CN108362192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810126068.2
申请日:2018-02-08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G01B5/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动脉弓切线位角度测量尺及测量方法。所述的测量尺设有量角器和定位直尺;所述的量角器设有底边指示线,并设有垂直于底边指示线且穿过底边中点的零度指示线,量角器的弧形边缘靠内侧设有细分刻度线,并设有刻度数值,对应零度指示线的刻度数值为“0”,“0”两侧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的刻度数值用于指示0°‑90°;所述的定位直尺设有长轴指示线,长轴指示线的长轴中点和底边指示线的底边中点部位由铰接轴相铰接。所述的测量方法即使用所述测量尺测量主动脉弓切线位角度。本发明解决了目前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DSA投照角度不符合实际而造成的手术效果差、并发症多的问题,可实现主动脉弓部投照角度的个性化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08711451B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1810281871.3
申请日:2018-04-02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G16H50/20 , G01N30/02 , G01N30/06 , G01N33/5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立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标准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取代谢产物溶血性磷脂酰胆碱和鞘脂类作为数理统计的可变量或者要素;采集符合统计学数量要求的受试者的血清样本;分别检测每个血清样本中所述代谢产物的浓度或含量;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所述可变量或者要素、上述浓度或含量进行统计和数据处理,得到用于判断是否属于急性主动脉夹层、急性主动脉夹层阳性是否属于Stanford A型或者Stanford B型的数学模型,作为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标准。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急性主动脉夹层诊断的试剂盒。
-
公开(公告)号:CN108362192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126068.2
申请日:2018-02-08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G01B5/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动脉弓切线位角度测量尺及测量方法。所述的测量尺设有量角器和定位直尺;所述的量角器设有底边指示线,并设有垂直于底边指示线且穿过底边中点的零度指示线,量角器的弧形边缘靠内侧设有细分刻度线,并设有刻度数值,对应零度指示线的刻度数值为“0”,“0”两侧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的刻度数值用于指示0°-90°;所述的定位直尺设有长轴指示线,长轴指示线的长轴中点和底边指示线的底边中点部位由铰接轴相铰接。所述的测量方法即使用所述测量尺测量主动脉弓切线位角度。本发明解决了目前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DSA投照角度不符合实际而造成的手术效果差、并发症多的问题,可实现主动脉弓部投照角度的个性化测量。
-
-
公开(公告)号:CN211301621U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1922192364.5
申请日:2019-12-10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A61M16/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逆行气管插管辅助组件,其包括管芯和用于容纳管芯的外鞘,其中管芯为中空结构,通孔供导丝穿过,前端可塑形从而形成翘起的探条;外鞘为管状体,前端开设有一个轴向开口槽,且前端可塑形呈翘起状态,用于引导气管导管经过声门进入气管中。本实用新型能够提高逆行气管插管术的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210811314U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921027931.5
申请日:2019-07-03
Applicant: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IPC: A61B17/13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肱动脉穿刺压迫带,包括压板,所述压板的前表面设有中央压迫柱和环形压迫柱,所述环形压迫柱环绕所述中央压迫柱设置,所述中央压迫柱的高度大于等于所述环形压迫柱的高度。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使用方便,能够节省人力,节约时间,加压稳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