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切换视角控制装置和显示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501824B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1910390707.0

    申请日:2019-05-10

    Abstract: 一种用于保密视图显示系统的可切换视角控制装置,其包括可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下运作的电性可切换视角控制LCD;位于可切换视角控制LCD的观看侧的前偏振片;位于可切换视角控制LCD的非观看侧、发射偏振光的偏振光源。当所述可切换视角控制LCD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视角控制装置以窄视角模式操作,其中来自所述偏振光源的离轴偏振光被所述可切换视角控制LCD改变,使得所述离轴光被所述前偏振片吸收,并且在轴光穿过所述可切换视角控制LCD和所述前偏振片。当所述可切换视角控制LCD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视角控制装置以广角视角模式运作,其中来自所述偏振光源的所述偏振光被所述可切换视角控制LCD散射并穿过所述前偏光器。

    具有可独立控制的区域的视差屏障

    公开(公告)号:CN107835956B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680040670.3

    申请日:2016-07-14

    Abstract: 一种包括电光材料的可重构视差屏障面板具有第一和第二区域。视差屏障面板被配置成在第一模式中基于至少一个接收到的驱动信号寻址第一和第二电极,使得:第一电极在面板的第一区域中限定从多个预定视差屏障阵列中选择的第一视差屏障阵列;第二电极在面板的第二区域中独立于第一视差屏障阵列限定从多个预定视差屏障阵列中选择的第二视差屏障阵列,第二视差屏障阵列不同于第一视差屏障阵列。为了获得良好的自动立体3D观看区,视差屏障的间距理想地根据观看距离在视差屏障面板的宽度上变化。这在实际的视差屏障面板中是不切实际的,但是本发明可以改变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的边界处的屏障间距,并且这有效地模仿在视差屏障面板的宽度上根据观看距离而变化的间距。本发明的视差屏障面板在结合到显示器中时可以提供改进的3D观看。

    拍摄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510926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073939.5

    申请日:2018-09-14

    Inventor: 村尾岳洋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备显示面板的拍摄装置,能够实现抑制对该显示面板的设计性的影响并且能够以低成本进行制造的拍摄装置。拍摄装置(100)包含:图像形成层,其包含第一偏振板、第二偏振板(130、160);摄像机(121)及IR光源(122),它们配置于所述图像形成层的背面侧;及对置部,其与摄像机(121)及IR光源(122)对置的电子电路及颜色材料被适当去除。

    立体显示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593748B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480054104.9

    申请日:2014-08-20

    Abstract: 实现即使观察者移动也能维持串扰较低的状态的立体显示装置的构成。立体显示装置(1)具备:显示面板(10),其显示图像;开关液晶面板(20),其与显示面板(10)重叠地配置;位置传感器,其取得观察者的位置信息;以及控制部,其使沿着规定的排列方向周期性地形成透射区域和非透射区域的视差屏障根据位置信息沿着排列方向移动而显示于开关液晶面板(20)。开关液晶面板(20)包含:液晶层(23),其中液晶分子的折射率各向异性Δn为0.14以下;第1基板(21)和第2基板(22),其夹着液晶层(23)而相对;以及电极群,其形成于第1基板(21)和第2基板(22)中的至少一方,包含沿着排列方向配置的多个电极。

    立体显示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190409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480012964.6

    申请日:2014-02-14

    Abstract: 提供在宽广的区域中视差屏障切换时的亮度变动小的立体显示装置。立体显示装置具备:显示面板,其显示图像;开关液晶面板,其与上述显示面板重叠地配置,包含液晶层;位置传感器,其取得观察者的位置信息;以及控制部,其从上述位置传感器接收上述位置信息,通过对上述液晶层局部地施加将上述开关液晶面板设为透射状态的第1电压和将上述开关液晶面板设为非透射状态的第2电压,从而显示与上述位置信息相应的视差屏障。上述控制部包含定时调整部,上述定时调整部使从上述第1电压和上述第2电压中的低的一方电压向高的一方电压切换的定时相对于从高的一方电压向低的一方电压切换的定时延迟与上述位置信息相应的延迟时间。

    带有微透镜阵列的液晶显示面板、其制造方法和液晶显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517463B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0780034648.9

    申请日:2007-07-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3526 G02F2201/36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光学膜的变形、剥落等难以发生、显示品质良好的带有微透镜的液晶显示面板、其制造方法和使用该液晶显示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本发明的带有微透镜阵列的液晶显示面板(100A)包括: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12)的光入射侧的微透镜阵列(14);以包围微透镜阵列(14)的方式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12)的光入射侧的支撑体(26);和隔着支撑体(26)粘贴在液晶显示面板(12)上的光学膜(23),在微透镜阵列(14)与光学膜(23)之间形成有间隙(15),在支撑体(26)中形成有连接支撑体(26)外侧的空间与间隙(15)的至少1个通气孔(16),当与液晶显示面板(12)的面垂直地观看时,通气孔(16)曲折弯曲、或者通气孔(16)相对于支撑体(26)的内表面向倾斜方向延伸。

    带微透镜阵列的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41634B

    公开(公告)日:2011-04-13

    申请号:CN200780052416.6

    申请日:2007-1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带微透镜阵列的液晶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该液晶显示面板能够防止异物混入等的不良状况,可靠性高。本发明的液晶显示面板具备:包括一对基板和在一对基板之间配置的液晶层的贴合基板;在贴合基板的光入射侧设置的微透镜阵列;在贴合基板的光入射侧以包围微透镜阵列的方式设置的支承体;和隔着支承体粘贴在贴合基板上的光学膜,支承体具有比支承体的外表面的主面更向外部空间侧突出的突出部,在支承体形成有连接由支承体包围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通气孔,通气孔的外部空间侧的开口部形成在突出部中。

    发光设备、显示设备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830824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1980102880.4

    申请日:2019-12-26

    Abstract: 发光设备(2)具备第一层(4)、第二层(6)、发光元件层(8)、第一粘接层(10)以及第二粘接层(12)。发光元件层位于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包括发光元件。第一粘接层位于第一层和发光元件层之间,厚度为10μm以上且小于25μm,摄氏23度下的剪切弹性模量为4.0E+04Pa以上且小于1.0E+05Pa。第二粘接层位于发光元件层与第二层之间,其厚度大于0μm且为15μm以下,摄氏23度下的剪切弹性模量为1.0E+05Pa以上。

    具有可独立控制的区域的视差屏障

    公开(公告)号:CN107835955B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680040669.0

    申请日:2016-07-14

    Abstract: 一种包括电光材料的可重构视差屏障面板具有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一补偿区域。第一电极可寻址以在面板的第一区域中限定从多个预定视差屏障阵列中选择的视差屏障阵列,第二电极可寻址以在面板的第二区域中独立于第一视差屏障阵列限定从多个预定视差屏障阵列中选择的视差屏障阵列。第一补偿区域的电极可寻址以根据第一和第二视差屏障阵列限定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之间的至少一个狭缝和/或至少一个屏障。在第一电极被寻址以在第一区域中限定预定视差屏障阵列中的第一视差屏障阵列并且第二电极被寻址以在第二区域中限定不同于第一视差屏障阵列的第二视差屏障阵列的情况下,第一补偿区域中的电极可以限定所述至少一个狭缝和/或至少一个屏障,以至少部分弱化在预定视差屏障阵列中的第一和第二视差屏障阵列之间的过渡处的任何线条伪影。

    立体显示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917554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811505447.9

    申请日:2018-12-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即便观察位置变化也能获得良好的显示质量的立体显示装置。立体显示装置(1)的开关液晶面板(20)的电极(E)与电极(e)隔着绝缘膜(215)设置在不同的层,电极(e)间是透光区域,电极(E)在俯视观察下与电极(e)间对应设置,若将X轴方向上的电极(E)的电极宽度、电极(E)的间隙宽度、电极(e)的电极宽度、电极(e)的间隙宽度依次设为WL1、GL1、WU1、GU1,则WU1=GL1<WL1=GU1。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