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46982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080067363.7
申请日:2010-11-25
IPC: B01F1/00 , B01F15/06 , C01B13/11 , H01L21/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1D7/04 , C01B13/11 , C11D3/3947
Abstract: 一种生成高浓度的臭氧水的装置,在该装置中,高压浓缩臭氧气体供给系统与臭氧气体溶解部(4)相连通连接,高压浓缩臭氧气体供给系统具有:臭氧气体产生部(1),其用于生成臭氧气体;臭氧气体浓缩部(2),其用于浓缩所生成的臭氧气体;浓缩臭氧气体加压部(3),其用于使从臭氧气体浓缩部(2)导出的浓缩臭氧气体的压力升高;冷却机构(13),其用于冷却浓缩臭氧气体加压部(3);通过使高压浓缩臭氧气体溶解于纯水来形成高浓度臭氧水。
-
公开(公告)号:CN102946982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080067363.7
申请日:2010-11-25
IPC: B01F1/00 , B01F15/06 , C01B13/11 , H01L21/3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1D7/04 , C01B13/11 , C11D3/3947
Abstract: 一种生成高浓度的臭氧水的装置,在该装置中,高压浓缩臭氧气体供给系统与臭氧气体溶解部(4)相连通连接,高压浓缩臭氧气体供给系统具有:臭氧气体产生部(1),其用于生成臭氧气体;臭氧气体浓缩部(2),其用于浓缩所生成的臭氧气体;浓缩臭氧气体加压部(3),其用于使从臭氧气体浓缩部(2)导出的浓缩臭氧气体的压力升高;冷却机构(13),其用于冷却浓缩臭氧气体加压部(3);通过使高压浓缩臭氧气体溶解于纯水来形成高浓度臭氧水。
-
公开(公告)号:CN107003213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580067075.4
申请日:2015-12-15
Applicant: 岩谷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2226 , F17C13/00 , G01N33/0016 , G01N2001/2238
Abstract: 本发明为具备安全性和可搬运性的装置及方法的技术,所述装置由进行试样用氢气从供给至氢动力车的燃料电池用燃料氢气储存容器至储气瓶中的采集的减压安全单元和储气瓶单元构成。由减压安全单元(2)和储气瓶单元(3)形成试样采集装置(1),所述减压安全单元(2)由收纳安全设备的设备收纳室和储气瓶连接室构成,储气瓶单元(3)除了储气瓶(7)的前端部、接口及使储气瓶开关阀(73)露出的露出部之外,将储气瓶(7)以能够装卸的方式收纳在能够开关的外壳内,将储气瓶(7)的露出部按照可以从储气瓶连接室的开口面部插入到储气瓶连接室内的方式形成,利用柔性软管(8)将储气瓶(7)的接口与设备收纳室的供给管路(4)的氢出口(42)连接,从而将试样用氢气采集到储气瓶(7)内。
-
公开(公告)号:CN107003213B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580067075.4
申请日:2015-12-15
Applicant: 岩谷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2226 , F17C13/00 , G01N33/0016 , G01N2001/2238
Abstract: 本发明为具备安全性和可搬运性的装置及方法的技术,所述装置由进行试样用氢气从供给至氢动力车的燃料电池用燃料氢气储存容器至储气瓶中的采集的减压安全单元和储气瓶单元构成。由减压安全单元(2)和储气瓶单元(3)形成试样采集装置(1),所述减压安全单元(2)由收纳安全设备的设备收纳室和储气瓶连接室构成,储气瓶单元(3)除了储气瓶(7)的前端部、接口及使储气瓶开关阀(73)露出的露出部之外,将储气瓶(7)以能够装卸的方式收纳在能够开关的外壳内,将储气瓶(7)的露出部按照可以从储气瓶连接室的开口面部插入到储气瓶连接室内的方式形成,利用柔性软管(8)将储气瓶(7)的接口与设备收纳室的供给管路(4)的氢出口(42)连接,从而将试样用氢气采集到储气瓶(7)内。
-
公开(公告)号:CN102989262B
公开(公告)日:2017-03-01
申请号:CN201210331453.3
申请日:2012-09-07
Applicant: 岩谷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047 , B01D2253/106 , B01D2256/14 , B01D2259/40007 , B01D2259/40035 , B01D2259/402 , C01B13/10
Abstract: 一种臭氧气体浓缩方法,并列配置向内部填充非冷却状态的吸附剂而成的至少两个吸附筒,使容置在各吸附筒内的非冷却状态的吸附剂在臭氧及氧气混合气体中选择性地吸附臭氧气体,且在进行臭氧气体脱离操作时,通过对各吸附筒进行减压处理来使臭氧气体从吸附剂脱离,由此浓缩提纯臭氧气体,另外,控制上述至少两个吸附筒,使两个吸附筒交替反复进行吸附工序和脱离工序,且在一个吸附筒处于吸附工序时使另一个吸附筒处于脱离工序。在从臭氧气体的吸附工序要向脱离工序切换时,使处于吸附工序的吸附筒和处于脱离结束阶段的吸附筒相连通,使得吸附筒内部的压力的均等化,之后,使处于吸附阶段的吸附筒与减压发生单元相连通,来使臭氧气体从吸附剂脱离。
-
公开(公告)号:CN111295575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980004035.3
申请日:2019-02-28
Applicant: 岩谷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氢气分配器的检测装置(A),所述氢气分配器的检测装置(A)具有:气体接收侧流通部(1),所述气体接收侧流通部(1)包括能够与氢气分配器(C)的喷嘴(C1)的连接的容器(11);以及检测部,所述检测部包括对来自所述氢气分配器(C)的氢气的压力上升率进行检测的压力上升率检测部(2)以及对所述氢气的填充量进行检测的填充量检测部(3)。氢气分配器的检测装置(A)能够检测氢气分配器的填充量以及压力上升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989262A
公开(公告)日:2013-03-27
申请号:CN201210331453.3
申请日:2012-09-07
Applicant: 岩谷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047 , B01D2253/106 , B01D2256/14 , B01D2259/40007 , B01D2259/40035 , B01D2259/402 , C01B13/10
Abstract: 一种臭氧气体浓缩方法,并列配置向内部填充非冷却状态的吸附剂而成的至少两个吸附筒,使容置在各吸附筒内的非冷却状态的吸附剂在臭氧及氧气混合气体中选择性地吸附臭氧气体,且在进行臭氧气体脱离操作时,通过对各吸附筒进行减压处理来使臭氧气体从吸附剂脱离,由此浓缩提纯臭氧气体,另外,控制上述至少两个吸附筒,使两个吸附筒交替反复进行吸附工序和脱离工序,且在一个吸附筒处于吸附工序时使另一个吸附筒处于脱离工序。在从臭氧气体的吸附工序要向脱离工序切换时,使处于吸附工序的吸附筒和处于脱离结束阶段的吸附筒相连通,使得吸附筒内部的压力的均等化,之后,使处于吸附阶段的吸附筒与减压发生单元相连通,来使臭氧气体从吸附剂脱离。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