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18521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282506.0
申请日:2022-03-2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天然气水合物开采领域,提出了基于CO2压裂的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压裂系统、产气系统、数据监测系统和主井,主井中压裂井、降压井沿主井轴线交替呈星型布置。方法为首先释放储层中的自由气,待储层稳定后,注入超临界CO2流体,为储层提供热量,促进水合物的分解的同时生成CO2水合物,增强地层的强度。当产气量再次变低时,二次注入超临界CO2流体对储层进行二次压裂和储层强化。压裂方式采用压裂液喷头在压裂井上螺旋布置的方式进行,实现对水合物储层的多角度改造。降压井与压裂井采用星型布置的方式分开布置,有利于压力的调控,有效的增大开采范围,保证产气的稳定和整个系统的安全,多井协同配合提高开采效率与CO2封存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13007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0941965.X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CO2地质封存领域,提出一种模拟CO2地质封存全过程多参数监测装置、方法及应用。研制大尺度高压釜体,模拟深度800‑3000米地质储层;研发模块化内置模型装置,开发多类型、变结构储层重塑技术,可实现各模块互相耦合。该装置采用压力釜和内置样品模型分离的设计思想,其围压、孔隙压、温度梯度和轴向载荷可以分别通过控温机构和加载机构独立控制,实现储层原位状态的还原。采用新型“热‑压‑力‑声‑光‑电”多手段联合测试方法,实现CO2地质封存储层精细刻画,构建大尺度多维度CO2地质封存模拟实验装置。为规模化CO2地质封存选址、封存量预测以及安全评价提供重要装备、方法和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368066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311305934.1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N15/08 , G01N23/0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纳米CT水合物原位生成、渗流模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支柱、样品管、堵头、温度控制单元、管线支架。堵头、支柱、样品管合围成用于水合物原位生成及模拟渗流的样品室,所述堵头内设有与样品室连通的第二管路,支柱内设有与样品室连通的第一管路,用于向样品室内输送水或气,温度控制单元的冷却循环套管设置于样品室的外周,提升对样品室的冷却效率,管线支架用于对各个管线进行归束,通过管路上引的方法克服传统控温装置在纳米CT内部管路复杂,设备旋转扫描过程发生缠绕等局限。采用本装置可以实现纳米级别的分辨率扫描,更加精细刻画水合物在储层中的分布状态,以及实现原位气水渗流对水合物三维分布形态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7368066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05934.1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G01N15/08 , G01N23/0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基于纳米CT水合物原位生成、渗流模拟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支柱、样品管、堵头、温度控制单元、管线支架。堵头、支柱、样品管合围成用于水合物原位生成及模拟渗流的样品室,所述堵头内设有与样品室连通的第二管路,支柱内设有与样品室连通的第一管路,用于向样品室内输送水或气,温度控制单元的冷却循环套管设置于样品室的外周,提升对样品室的冷却效率,管线支架用于对各个管线进行归束,通过管路上引的方法克服传统控温装置在纳米CT内部管路复杂,设备旋转扫描过程发生缠绕等局限。采用本装置可以实现纳米级别的分辨率扫描,更加精细刻画水合物在储层中的分布状态,以及实现原位气水渗流对水合物三维分布形态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7130070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10941965.X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CO2地质封存领域,提出一种模拟CO2地质封存全过程多参数监测装置、方法及应用。研制大尺度高压釜体,模拟深度800‑3000米地质储层;研发模块化内置模型装置,开发多类型、变结构储层重塑技术,可实现各模块互相耦合。该装置采用压力釜和内置样品模型分离的设计思想,其围压、孔隙压、温度梯度和轴向载荷可以分别通过控温机构和加载机构独立控制,实现储层原位状态的还原。采用新型“热‑压‑力‑声‑光‑电”多手段联合测试方法,实现CO2地质封存储层精细刻画,构建大尺度多维度CO2地质封存模拟实验装置。为规模化CO2地质封存选址、封存量预测以及安全评价提供重要装备、方法和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4737929B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0209852.6
申请日:2022-03-0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E21B43/01 , E21B17/00 , E21B33/035 , E21B47/00 , E21B47/06 , E21B47/07 , E21B47/12 , F25D17/04 , B02C1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极地浅表层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系统及应用,该系统包括破碎锤结构、开采软管、冷流管;利用极地地区的低温,以及水合物在低温情况下分解过程中的自我保护效应,对极地地区浅表层的水合物实现多自由度固体化开采;应用的装置还可以实现开采过后的矿坑填埋,保证地层的稳定性的同时可以对浅表层水合物进行固体化开采,对后期的水合物固体运输和矿坑回填具有很大的优势。利用多个环形井同时开采,提高开采效率的同时也可以加快填埋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737929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209852.6
申请日:2022-03-0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E21B43/01 , E21B17/00 , E21B33/035 , E21B47/00 , E21B47/06 , E21B47/07 , E21B47/12 , F25D17/04 , B02C1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极地浅表层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系统及应用,该系统包括破碎锤结构、开采软管、冷流管;利用极地地区的低温,以及水合物在低温情况下分解过程中的自我保护效应,对极地地区浅表层的水合物实现多自由度固体化开采;应用的装置还可以实现开采过后的矿坑填埋,保证地层的稳定性的同时可以对浅表层水合物进行固体化开采,对后期的水合物固体运输和矿坑回填具有很大的优势。利用多个环形井同时开采,提高开采效率的同时也可以加快填埋速度。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