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54196B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1910284052.9
申请日:2019-04-1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1B35/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有机分子诱导制备高纯球形速溶硼酸的方法。以分析纯硼酸或工业硼酸为原料,以含碳小于4的低级醇、酮、醚或酸与水混合液为溶剂。将硼酸溶于热的溶剂中,基于溶解度和表面自由能调控原理,再将硼酸溶液降温,利用有机分子诱导结晶的方法调变硼酸结晶裸露晶面和聚集颗粒形貌,使过饱和溶液析出重结晶的硼酸微球。经抽滤、干燥,即可获得无团聚的高纯球形硼酸。通过该法所得速溶球形硼酸粉体操作过程简单,工艺条件易于控制,无需消耗表面活性剂或助剂,物料利用率高,产品纯度高。该法解决了以往普通硼酸溶解速度慢、易结块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174161B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011084147.5
申请日:2020-10-1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1B35/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制备珊瑚结构多孔硼酸的方法。该方法基于海洋中珊瑚礁结构形成机理,选择一些廉价和易脱除的含羟基有机分子为诱导剂,在有机诱导分子作用下,通过改变溶解‑结晶‑再溶解过程中温度梯度等,获得珊瑚结构多孔硼酸。该方法可实现硼酸产品颗粒大小均一,操作安全、简单,其多孔结构可以提高表面反应活性和使用效率。该方法为拓宽硼酸应用领域,以及提高硼酸在电池材料、生物材料设计及催化等方面的应用性能提供可选择的材料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2986250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49484.6
申请日:2021-02-0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江西宝弘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材料领域,针对铝醇盐法氧化铝在生长氧化铝多晶和蓝宝石单晶出现的杂色的问题,提供一种评价醇盐法氧化铝是否满足生长无色蓝宝石的方法。将醇盐法所得氧化铝样品先在白度测试仪中测得白度值;然后将样品置于耐真空容器中,容器放入低温介质中,对容器进行抽真空,待容器内达到一定真空度后停止抽真空,并向容器中通入气体;反复循环进行抽真空→通气体的操作,连续操作2~24h后取出样品。处理后的样品在白度测试仪中测得白度值,根据处理前后白度值可以判断样品是否满足生长无色蓝宝石要求。该方法能够解决醇盐法氧化铝晶间和孔内残碳不易表征的难题,高效快速,所需样品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09607616B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1811554721.1
申请日:2018-12-1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喷雾合成金属氧化物空心球粉体及其前驱体的方法,属于无机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将金属含氧酸盐的水溶液置于超声波雾化器中,将其雾化后所产生的气溶胶,通过载气喷入醇溶液中。室温下,以此醇溶液作为沉淀剂,并搅拌,控制醇与水的质量比高于9:1,得到悬浊液物料。再将此物料经抽滤、洗涤、干燥,即获得中空球形前驱体粉体。最后,将前驱体干粉通过合适条件的煅烧,即可得到相应的金属氧化物空心球粉体。该法解决了传统微纳米空心球高耗能,分离难,成本高,工业放大受限等问题。整个制备过程简单,工艺条件易于控制,可规模化生产,物料利用率高,无废物排放。本发明为无模板法低成本制备氧化物空心球提供了新思路,具有显著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841246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656154.1
申请日:2020-07-0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制备高纯拟薄水铝石工艺中尾气的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原料异丙醇铝合成工艺中所产生的尾气经三级处理后再排放。三级处理中第一级为冷凝处理,第二级和第三级为吸收处理。第一级处理后尾气的温度为-15℃~15℃,第一级处理产生的异丙醇用作异丙醇铝合成的原料。第二级的吸收处理以第三级处理产生的异丙醇-水溶液为吸收剂,第二级处理产生的异丙醇-水溶液用作异丙醇铝水解制备高纯拟薄水铝石的水解液;第三级的吸收处理是以纯水为初始吸收剂。
-
公开(公告)号:CN111153770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2010032009.6
申请日:2020-01-1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工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制备高纯度铝醇盐的方法,包括C3~C8的一元醇和金属铝在三氯化铝或异丙醇铝催化作用下合成铝醇盐,向粗制铝醇盐中加入溶剂和助沉剂,然后在1000转/分钟以上进行离心分离;将离心分离所得清液进行蒸馏,蒸出未反应物和溶剂后所得产物为高纯度的铝醇盐。所述的向粗制铝醇盐中加入的溶剂为C3~C8的一元醇、C5~C8的烷烃或石油醚中的一种;向粗制铝醇盐中加入的助沉剂为拟薄水铝石,铝溶胶,去离子水中的一种/或混合物。该制备过程不受铝醇盐易水解和易分解的影响,能够长期稳定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5175872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444451.9
申请日:2015-07-2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K13/06 , B29D7/00 , B29K2105/0026 , C08K3/34 , C08K5/0066 , C08K7/14 , C08K9/06 , C08K2201/003 , C08K2201/004 , C08L2201/02 , C08L2203/202 , C08L23/085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机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水镁石基力学增强型复合阻燃剂的制备方法。首先在镁系阻燃剂表面沉积包覆氮磷协效阻燃剂,进而通过共混方式引入含硅增强材料,得到阻燃效率与力学性能兼顾的高效复合阻燃剂。本发明流程简单、操作方便、成本较低、工艺条件易控制,适合于规模化生产。填充量小于45wt%时就能显著提升EVA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拉伸强度大于9.50MPa,断裂伸长率大于300%,远超国家对于电缆护套材料的要求,同时阻燃达UL94-V0级别,能使得EVA复合材料热释放速率极大的下降。
-
公开(公告)号:CN103864121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410105907.4
申请日:2014-03-2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1F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固液比水化制备氢氧化镁的方法,属于无机功能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将质量比为1∶0.6~1∶0.95的轻烧氧化镁与水置于反应器中,加热至60~200℃,反应2~24h后,得到含水量小于30%的氢氧化镁湿基物料;将氢氧化镁湿基物料取出,在80~140℃条件下,干燥2~12h,即获得氢氧化镁粉体。在反应中加入助剂,其与水的质量比为不大于1∶20。该法解决传统水化法技术中所得氢氧化镁呈膏状或胶状浆料,过滤性差,干燥能耗高等问题。整个制备过程没有废物排放,属于环保性技术;同时反应流程简单,容易控制。本发明在制造成本和环境友好等方面都展现出显著的竞争优势和利润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01723416A
公开(公告)日:2010-06-09
申请号:CN200910311474.7
申请日:2009-12-1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高纯无机氧化物制备的热解反应器,包括电机、壳体、保温层、搅拌桨、加热管和控制器;壳体分为上下两部分,用密封法兰连接,壳体外层设有保温层,壳体内层设有内衬;壳体上部设有进料口和排气口,壳体底部设有阀门和出料口;加热管为内部环状盘管,管内包括加热丝和导热油,导热丝外套瓷环;加热管与外部储油槽相连接;加热管内温度和热解器内温度通过热电偶由电子控制器控制;热解产生的气体通过排气口排出并收集利用。本发明结构简单,安全容易操作,利用内含导热油和加热丝的环状盘管加热能有效提高热效率,而且可以通过准确调节温度来控制结晶过程,保证了产品结晶稳定和纯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131003B
公开(公告)日:2010-04-14
申请号:CN200710012380.0
申请日:2007-08-0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28/14 , C04B28/105 , C04B2111/00517 , C04B2111/00586 , C04B2111/27 , C04B2111/40 , Y02W30/91 , C04B18/0481 , C04B38/106 , C04B2103/10 , C04B22/064 , C04B22/10 , C04B22/124
Abstract: 一种利用硼泥制备轻质多孔保温砖的方法,属于功能无机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特征是将定量硼泥与少量引发剂、激发剂混合、研磨;再加入水、固化剂搅拌成浆料;然后通过化学反应自制泡沫,并将定量泡沫打入到浆料中制成泡沫浆料;将泡沫浆料放入模具中固化、养护一定时间后得到轻质多孔保温砖。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硼泥利用率高,在多孔砖中含量可达70%以上,常温发泡,反应固化,制备的保温砖质轻、多孔、隔热、保温,可广泛应用于非承重墙体和屋顶保温。本发明整个过程没有废弃物排放,属于环境友好性技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