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92351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0703201.7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线网调度分公司 , 大连斯频德环境设备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人流量的地铁站台屏蔽门通风窗口自动调节系统及方法,属于通风技术领域。由三者联动的系统实现地铁站台屏蔽门通风窗口的自动调节,具体:耦合压电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根据人流数据以表征站台所需通风量,用于驱动通风窗开合角度调节系统调节通风窗开合角度,实现系统调节输出风量与人流量的联合调控;风力发电装置表征风口气流速度,通过电容装置储存所发电能;通风窗开合角度调节系统根据依据实时风速和人流量调节通风窗口开度,通过调节通风窗口叶片的开度实现输出风量的自动调节,实现输出风量与所需新风量的动态匹配。本发明有利于地铁空调的低负荷运行,达到节能效果,改善体感舒适度,具有能量回收、和疏险保障的双重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89235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703201.7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线网调度分公司 , 大连斯频德环境设备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人流量的地铁站台屏蔽门通风窗口自动调节系统及方法,属于通风技术领域。由三者联动的系统实现地铁站台屏蔽门通风窗口的自动调节,具体:耦合压电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根据人流数据以表征站台所需通风量,用于驱动通风窗开合角度调节系统调节通风窗开合角度,实现系统调节输出风量与人流量的联合调控;风力发电装置表征风口气流速度,通过电容装置储存所发电能;通风窗开合角度调节系统根据依据实时风速和人流量调节通风窗口开度,通过调节通风窗口叶片的开度实现输出风量的自动调节,实现输出风量与所需新风量的动态匹配。本发明有利于地铁空调的低负荷运行,达到节能效果,改善体感舒适度,具有能量回收、和疏险保障的双重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80278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963551.8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斯频德环境设备有限公司
IPC: F24F11/46 , F24F11/65 , F24F11/84 , F24F1/0323 , F24F1/035 , F24F1/0358 , F25B6/02 , F25B5/02 , F25B41/26 , F24F110/10 , F24F110/20
Abstract: 一种热湿平衡式双级控温调湿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属于空气恒温恒湿处理技术领域,包括制冷空调系统、空气处理机组、热湿平衡系统以及基于冷热回收的温度精调系统,制冷空调系统用于空气处理机组提供所需冷量或热量;空气处理机组用于对被处理空气进行温湿度处理。所述空调系统切换运行模式,分别为:纯制冷调控模式、低温恒湿调控模式、中温恒湿调控模式、高温恒湿调控模式以及纯制热调控模式。本发明设置的热湿平衡器克服了传统空调在进行温湿度调节时所存在的温度与湿度控制相互干扰、难以实现超精密独立控制的问题,使的新型空气调节系统具有了更宽的温湿度适用范围和较高的温湿度调控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879296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963554.1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斯频德环境设备有限公司
IPC: F24F3/044 , F24F3/16 , F24F11/46 , F24F11/79 , F24F11/84 , F24F11/65 , F24F12/00 , F24F8/108 , F25B40/02
Abstract: 一种节能型温湿度解耦合控制冷热双功能空气调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系统包括精密空调系统、空气处理机组和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与精密空调系统、空气处理机组相连接,精密空调系统与空气处理机组相连接。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空调系统切换运行模式;S2、通过风阀矩阵调节空调系统的并联风道;S3、解耦经济器进行解耦控制;S4、运行纯制冷调控、低温恒湿调控、中温恒湿调控、高温恒湿调控以及纯供热调控五种工况任一;S5、控制空气处理机组执行风量调节、空气过滤、表冷、再热。本发明能满足用户多种复杂的空气处理需要,且具有较宽的温湿度适用范围和精准的温湿度调控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87013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853807.5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斯频德环境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密空调冷凝水、热回收循环利用方法及装置,属于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精密空调制冷系统、空气处理机组和控制单元,控制单元与精密空调制冷系统、空气处理机组电连接。精密空调制冷系统能为空气处理机组的第一蒸发器、第一冷凝器以及新型气隙加湿装置的恒温冷水箱和加热水箱提供所需冷量或热量。通过将表冷段空气流经冷却盘管时冷凝形成的冷凝水及冷凝器散热过程中的低品位冷凝热与加湿段的新型加湿装置结合起来,实现空气处理时除湿和加湿过程中水、热的循环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5746792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211410221.7
申请日:2022-11-11
Applicant: 大连斯频德环境设备有限公司
IPC: C09K5/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温湿度精密调节领域,公开了一种恒温恒湿空调系统匹配的环保热量传递工质,提出了包含3,3,3‑三氟丙烯(CH2=CHCF3)、一氟乙烷(CH3CH2F)和三氟碘甲烷(CF3I)三种组分,并进一步混入性能调节剂,性能调节剂为1,1,2,2‑四氟乙烷(CHF2CHF2)、反式1,3,3,3‑四氟丙烯(trans‑CHF=CHCF3)及六氟丙烯(CF3=CF3)中的一种,从而形成综合性能优良的四元混合型热量传递工作介质,以替代现有的空调常用的高温室效应工质,专用于恒温恒湿空调机组中。相比于当前普通空调中广泛使用的R134a和R410A,本发明GWP值大幅削减,非常契合“双碳”发展战略,而且运行压力能与R134a相当,满足“直接灌注式替代”工质替代方法所述的基本要求,具有兼容当前R134a系统部分组件的技术优势,制冷循环性能系数高于R134a和R410A,节能意义显著,排气温度也不高,对于优化压缩过程具有积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746792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10221.7
申请日:2022-11-11
Applicant: 大连斯频德环境设备有限公司
IPC: C09K5/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温湿度精密调节领域,公开了一种恒温恒湿空调系统匹配的环保热量传递工质,提出了包含3,3,3‑三氟丙烯(CH2=CHCF3)、一氟乙烷(CH3CH2F)和三氟碘甲烷(CF3I)三种组分,并进一步混入性能调节剂,性能调节剂为1,1,2,2‑四氟乙烷(CHF2CHF2)、反式1,3,3,3‑四氟丙烯(trans‑CHF=CHCF3)及六氟丙烯(CF3=CF3)中的一种,从而形成综合性能优良的四元混合型热量传递工作介质,以替代现有的空调常用的高温室效应工质,专用于恒温恒湿空调机组中。相比于当前普通空调中广泛使用的R134a和R410A,本发明GWP值大幅削减,非常契合“双碳”发展战略,而且运行压力能与R134a相当,满足“直接灌注式替代”工质替代方法所述的基本要求,具有兼容当前R134a系统部分组件的技术优势,制冷循环性能系数高于R134a和R410A,节能意义显著,排气温度也不高,对于优化压缩过程具有积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716716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883345.X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A41D13/005 , A41D27/00 , A41D13/015 , F28D20/02
Abstract: 一种模块化可穿戴式蓄‑放冷装置,属于制冷空调领域。装置包括配套衣物外套、盛装管材、相变材料、固定装置。相变材料为固液相变温度适宜的混合型相变材料,多条盛装管材组合形成蓄‑放冷模块,配套衣物外套与蓄‑放冷模块连接处及其附近区域是由湿敏性材料所制。首先,将相变材料放置于盛装管材,组合形成蓄‑放冷模块;其次,将蓄‑放冷模块在低温环境中完成蓄冷后固定到指定位置;最后,当相变材料完全由固相转变成液相后进行再次蓄冷。本发明能够实现利用材料的固液相变进行吸收和释放热量、已达成对人体指定部位及区域进行缓释降温;组合灵活,制冷温度满足人体舒适度需求且有冷量缓释功能,可实现对核心部位的精准定位降温,适用多种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856502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207458.0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逆电渗析技术的季胺型阴离子交换膜、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逆电渗析技术领域。首先,将聚环氧氯丙烷、1,4‑二氮杂二环[2,2,2]辛烷和聚丙烯腈分别配制成单一溶液,并按比例混合后得到铸膜液。其次,将铸膜液作脱泡处理后进行真空干燥,并在氮气保护下进行预反应。最后,将预反应后的铸膜液取出并浇铸在光滑的平板或具有微结构的模板上,加热浇待溶剂完全蒸发后,使膜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产品。本发明季胺型阴离子交换膜是专为逆电渗析技术设计,具有厚度小、面电阻低和选择透过性高的特点,可有效提升逆电渗析电堆的,能量转换能力;能够避免氯甲基过程中有毒物质的使用,安全环保;制备方法简单易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913886B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1910103006.4
申请日:2019-02-0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低品位热能驱动的双路联合制氢方法,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以低品位热能为驱动力、借助工作溶液的浓度变化实现连续制氢。包括:首先利用低温多效蒸馏法将低品位热能转换为工作溶液的化学势能;再基于逆电渗析原理将该化学势能转换为电池堆两极间的电势差;然后在两股同种电极液中,分别通过在对应产氢和产氧电极上同时发生的还原反应或氧化反应实现双路制氢和制氧。废工作溶液流出电池堆后被回收,进而在低品位热能驱动下实现再生。两股电极液分别在逆电渗析电池堆产氢、产氧极液腔及外挂电解槽阴、阳半槽之间循环。本发明低品位热能可得到连续、高效、稳定地转换利用;制氢系统不需要在高温高压下运行,机械运动部件少,产能配置灵活;双路制氢、制氧,且电极液消耗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