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99695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259201.2
申请日:2023-03-1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测量冰压力的模型试验方法及装置,属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模型试验装置包括低温试验室及设于低温试验室内部的钢结构架体、驱动装置、摄像机、支撑架、滚轮、冰槽、温度传感器、撬块、模型结构、触觉薄膜压力传感器。模型试验方法,首先,制备模型冰;其次,设计模型结构;最后,组装加载装置进行海冰加载试验。本发明其海冰制备技术所冻结出的模型冰能够很好地模拟天然冰;其模型结构的设计考虑了结冰海域宽大结构的力学特性,冰力作用点附近的水平刚度非常大,不需要考虑动冰荷载的问题;试验证实,本发明的试验结果能够很好地观察到挤压同时与非同时破碎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3666264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111058836.3
申请日:2021-09-0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卷扬机形式的水下阳极套笼吊装框架,吊装装置为对称结构,包括中心框架、四个加强框架、吊环、导向结构以及四个卷扬机结构。所述的中心框架呈“十”字形,由两个钢架焊接而成。所述钢架上焊接四个吊环,吊环位置与导向结构在竖直方向保持一致,通过钢丝绳连接吊机钩头。所述钢架下方对称安装导向结构,用于将吊装装置插入单桩基础内。所述两个钢架的端部上方均设置卷扬机结构;加强框架焊接于中心框架相邻的两个钢架之间。本发明装置能够大幅降低吊高要求,进而对吊机要求显著下降,降低施工资源的费用,同时吊物摆动减小,提高安全性,提高船机的利用率,也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636458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1054016.7
申请日:2021-09-0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自重平衡的水下阳极套笼吊装框架,包括中心框架、四个滑轮组结构和导向结构。中心框架呈“十”字形,由两个钢架焊接而成;中心框架端部与滑轮组结构连接,滑轮组结构用于穿过钢丝绳,实现对钢丝绳的约束;中心框架的钢架下方设有用于插入单桩基础内的导向结构,使用时导向结构起到限位作用,并实现精度定位。所述滑轮组结构包括滑轮、前后侧钢板结构、连接钢板、滑轮轴和外侧钢板:滑轮通过滑轮轴设于前后侧钢板结构内,上下各两个滑轮,平行对称分布;外侧钢板设于前后侧钢板结构端部,起封闭作用。本吊装装置简化施工工序,提高安全性,提高船机的利用率,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666264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11058836.3
申请日:2021-09-0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卷扬机形式的水下阳极套笼吊装框架,吊装装置为对称结构,包括中心框架、四个加强框架、吊环、导向结构以及四个卷扬机结构。所述的中心框架呈“十”字形,由两个钢架焊接而成。所述钢架上焊接四个吊环,吊环位置与导向结构在竖直方向保持一致,通过钢丝绳连接吊机钩头。所述钢架下方对称安装导向结构,用于将吊装装置插入单桩基础内。所述两个钢架的端部上方均设置卷扬机结构;加强框架焊接于中心框架相邻的两个钢架之间。本发明装置能够大幅降低吊高要求,进而对吊机要求显著下降,降低施工资源的费用,同时吊物摆动减小,提高安全性,提高船机的利用率,也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3417808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811862.2
申请日:2021-07-1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环球海洋工程(天津)有限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单桩基础和浮式风机组合结构体系的浮筒属于海上风电领域。浮筒顶部与上部风机的下塔筒底部法兰面连接;浮筒底部设有导向结构,用于使浮筒下部圆筒结构插入单桩基础;浮筒上设置固定孔位,用于在码头风机整体组装后与码头水下临时基础进行固定;浮筒外设有调载泵;浮筒内部设有注水、排水管,与浮筒内舱和调载泵连通。浮筒采用分舱设计,其内部设有隔板,隔板和浮筒内壁组成浮筒内舱,其内部每个舱都设置有独立管道,用于对浮筒内各舱进行注水、排水。本发明的浮筒结构能够起到提供浮力、调节平衡、导向就位等作用,能够实现风机整体漂浮安装,不依赖大型海上安装船,能够满足海上风电大规模建设及降本增效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3404649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811879.8
申请日:2021-07-1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宁波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多桩基础和浮式风机组合结构体系的浮筒,属于海上风电领域。浮筒顶部设置法兰面,和上部风机的下塔筒底部连接;浮筒上设置固定孔位,用于在码头风机整体组装后和码头水下临时基础的固定;浮筒外设有调载泵,浮筒内设有注水、排水管,连通浮筒内舱和调载泵;浮筒采用分舱设计,通过对浮筒各舱注水、排水,可以控制浮式风机在水中的上浮、下沉,并进行调平;浮筒底部每根单腿都设有导向板,就位时候容易插入多桩基础内,调平后进行灌浆,实现永久固定。多桩基础是预先打入海床的大直径钢桩。本发明的浮筒能够起到提供浮力、调节平衡、导向就位等作用,实现风机整体漂浮安装,降低海上施工难度,节约了海上吊装时间,显著降低海上施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93548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27896.8
申请日:2025-02-0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海浪飞溅覆冰模拟实验研究装置,属于机械与控制、流体力学、热力学与气象学的技术领域。包括收缩段、喷雾系统安装口、预实验段、实验段、轴流式风机、数据采集单元、流动调节装置、固定结构、构件固定支架、压力传感器。轴流式风机的风机叶片采用超疏水材料特殊定制,且安装耐低温的电加热仪器。采用热成像仪进行图像处理。本发明设计的飞溅覆冰模拟实验研究装置能够模拟与海上环境一致的积冰现象,并开展科学研究,并通过防腐蚀设计极大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设计了低温下的盐水积冰的测量方案;同时本发明可以对覆冰量进行定量研究,对结冰过程进行实时捕捉,以及对于风机风扇防除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974095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411755926.1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大连集发南岸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 辽宁港口集团有限公司 , 招商港航数字科技(辽宁)有限公司 , 大连口岸物流网股份有限公司 , 大连海事大学 , 大连理工大学
Inventor: 章冬岩 , 庞德群 , 唐传斌 , 孙光辉 , 强雷 , 王琨 , 王艺豪 , 马强 , 杨惠云 , 张大勇 , 卢志峰 , 毛钧 , 刘广会 , 靳志宏 , 王雪冰 , 周鹏飞 , 高翼
IPC: G06Q10/087 , G06Q10/0832 , G06Q10/02 , G06Q10/0631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危险品集装箱堆场堆存操作规划与调度方法及系统,涉及危险品集装箱堆存智能决策技术领域,包括:构建当前班次的危险货物的风险数据集;确定危险品集装箱分组与堆放安全距离;构建危险品集装箱堆存决策优化模型;将实时获取数据输入危险品集装箱堆存决策优化模型,获得最优的危险品集装箱堆存方案。通过本公开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统的堆存规划方法主要依靠人工经验,容易导致操作效率低、堆场利用率不足,甚至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现了在保障危险货物集装箱在堆场堆存安全距离的条件下,优化指派的移动搬运机械数量,减少移动搬运机械的作业行驶成本和后续翻箱成本,提高了堆存作业效率,降低安全风险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814015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110035316.4
申请日:2021-01-12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多桩基础和浮式风机的组合结构体系及单船安装方法,属于海洋工程领域。是一种可整体漂浮运输及安装的风机基础结构体系,所述组合结构体系包含下方的固定式多桩基础和上方的风机浮筒组合体结构,固定式多桩基础是预先安装在海底的导管架基础。使用时,所述组合结构体系配合专用安装单船进行安装。该海上风电基础结构可实现风机浮筒组合体整体漂浮安装,风机浮筒组合体的组装在码头完成,并且该步骤可以与多桩基础施工同时进行,降低了海上施工安装的难度,节约了在海上进行安装的时间;同时该方法不依赖大型海上安装平台,节约了海上施工设备费用,可以显著降低海上风电安装成本,满足海上风电大规模建设及降本增效的需求,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4802649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01887.X
申请日:2022-04-1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离岸式无人船坞及无人船进出坞方法,包括:船坞本体;锚体,连接在船坞本体上并能够沉入海中;漂浮组件,用于支撑所述船坞本体;距离检测装置。通过设置离岸式无人船坞,在船坞本体上设置锚体,采用漂浮组件支撑船坞本体,又通过在船坞本体上设置距离检测装置检测无人船相对于船坞本体的距离,并在船坞本体上设置船坞伸缩组件调节船坞本体的出入口尺寸以使得离岸式无人船坞能够适应多种尺寸的无人船,以及使得无人船不需要返回岸边就能够通过无人船坞进行充电,相较于传统的固定在岸边的固定尺寸的船坞来说,本申请的离岸式无人船坞能够增大无人船的工作半径方便的为无人船充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