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冷却系统的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34983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159304.5

    申请日:2019-03-04

    申请人: 天津大学

    IPC分类号: G06F17/50 H01M8/0429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冷却系统的建模方法,利用管带状带翅片式换热器对燃料电池进行冷却,其中换热器模型的建立基于气-液式换热,冷却系统具体模型的建立包括7个步骤:能量守恒方程的建立、散热器的效率、冷却液与扁管之间的对流换热计算、管壁内部的热传导计算、扁管外与空气之间的对流换热计算、翅片效率计算、以及冷却液与电堆之间的传热计算,由此构建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完整的冷却系统。弥补了已有三维散热器模型计算效率低且无法直接用于系统模型中的弊端。散热器模型基于效能-传热单元数法,无需像对数平均温差法进行迭代计算,模型的计算效率高且能够保证足够的模型精度。

    燃料电池汽车辅助动力源锂电池的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53402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010471347.X

    申请日:2020-05-29

    申请人: 天津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汽车辅助动力源锂电池的建模方法,模型包括能量、液相组分、固相组分、液相电势四个守恒方程以及其余参量求解等5部分。温度计算采用显示格式算法,在每个时间步段直接求解在正、负极板,正、负极、以及隔膜处的温度。液相电势采用联立三个守恒方程的方式求解。通过对方程的求解,可建立完整的一维瞬态锂电池模型,根据定义的初始参数及锂电池工作的操作条件,就可求解出锂电池的多种工作参数反馈至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系统,实现辅助储能电池与燃料电池堆的耦合。在探究燃料电池能量管理策略时,直观观察到不同工况对于辅助电池内部的瞬态响应。为实施合理的能量管理策略、动力系统的设计配置及选型提供参考建议。

    燃料电池汽车辅助动力源锂电池的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53402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471347.X

    申请日:2020-05-29

    申请人: 天津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汽车辅助动力源锂电池的建模方法,模型包括能量、液相组分、固相组分、液相电势四个守恒方程以及其余参量求解等5部分。温度计算采用显示格式算法,在每个时间步段直接求解在正、负极板,正、负极、以及隔膜处的温度。液相电势采用联立三个守恒方程的方式求解。通过对方程的求解,可建立完整的一维瞬态锂电池模型,根据定义的初始参数及锂电池工作的操作条件,就可求解出锂电池的多种工作参数反馈至燃料电池汽车整车系统,实现辅助储能电池与燃料电池堆的耦合。在探究燃料电池能量管理策略时,直观观察到不同工况对于辅助电池内部的瞬态响应。为实施合理的能量管理策略、动力系统的设计配置及选型提供参考建议。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冷却系统的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34983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1910159304.5

    申请日:2019-03-04

    申请人: 天津大学

    IPC分类号: G06F30/20 H01M8/04298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冷却系统的建模方法,利用管带状带翅片式换热器对燃料电池进行冷却,其中换热器模型的建立基于气‑液式换热,冷却系统具体模型的建立包括7个步骤:能量守恒方程的建立、散热器的效率、冷却液与扁管之间的对流换热计算、管壁内部的热传导计算、扁管外与空气之间的对流换热计算、翅片效率计算、以及冷却液与电堆之间的传热计算,由此构建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完整的冷却系统。弥补了已有三维散热器模型计算效率低且无法直接用于系统模型中的弊端。散热器模型基于效能‑传热单元数法,无需像对数平均温差法进行迭代计算,模型的计算效率高且能够保证足够的模型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