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57163A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882098.1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中铁建(天津)轨道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天津大学 , 中铁建(天津)轨道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超高压喷射注浆成桩预加固修建地铁联络通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采用超高压喷射注浆工法预先对联络通道施工区域的土体进行加固,形成预加固区域;S2:对主体隧道盾构施工,盾构施工穿过预加固区域,从而在预加固区域上形成左、右线隧道;S3:在预加固区域的左、右线隧道之间,以暗挖法进行联络通道的施工。本发明采用超高压喷射注浆搅拌桩形成多个桩体紧密结合设置,使多个桩体施工完毕后可以形成一个整体结构的加固区域,可以确保加固区域的土体强度,因此具备止水帷幕和防砂的效果,且加固区域底部与土体接触面积更大也更不易发生沉降,同时可以极大避免地表融沉。
-
公开(公告)号:CN114809122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326310.7
申请日:2022-03-30
Applicant: 中国建设基础设施有限公司 ,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坑模型试验中可精确施加预应力的内支撑装置,包括采用PVC管材制成的内支撑模型主体,在所述内支撑模型主体中部设有压力传感器,两端设有与其通过螺纹连接的螺栓,使用时,所述螺栓与地连墙模型装置铰接,通过拧动所述螺栓来调节内支撑模型的支撑长度,通过调节内支撑模型的支撑长度来施加预应力,通过所述压力传感器测量施加预应力的大小。本发明通过压力传感器可以获得准确的内支撑模型轴压数值,避免了传统试验方法中,采用应变片测量内支撑压力的繁琐操作,使试验装置更加精确、简洁、可靠、高效,通过简单的操作实现了预应力的精确施加,并可获得准确的支撑轴力数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81480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837268.4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天津大学
IPC: E02D17/04 , G06Q10/063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增强内撑式基坑防连续垮塌韧性性能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S1:确定初始支护方案;S2:确定所有可能出现的不利施工场景;S3:得到施工进程的危险时点及相应的支护体系的关键支撑;S4:对所有的关键支撑在相应的危险时点采用动态冗余支撑作为临时加固;S5:从所述S2开始重复执行整个流程,直至判定任一时点正常设计钢支撑的初始破坏不会造成其他构件的破坏。本发明采用的动态冗余支撑只针对在施工进程危险时点下的关键支撑进行临时加固,有效提升了内撑式基坑的防连续垮塌韧性性能,有效地降低了基坑内支撑结构因受不利因素影响而发生失效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877415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882113.2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中铁建(天津)轨道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天津大学 , 中铁建(天津)轨道交通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IPC: E02D19/18 , E02D19/06 , E02D3/10 , E02D29/045 , E21D9/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超高压喷射搅拌成桩预加固暗挖修建地铁车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仅顶部开口的半封闭结构将地铁车站建设的目标区域进行包围;通过半封闭结构的顶部开口对目标区域的土体进行抽水作业,使得土体充分固结;通过使半封闭结构的顶部开口封闭,以形成一个全封闭结构;通过盾构机沿地铁走向掘进贯通全封闭结构以及目标区域,以形成盾构隧道;拆除盾构隧道相应位置的管片,并在盾构隧道内架设临时支撑;逐步挖除目标区域中车站预设位置的土体,然后在盾构隧道内施工构建车站主体结构。本发明通过对车站建设区域土体预加固,提高了在高水位软土地区隧道扩挖建造地铁车站施工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48194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222819.6
申请日:2024-02-28
Applicant: 天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研究黏性土深基坑变形的模型试验装置和方法,包括有机玻璃板、主体模型箱和支架,所述主体模型箱为矩形箱体,主体模型箱模拟土体开挖一侧设置有分段的竖直挡板,主体模型箱的顶部设置有可拆卸的顶板,主体模型箱的顶板底端埋设有向下延伸的支护结构,支护结构与各挡板之间设置有水平的支撑结构,所述有机玻璃板固定设置在主体模型箱的侧面,有机玻璃板为贴有PIV标记点的透明有机玻璃板,所述支架固定设置在主体模型箱的底部两侧。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便于对深厚软土区深基坑的变形与失稳破坏机理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能够在室内使用的大型模型试验装置和方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