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泄洪洞多通气孔供气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58551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910365415.1

    申请日:2019-04-30

    IPC分类号: E02B8/06 G06F30/13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泄洪洞多通气孔供气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属于泄洪洞结构优化设计技术领域。该方法将泄洪洞及其多通气孔供气系统中的水流和气流流动视为水‑气分层流,将整个结构划分为多个微元段,并分别列出各个微元段的水流和气流的质量守恒和动量守恒方程,联立各个方程进行迭代求解,基于对水‑气流场的求解,通过改变通气孔结构布置,重复求解步骤可对泄洪洞多通气孔供气系统进行结构设计优化。本发明方法对于大型泄洪洞工程的需气量更准确,且可给出洞内气压预测;具有设置简单,修改方便且可在几十秒内给出计算结果的优势,尤其适用于在泄洪洞结构设计阶段的频繁修改和计算要求,易于推广应用。

    泄洪洞通气孔与洞顶余幅联合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97001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1910365425.5

    申请日:2019-04-30

    IPC分类号: G06F30/13 G06F30/2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泄洪洞通气孔与洞顶余幅联合优化设计方法,属于泄洪洞结构优化设计技术领域。该方法基于泄洪洞内水流和气流的质量守恒和动量守恒,求解泄洪洞内的气压和风速;以洞顶余幅空间内的气压作为主要优化指标,提出通过改变洞顶余幅进行多次计算得到余幅‑气压曲线,通过改变通气孔面积多次计算得到余幅‑气压曲线簇,并基于此提出了通气孔与洞顶余幅联合优化设计方法。本发明方法首先可为洞顶余幅面积的合理设置即泄洪洞洞身尺寸的合理设计提供依据,并实现通气孔面积对于洞顶余幅空间的最优匹配,能够在降低泄洪洞洞顶余幅空间内的负压的同时又极大地减小工程建设成本,易于推广应用。

    泄洪洞通气孔与洞顶余幅联合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97001A

    公开(公告)日:2019-09-03

    申请号:CN201910365425.5

    申请日:2019-04-30

    IPC分类号: G06F17/5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泄洪洞通气孔与洞顶余幅联合优化设计方法,属于泄洪洞结构优化设计技术领域。该方法基于泄洪洞内水流和气流的质量守恒和动量守恒,求解泄洪洞内的气压和风速;以洞顶余幅空间内的气压作为主要优化指标,提出通过改变洞顶余幅进行多次计算得到余幅-气压曲线,通过改变通气孔面积多次计算得到余幅-气压曲线簇,并基于此提出了通气孔与洞顶余幅联合优化设计方法。本发明方法首先可为洞顶余幅面积的合理设置即泄洪洞洞身尺寸的合理设计提供依据,并实现通气孔面积对于洞顶余幅空间的最优匹配,能够在降低泄洪洞洞顶余幅空间内的负压的同时又极大地减小工程建设成本,易于推广应用。

    一种振动位移传感器调平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10029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210757436.X

    申请日:2022-06-30

    IPC分类号: G01B21/02 G01C9/2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振动位移传感器调平方法,振动位移传感器中振动检测模块与传感器壳体活动连接,以振动检测模块的调平代替对整个振动位移传感器的调平,通过对振动检测模块在竖向或水平向的调平,实现传感器安装过程中对整个传感器的调平工作。本发明方法使得传感器的安装不再依赖于传感器支座的调平,避免了施工安装人员在传感器支座安装后的繁琐的位置姿态调整工作。振动位移传感器能够有效降低传感器的安装难度,提升施工效率,同时满足振动位移传感器安装精度的要求。此外,本发明方式简单可靠,安装调平方法方便高效,适用于水工建筑物永久性安全监测系统的构建。

    一种振动位移传感器调平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910029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757436.X

    申请日:2022-06-30

    IPC分类号: G01B21/02 G01C9/2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振动位移传感器调平方法,振动位移传感器中振动检测模块与传感器壳体活动连接,以振动检测模块的调平代替对整个振动位移传感器的调平,通过对振动检测模块在竖向或水平向的调平,实现传感器安装过程中对整个传感器的调平工作。本发明方法使得传感器的安装不再依赖于传感器支座的调平,避免了施工安装人员在传感器支座安装后的繁琐的位置姿态调整工作。振动位移传感器能够有效降低传感器的安装难度,提升施工效率,同时满足振动位移传感器安装精度的要求。此外,本发明方式简单可靠,安装调平方法方便高效,适用于水工建筑物永久性安全监测系统的构建。

    一种泄洪洞多通气孔供气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58551A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910365415.1

    申请日:2019-04-30

    IPC分类号: E02B8/06 G06F17/50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泄洪洞多通气孔供气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法,属于泄洪洞结构优化设计技术领域。该方法将泄洪洞及其多通气孔供气系统中的水流和气流流动视为水-气分层流,将整个结构划分为多个微元段,并分别列出各个微元段的水流和气流的质量守恒和动量守恒方程,联立各个方程进行迭代求解,基于对水-气流场的求解,通过改变通气孔结构布置,重复求解步骤可对泄洪洞多通气孔供气系统进行结构设计优化。本发明方法对于大型泄洪洞工程的需气量更准确,且可给出洞内气压预测;具有设置简单,修改方便且可在几十秒内给出计算结果的优势,尤其适用于在泄洪洞结构设计阶段的频繁修改和计算要求,易于推广应用。

    一种明流洞室泄洪振动安全监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818083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02043.3

    申请日:2023-06-13

    IPC分类号: G01H9/00

    摘要: 本申请提出一种明流洞室泄洪振动安全监测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安装于明流洞室内各预设位置及方向的光纤振动位移传感器预设时段内的振动位移信号;对各预设位置及方向的振动位移信号分别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各预设位置及方向的特征指标;将所述各预设位置及方向的特征指标,对应输入到各预先训练好的明流洞室泄洪振动安全监测模型中,得到各预设位置及方向对应的明流洞室泄洪振动安全监测结果;根据所述各预设位置及方向对应的明流洞室泄洪振动安全监测结果判断所述明流洞室是否出现泄洪危险。本申请提出的技术方案,可以实时监测泄水建筑物的结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洞室的运行异常,以便在事故早期采取措施,保障明流洞室运行安全。

    一种便于调平的振动位移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217738297U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21660812.5

    申请日:2022-06-30

    IPC分类号: G01D11/24 G01D11/00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调平的振动位移传感器,包括壳体、锥球垂体、垂体夹具和挂环转动机构四部分;壳体由壳体Ⅰ和壳体Ⅱ拼接而成,壳体内部由上而下分为电路模块仓和工作仓,壳体上布置有出线孔、固定螺位、夹具螺孔、连杆螺孔、水准管观察窗和垂体承台;锥球垂体由锥球垂体空仓和仓体封盖构成,锥球垂体空仓和仓体封盖通过螺纹紧固,仓体封盖侧面安设有竖向布置的水准管;垂体夹具由微型梯形丝杠和夹具构成;挂环转动机构由挂环、连杆和连杆推杆构成。本实用新型以振动位移传感器中振动检测模块的调平代替整个传感器的调平,在测量竖向振动位移时能够实现振动检测模块的自动调平,在测量水平位移时采用简单的手动操作即可调平。

    一种全方位监测海上吸力式筒型基础下沉顶升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498451B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830371.6

    申请日:2024-06-25

    申请人: 天津大学

    IPC分类号: E02D33/00 E02D15/08 E02D27/5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方位监测海上吸力式筒型基础下沉顶升装置及其施工方法,涉及海上吸力式基础装备技术领域,包括吸力式筒型模块、监测模块、负压调平模块、下沉顶升动力模块四大部分。本发明提供了监测模块,明确定位了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及方式,能够实现筒土相互作用和渗流监测,包括基础下沉过程中筒体所需部位土压和孔压实时监测,舱室土塞变形的监测,以及监测流量和舱压变化,这些监测数据可应用于复杂海洋环境筒型基础的安装与回收,此外,该装置可实现筒型基础下沉、下沉顶升交替进行及顶升上拔的施工方式、顶升上拔的系统,本发明节约了安装成本,提高了安装效率,并降低了安装风险。

    海上风电五连筒基础智能在位纠倾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65354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111676254.1

    申请日:2021-12-31

    申请人: 天津大学

    摘要: 本发明涉及海上风电基础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海上风电五连筒基础智能在位纠倾系统,包括五连筒基础结构和智能控制系统两部分;所述五连筒基础结构,整体由五个底部开口的半封闭筒体构成,包括一个中筒和四个边筒;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包括电池管理系统、倾角传感器、数据处理器、控制器、电磁阀、真空泵、单向阀、分流管和集流箱。本发明改进了基础的结构形式,通过增加一层隔层板,不仅为基础内抽取负压提供操作空间,也保证了基础的承载性能不受影响,同时中舱隔层为智能控制设备存放提供了密闭空间,使得设备不用暴露在海水中遭受碰撞或腐蚀,为基础在位运行时的负压纠偏提供了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