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581271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692764.0

    申请日:2023-06-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位于负极集流体表面的电极层;所述电极层包括第一活性物质、第二活性物质、第三活性物质、任选地导电剂和任选地粘结剂;其中,所述第一活性物质包括石墨负极材料,所述第二活性物质包括硬碳包覆的石墨负极材料,所述第三活性物质包括硅基负极材料。本发明提供的负极极片,通过两种不同类型的石墨材料以及硅基负极材料的协同作用,使得负极极片实现了超高能量密度和超高功率以及快速充电能力的兼顾,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比容量和压实密度。

    一种电池的二封工艺和电池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130781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10072737.3

    申请日:2023-01-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的二封工艺和电池,二封工艺包括:(1)对包装膜进行冲坑后,将芯包放入包装膜中进行封装,形成并排设置的电芯和气袋;(2)电芯和气袋之间设置有二封区,对其进行部分热封得到第一封印,二封区的两端未进行热封;沿第一封印的两端进行热封,在气袋侧得到第二封印和第三封印,二者与第一封印相连形成三角形;(3)注液、预充和除气后,在除气的位置和二封区之间进行热封得到第四封印;(4)在二封区的两端进行热封,得到第五封印和第六封印,二者与第一封印相连,以电芯至气袋的方向为宽度方向,三者的长度和与二封区的长度相同,完成二封。本发明的二封工艺最大程度的提升了二封质量以及封印厚度一致性。

    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15775923A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1708438.6

    申请日:2022-12-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叠片后得到的电芯进行第一热压、第一冷压和注液,得到注液后的电芯;(2)将注液后的电芯化成、第二热压、第二冷压和排气,得到所述锂离子电池;其中,所述隔膜包括凝胶隔膜。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在注液前进行一次热冷压处理,然后再进行化成后的热冷压处理,防止极片在电池内部因不恰当的转运操作或者在电动汽车内部震动等造成的移位、错位,很好的提升电池的安全性能,同时还间接降低了电池内阻,提升了电池的循环性能。

    一种含硬碳材料的二次电池的老化方法及电池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63987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12439.6

    申请日:2022-11-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硬碳材料的二次电池的老化方法及电池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提供预充后的二次电池,所述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包括硬碳材料;对所述预充后的二次电池进行高温老化,高温老化SOC为65%‑90%;对高温老化后的二次电池进行排气、化成和常温老化,常温老化SOC为65%‑90%。本发明所述的含硬碳材料的二次电池的老化方法能更有效的消除因硬碳造成的内部化学自放电影响,在电池的压降分析时,能够消除化学自放电因素。

    一种负极极片和锂离子电池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224237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949043.9

    申请日:2022-08-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极极片和锂离子电池,负极极片包括集流体,第二活性涂层,形成于集流体的至少一侧表面,和第一活性涂层,形成于集流体和第二活性涂层之间;第一活性涂层和第二活性涂层中均独立地包括硬碳类材料和石墨类材料;以第一活性涂层的质量为100%计,第一活性涂层中硬碳类材料的含量为X1,石墨类材料的含量为Y1,以第二活性涂层的质量为100%计,第二活性涂层中硬碳类材料的含量为X2,X1

    一种复合补锂隔膜及其二次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3078417B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110271400.6

    申请日:2021-0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补锂隔膜及其二次电池,复合补锂隔膜包括多孔基膜,在所述多孔基膜的一侧设置有含锂层,所述含锂层包括锂源、无机陶瓷粉体和粘结剂,且所述锂源沿含锂层厚度方向呈梯度分布,靠近多孔基膜表面一侧的锂源的质量占比相对较低。本发明无需额外再在正极极片或负极极片表面补锂,即可有效补偿首次充电过程中的不可逆活性锂损失,进而可显著提高锂离子二次电池的能量密度与循环寿命。其次,本发明中的复合隔膜的含锂层中的锂源呈梯度分布,在靠近基膜表面的一侧,活性含锂量较少,能有效减少金属锂粉或含锂化合物等与基膜接触面积,减少基膜微孔可能被堵塞的风险,进而改善电芯性能。

    一种负极片的设计方法及锂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2951339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30622.6

    申请日:2021-0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负极片的设计方法及锂电池,通过选择属于同类材料具有不同粒径的多类颗粒作为负极片材料,模拟得到具有不同负极片的孔隙率时多类颗粒的体积百分含量,并计算电池最大充电倍率,从而达到能量密度和快充性能的平衡。本发明所述的负极片的设计方法考虑了多元材料最优化的堆积方式,可以得到多元材料最优化的配比,为能量密度的提升提供前提保障。同时,通过负极片设计公式,能够精准的对材料或电化学参数进行设计,输出结果即为最大快充能力,方便使用,节约验证时间,同时考虑到材料的物性参数调控的困难性,可使用多元材料,因此扩大的材料选择的范围,负极片设计公式中材料部分可以是各组分材料的加权值。

    一种高镍三元正极片压实密度的提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38611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968029.4

    申请日:2020-09-15

    Abstract: 本发明创造提供了一种高镍三元正极片压实密度的提升方法,至少包括如下步骤:将大粒径的LiNizCoxMnyO2二次颗粒与小粒径的LiNizCoxMnyO2单晶颗粒混合得到正极材料混合物,其中Z≥0.6且X+Y+Z=1.0,所述大粒径的LiNizCoxMnyO2二次颗粒与小粒径的LiNizCoxMnyO2单晶颗粒混合的质量比为7:3-5:5。本发明创造所述的高镍三元正极片压实密度的提升方法,制备得到的高镍三元正极片既具有高压实密度,又不会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及安全性能,电学性能良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