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362750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652475.9
申请日:2014-11-17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天津开发区先特网络系统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一种采用一体化数据网接入方式的电网调度系统。其包括调控系统和配调系统;调控系统由调控系统前置、业务服务器、调控系统主站交换机、调控系统主站纵向加密设备、地调调度数据网接入网、调控系统分站纵向加密设备、调控系统分站交换机和调控系统远动装置组成;配调系统由配调系统前置、业务服务器、配调系统主站交换机、配调系统主站纵向加密设备、配调EPON主设备、多个配调EPON从设备、多个配用电终端组成。本发明提供的采用一体化数据网接入方式的电网调度系统中的调控系统与配调系统均通过已有调控系统中的地调调度数据网接入网实现连接,由此实现了调控系统与配调系统在网络通信层面上的一体化信息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04468527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52497.5
申请日:2014-11-17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天津开发区先特网络系统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23 , Y04S10/16 , H04L63/0209 , H02J13/0006
Abstract: 一种能够进行数据交互的配网数据传输网与调度数据网。其包括调控主站端、地调调度数据网接入网、调控分站端、配调主站端、配网数据传输网、配调分站端和安全隔离装置;其中,调控主站端通过地调调度数据网接入网与调控分站端相连接,配调主站端通过配网数据传输网与配调分站端相连接,调控主站端通过安全隔离装置与配调主站端相连接。本发明在不破坏配网数据传输网与调度数据网原有结构的基础上,在两套系统主站端交换机层面通过安全隔离装置将两网互联,实现了信息交互传输,具有简单易实现,节省改造成本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204117213U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20590195.5
申请日:2014-10-13
Applicant: 天津开发区先特网络系统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具有集成智能终端的电力消防设备RFID巡检管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核心服务器、通讯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RFID标签、作为蓝牙-通讯信号转换器的安卓智能手机、巡检管理终端、打印机和集成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智能终端包括壳体与元器件,所述壳体分为壳身与夹持部,所述元器件集成安装在电路板上并固定于壳身内部,所述壳身为扁长方体,其上下底面为与安卓智能手机底面相同的矩形或圆角矩形,壳身厚度能够使其容纳所述安装了元器件的电路板,所述矩形或圆角矩形长边所在壳身侧边向壳身上表面方向垂直伸出形成夹持部。
-
公开(公告)号:CN112529387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402703.9
申请日:2020-12-04
Applicant: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建设分公司 , 天津电力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易景环境科技(天津)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 , G06Q30/02 , G06F16/2458 , G06F16/29 , G06F16/9537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规合一的电网前期技术辅助决策研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区域内空间规划限制要素,以及变电站选址选线相关限制要素;S2、结合空间规划限制要素和变电站选址选线相关限制要素确定变电站选址选线规则;S3、从多源数据中获取多个备选的变电站选址选线数据,并生成标准的GIS要素图层;S4、相关空间分析,获取冲突部分,生成错误列表;S5、获取输入图层与近邻图层,进行近邻分析,获取变电站选址选线最近距离数据。本发明实现了变电站选址选线的自动分析、智能识别与警示,提高了电网前期工作精细化程度,为电力空间规划、选址选线等工作提供综合性辅助决策。
-
公开(公告)号:CN105305431B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510755803.2
申请日:2015-11-06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城市中压配电网的雪花格式网架构建方法。其包括选择构建10kV中压配电网的雪花格式网架的设备:构建由馈线集群组成的雪花格式网架的主网架;在上述主网架上连接所述设备;构建负荷转移通道,形成雪花格式网架等步骤。本发明效果:采用本方法构成的目标网架结构中每条馈线均有合理的分段和联络,具备故障自动检测、隔离、网络重构和恢复供电的自愈能力,可满足各类用户的供电需求,提高配电设备利用效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资产效率最优,充分发挥电网效益效率,因此该目标网架结构更为科学、全面。本方法易于掌握与操作,简单清晰,方便实际操作人员熟练掌握。
-
公开(公告)号:CN106639632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146302.5
申请日:2016-12-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4H17/00 , E04B1/8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电站围墙隔声装置,包括:隔声板和固定架;固定架为不锈钢材质的框架结构,固定架的下部通过若干膨胀螺丝固定在变电站围墙的内侧立面,上部高于变电站围墙的上沿;固定架上部的框架为中空结构,并在顶面上形成一个插孔;隔声板为透明耐力板材质,隔声板的下部插入固定架的插孔内,上部为向变电站围墙内侧弯曲的弧面结构,且弧度为π/4。本发明的变电站围墙隔声装置既能达到降噪的目的,又不阻碍防盗电网的安装,设计合理,操作方便,节省资源。另外,采用透明耐力板作为隔声板,不影响变电站内的光线;隔声板上部采用弧形设计,增大了吸声面积,实现对变电站内噪声的针对性屏蔽,确保变电站厂界噪声符合相关规定。
-
公开(公告)号:CN104992382B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510429984.X
申请日:2015-07-21
IPC: G06Q50/06
Abstract: 一种面向配电网现状评估的数据融合方法。其包括将配电网基础数据进行分类、将上述得到的配电网基础数据进行融合、利用上述融合后的配电网基础数据评估配电网现状等步骤。本发明效果:提出适合配电网现状评估的供电模式组分组流程,将配电网现状评估分为整体状况评估、供电模式组状况评估、单体设备状况评估等三个层次,结构清晰,便于发现配电网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电网规划。为配电网规划人员进行配电网规划提供了有益参考,为日后配电网规划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易于掌握与操作,简单清晰,方便实际操作人员熟练掌握。
-
公开(公告)号:CN105226583B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510626715.2
申请日:2015-09-28
IPC: H02G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8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10kV三芯电缆冷缩终端改进安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⑴、按尺寸剥去电缆外护套、钢带、内护层及线芯间填料;⑵、按尺寸剥去电缆的铜屏蔽和外半导电层;⑶、清洗电缆主绝缘;⑷、安装接地线;⑸、涂刷聚乙烯特种专用胶粘剂;⑹、涂抹双组份RTV;⑺、安装冷缩终端;⑻、装上铜接线端子进行压接,并用绝缘胶带填充接线端子与绝缘之间的空隙,外面再绕包耐漏痕带。本工艺流程采用涂抹聚乙烯特种专用胶粘剂与RTV的工艺替代传统的硅脂涂抹工艺,能够有效平滑交联聚乙烯绝缘表层,提高附件绝缘性能,减少电缆材料的浪费,降低安装难度,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238762A
公开(公告)日:2017-10-10
申请号:CN201610184064.0
申请日:2016-03-28
IPC: G01R3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拟主站的配电自动化设备传动试验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配电自动化工程改造通知下达后,依据配电自动化站点一次设备投运申请制作用于传动试验的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点位信息表;2)根据配电自动化改造区域的网络构架,提出配电自动化组网方案;3)配置模拟主站,并将已制作完成的点位信息表载入到模拟主站点库中;4)使用模拟主站进行传动试验,并保存传动过程所生成的所有报文信息。本发明使得传动试验受光纤敷设进度限制的情况得到有效缓解,优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显著缩短了重复停电的时间,避免了电网公司因停电时间过长所带来的不必要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06016598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52483.0
申请日:2016-05-25
IPC: F24F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2110/20 , F24F11/30 , F24F11/62 , F24F11/64 , F24F2110/10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双侧摆放的精密空调系统集中控制方法。其包括升温控制方法和降温控制方法。本发明提供的适用于双侧摆放的精密空调系统集中控制方法的效果:本发明在室内温度分布均匀、空调摆放在机房的两侧相对位置且间隔一致的前提下,针对同一机房范围内的精密空调系统,建立单台空调开启次数与使用寿命之间的数学关系,并综合考虑了精密空调组的平均已使用寿命,以空调系统使用寿命最长为目标,根据室内温湿度的变化随时调整开启和关闭策略;本发明在保证机房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避免了单台精密空调的频繁启停,延长空调系统使用寿命,节省了机房维护成本,具有较强的经济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