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气水分离风道的气动力雾化混合分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396401B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510991700.6

    申请日:2015-1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气水分离风道的气动力雾化混合分离装置,其包括一气动力雾化混合分离装置、捕捉室以及气水分离通道,气水分离通道设置在捕捉室的一侧,该气动力雾化混合分离装置包括一涡流气旋筒,在涡流气旋筒的上端制有气液混合进口,在气液分离出口的圆周上固装有雾化锯齿圈,在雾化锯齿圈的下方相对应安装有气液分离板,在气液混合进口的上方安装风力换向板,气动力雾化混合分离装置的气液混合进口与捕捉室的下面连通,气水分离通道下部的进气口通过密闭室与气动力雾化混合分离装置的气液分离出口相连通,该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分离效率高,成本较低,能够有效将现有的洗涤效率从95%提高到99.6%。

    一种双圆盘式静电喷涂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493018A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11260904.3

    申请日:2016-12-30

    Inventor: 朱殿兴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5B13/02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圆盘式静电喷涂装置,包括输送轨道、第一喷涂枪和第二喷涂枪,所述第一喷涂枪和第二喷涂枪错落设置,所述输送轨道经过第一喷涂枪回转一次,再经过第二喷涂枪一次,形成S型轨道,所述输送轨道处设置有输送链条,两把喷涂枪分别负责工作正反两个面的涂装,喷涂效率更高,且放弃了在轨道的弧形顶点处的换向步骤,使工件的着漆均衡更均匀,提高喷涂效率,且双喷枪和双圆盘喷涂结构的设置使负责正反两侧喷涂的两把喷枪独立工作,方便维修和换料。

    双重雾化捕捉静电喷漆房

    公开(公告)号:CN104437949B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410768617.8

    申请日:2014-12-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重雾化捕捉静电喷漆房,包括一静电喷漆房,该静电喷漆房内安装静电喷头,其在静电喷漆房内壁设置主水幕板以及侧水幕板,在静电喷漆房主水幕板背面连接一汽水分离室,主水幕板下部设置为斜面冲水板,静电喷漆房通过斜面冲水板下端连接的双重雾化漆雾捕捉结构与汽水分离室连通,静电喷漆房底面设置底板导流结构。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成本低、漆雾捕捉效率高,有效降低后续环保处理负荷。

    漆雾净化系统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597470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510991699.7

    申请日:2015-12-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0/004 B01D224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漆雾净化系统,其包括捕捉室、洗涤室、气水分离通道以及气动力雾化混合分离装置,捕捉室设置在洗涤室的上面,气水分离通道设置在捕捉室的一侧,该气动力雾化混合分离装置包括一涡流气旋筒,在涡流气旋筒的上端制有气液混合进口,在雾化锯齿圈的下方相对应安装有气液分离板,在气液混合进口的上方安装风力换向板,气液混合进口与捕捉室底面连通,气动力雾化混合分离装置下部固装在洗涤室内,气动力雾化混合分离装置的气液分离出口通过密闭的洗涤室与气水分离通道下部的进气口相连通,该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分离效率高,成本较低,能够有效将现有的洗涤效率从95%提高到99.6%。

    输出浓度可控的吸附床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463930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310452603.0

    申请日:2013-09-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出浓度可控的吸附床,包括一吸附床,其该吸附床上设置脱附气体循环出口,该脱附气体循环出口通过管道连接电加热器进风口,该电加热器出风口通过管道连接脱附气体循环风机进风口,该脱附气体循环风机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吸附床上的脱附气体循环入口。本发明实现了脱附加热循环系统内气体中工业可挥发有机污染物浓度达到自持燃烧浓度时再引入催化床的工艺设想,使预热后的催化床能快速进入自持燃烧状态,使催化燃烧产生的热反馈足以维持催化床温度,并使板式换热器获得足够热源,为吸附床继续脱附提供热能,并同时为下一台吸附床进行脱附预热,达到设计工况要求,有效发挥作用。为较少辅助加热、节省能耗创造条件。

    带气水分离风道的气动力雾化混合分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396401A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10991700.6

    申请日:2015-12-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47/12 B01D2247/10 B01D224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气水分离风道的气动力雾化混合分离装置,其包括一气动力雾化混合分离装置、捕捉室以及气水分离通道,气水分离通道设置在捕捉室的一侧,该气动力雾化混合分离装置包括一涡流气旋筒,在涡流气旋筒的上端制有气液混合进口,在气液分离出口的圆周上固装有雾化锯齿圈,在雾化锯齿圈的下方相对应安装有气液分离板,在气液混合进口的上方安装风力换向板,气动力雾化混合分离装置的气液混合进口与捕捉室的下面连通,气水分离通道下部的进气口通过密闭室与气动力雾化混合分离装置的气液分离出口相连通,该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分离效率高,成本较低,能够有效将现有的洗涤效率从95%提高到99.6%。

    专用于纯化工业可挥发有机污染物的喷淋过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446841B

    公开(公告)日:2016-03-09

    申请号:CN201310454169.X

    申请日:2013-09-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专用于纯化工业可挥发有机污染物的喷淋过滤装置,包括一塔体,在塔体的一侧下部制出进风口,与进风口相对一侧的塔体上部制出出风口,其在塔体内从下至上分别设置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以及除雾层,在第一过滤层下方均布有底部喷头,在第一过滤层与第二过滤层之间均布有中部喷头,在第二过滤层与除雾层之间均布有上部喷头,塔体出风口一侧固装一过滤器,该过滤器进风口与塔体出风口连通,该过滤器设置有出风口,过滤器内水平设置有颗粒物过滤层。本发明结构布置简单、设计科学合理、能够有效将油漆雾与工业可挥发有机污染物分离,提高工业可挥发有机污染物处理效率,保障正常生产。

    带加热器的催化燃烧床炉芯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3471115B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310454432.5

    申请日:2013-09-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加热器的催化燃烧床炉芯结构,包括炉芯外围板以及其上端固装的上端板和其下端固装的下端板,其在炉芯外围板内设置一炉芯内围板,在炉芯内围板与炉芯外围板之间交替设置进气道以及出气道,进气道的进口设置在上端板上,进气道的出口设置在下端板与炉芯内围板之间,出气道的进口设置在上端板与炉芯内围板之间,出气道的出口设置在下端板上,在上端板中部的下面上设置有倒置四棱锥结构的导流罩,在进气道出口对应的炉芯结构内设置有加热器,该加热器固装在炉芯外围板上。本发明炉芯结构布置简单、有效提高炉芯结构本身的热效率,降低热损耗,提高热回收利用率,燃烧时炉芯结构内温度更加均匀,提高了燃烧效率以及净化率。

    温度可控的节能型催化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3486601B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申请号:CN201310454168.5

    申请日:2013-09-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度可控的节能型催化床系统,包括进气加热器、催化床以及换热器,在炉体内围板与炉体外围板之间交替设置进气道以及出气道,进气道的进口设置在上端板上,进气道的出口设置在下端板与炉体内围板之间,出气道的进口设置在上端板与炉体内围板之间,出气道的出口设置在下端板上,在进气道出口对应的炉体内设置有加热器,在对应出气罩出口的下端板中部下面设置有出气导流罩,换热器设置有催化尾气入口、催化尾气出口、催化气进口、催化气出口、脱附送气入口以及脱附送气出口。本发明有效提高了催化床的热效率,降低热损耗,提高热回收利用率,高了燃烧效率以及净化率,增加了热交换更加合理利用热能,符合节能减排要求。

    高效雾化捕捉喷漆室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492641A

    公开(公告)日:2015-04-08

    申请号:CN201410768498.6

    申请日:2014-12-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5B14/4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雾化捕捉喷漆室,包括一喷漆室,其喷漆室包括依次连接的人员操作间、喷漆间以及汽水分离间,喷漆间内壁设置有水帘板,喷漆间底面为斜面,喷漆间底部斜面低端通过双重雾化漆雾捕捉结构与汽水分离间连通,汽水分离间中部设置除雾轮。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成本低、漆雾捕捉效率高,有效降低后续环保处理负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