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11661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406922.1
申请日:2016-06-08
IPC: G02B6/4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电站光缆施工工艺,工艺步骤如下:⑴光缆储运及盘检;⑵光缆敷设;⑶光缆的整理及固定;⑷光纤接续及收容;⑸光纤熔接;⑹光缆测试;⑺最后,进行光缆标签制作和防火封堵。本发明通过采用本施工技术,提高光缆施工安装的安全及质量,有效地减小光缆传输损耗,提高了智能变电站建设运行的经济性、可靠性,为社会持续提供安全稳定、洁净高效的能源,社会效益明显。
-
公开(公告)号:CN106092657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06921.7
申请日:2016-06-08
IPC: G01N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14 , G01N2001/1031 , G01N2001/1062 , G01N2001/14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主变压器油样提取方法,使用取样工具提取油样,具体步骤为:首先,开启两根导管的控制阀,然后,开启真空泵,真空泵抽取玻璃试剂瓶内的空气使其内部产生负压,从而将变压器内的油样本体抽入玻璃试剂瓶内;同时,温控加热装置进行加热,使变压器取油样口出口油温恒定,保证出油速度。本发明采用具备温控装置的真空油取样方法,通过对油取样工具的改进,使得油取样不受外界自然环境及气候影响,大大提高了油取样合格率,同时试验人员可单人进行操作,操作简单,减少了人工成本并提高了油取样效率,有效地解决了变压器油取样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3397003U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320339668.X
申请日:2013-06-14
Inventor: 李斌
IPC: G02B6/4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缆安装固定装置,包括扁钢支撑架和光缆钩,两根扁钢支撑架的中部相互垂直固装形成一“十”字形底座,该“十”字形底座的四个端部均上均固装有一光缆钩,该光缆钩上部均制有用于固定光缆的反向折弯,该四个端部的光缆钩之间的距离满足光缆最小弯曲半径的要求;扁钢支撑架对称设置制有多个用于与安装的螺栓。本实用新型在电缆桥架上增加安装光缆固定装置,可以在此固定装置上预留3米左右的光缆,并且保证光缆不受到机械外力损伤,以备一旦此根光缆成端时发生损坏,可以使用预留在光缆固定装置上的部分重新进行光缆成端制作,避免重新敷设新光缆,有效避免浪费,节省工序。
-
公开(公告)号:CN203242922U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320201359.6
申请日:2013-04-1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电缆终端头与电容器组刀闸安装结构,包括三芯电缆以及电容器组刀闸,该三芯电缆剥开后形成三相电缆终端头,三相电缆终端头分别与一电容器组刀闸的上接线板一一对应连接,该上接触片通过闸刀实现与下接线板的通断,三相电缆终端头中的每个终端头分别通过一铜排与刀闸的上接线板连接,每个铜排的两端分别与其对应的电缆终端头和刀闸的上接线板通过螺栓连接,三芯电缆压接在一电缆吊架上,该电缆吊架安装在固体建筑物上。本实用新型改变了35kV电力电缆终端头接线端子与电容器组刀闸的连接方向,由此使得电缆终端头和刀闸接线板不受力,接触良好,解决了电缆终端头与刀闸接线端子连接时接触不实、发热、产生震动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551160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1810215196.4
申请日:2018-03-1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极波能量的多端直流输电系统故障区段的判断方法:记录故障启动时刻,采集包括故障启动时刻前、后的时间区段内的电气量,并利用电气量计算保护安装处的电压和电流的线模分量;根据电压和电流的线模分量,计算时间区段内的各采样点在指定时刻保护安装处的极波值;提取时间区段内的各采样点在任一层的极波小波系数,计算极波小波系数能量;获取时间区段内的保护安装处的极波小波系数能量最大值,利用极波小波系数能量最大值作为参考采样点,向后取至少一个采样点,计算参考采样点和至少一个采样点的极波小波系数能量和;对极波小波系数能量和进行判断,若极波小波系数能量和大于预先设置的整定值,则判断故障区段为区内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06534330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611077670.9
申请日:2016-11-29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宁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表定位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应用于相互之间通信的移动终端及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移动终端获取电表的设备识别信息;向服务器发送电表的故障申报请求;获取用户输入的购电卡信息,并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并验证移动终端发送的电表的设备识别信息与购电卡信息的对应关系是否与数据库中记录的一致;当电表的设备识别信息与购电卡信息的对应关系与数据库一致时,向移动终端发送电表定位请求;移动终端开启定位功能,并将定位信息发送至服务器。如此,在不需要增加额外制造成本的情况下,通过移动终端与服务器的交互完成电表的定位,即节约了制造成本,还能使定位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7769197B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711119966.7
申请日:2017-11-1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网设备拓扑的电压暂降源定位系统,旨在解决解决电压暂降源准确定位及其原因归类等技术问题。本发明以电网设备、电压暂降记录为基础,分别针对电压暂降源识别进行电压暂降事件合并和电压暂降事件的电网设备传播建模,并基于此模型设计了电网设备拓扑方式和电压暂降源识别的流程,基于电网故障数据和电网雷电数据进行了系统侧电压暂降原因归类建模,提出了瞬时故障和永久故障下的系统侧电压暂降原因归类流程,基于用户侧负荷成分及负荷规律,提出了大用户电压暂降原因归类流程。本发明解决了电压暂降源准确定位、系统侧电压暂降原因归类和用户侧电压暂降原因归类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9995742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810002504.5
申请日:2018-01-0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4L2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数据包间隔的网络流水印及其检测方法。其特点是:在基于数据包间隔的网络流水印算法基础上,对用于嵌入网络流水印的数据包组引入冗余,具体是当需要嵌入m位的网络流水印时,提取2m组数据包,其中相邻的2组数据包用于产生1位网络流水印,相邻2组中的前1组按照基于数据包间隔的网络流水印算法产生1位网络流水印,后1组按照校验规则产生当前网络流水印位的校验信息。本技术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方法简单,网络流水印的嵌入和检测方法采用成熟的技术。同时通过引入冗余,结合校验信息位,确保恢复出的网络流水印的有效性。能够提高网络流水印的检测能力,提升其作为一种电子证据的说服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713347B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710033289.0
申请日:2017-01-18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移动应用越权访问漏洞检测方法,包括:获取并存储移动应用存在的所有用户类型和与每种用户类型对应的用户数量;构造属于同一用户类型的不同用户针对同一操作的http请求,修改其中一个用户的http请求,并将修改后的请求发送给服务端,分析执行结果以检测平行越权访问漏洞;构造属于不同用户类型的不同用户的http请求,并修改属于某些用户类型的用户可执行但其他类型用户无法执行操作的http请求,将修改后的请求发送给服务端,分析执行结果以检测未授权访问漏洞;综合检测发现的漏洞,完成越权访问漏洞检测。本发明用于在集成测试阶段对移动应用进行安全测评,为降低移动应用存在的安全风险,提高移动应用的安全性提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6788860B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611263247.8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 复旦大学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厦门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4J11/00 , H04B7/0413 , H04B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层异构多小区MIMO系统干扰消除方法,通过对宏小区用户和基站、微小区用户和基站进行联合预编码,能够有效消除小区间的相互干扰。首先通过对微小区用户进行接收滤波矩阵设计,将宏小区基站对同一微小区的干扰对齐到相同的信号空间,其次通过宏小区发送预编码的设计,完全消除宏小区基站对微小区用户的干扰。在此基础上,根据宏小区和微小区对传输速率的不同需求,通过宏小区接收滤波矩阵的设计消除宏小区的用户间干扰,并通过微小区基站发送预编码的设计消除。该方法通过减少和消除小区间的相互干扰,因而能够显著提升多小区多用户并存状态下和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无线通信性能,在智能电网等各类复杂多小区网络中的可靠传输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