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078873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320710.5
申请日:2019-04-20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C08F285/00 , C08F292/00 , C08J9/26 , B01J20/26 , C02F1/28 , B01J2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性碳基锂离子印迹材料的制备方法,是以磁性碳球作为载体材料,进行表面硅烷化改性和甲基丙烯酸表面功能化处理后,接枝上2-羟甲基-12-冠醚-4的锂络合物,再以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进行交联聚合,酸洗除去锂离子后制备得到。本发明制备的磁性碳基锂离子印迹材料可以作为吸附剂用于吸附水中锂离子,不仅具有良好的锂离子吸附性能,且易于从水中分离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06865844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15970.X
申请日:2017-03-01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C02F9/08 , C02F101/34 , C02F101/16
Abstract: 一种用于高浓度酚氨废水的光电催化回收处理装置,包括陶瓷膜、阳极、双极膜隔膜、氨吸收装置、苯酚萃取装置、苯酚蒸馏装置构成的高浓度酚氨回收装置与阳极室、阳极、双极膜隔膜、气体扩散阴极、阴极室构成的低浓度酚氨逐级光电催化氧化处理装置。本发明对高浓度酚氨废水进行逐级处理,酚氨废水回收处理率高达99 %以上,排放氨氮的浓度低于15 mg/L,酚的浓度低于0.5 mg/L,达到了国家一级排放标准;而且具有工艺先进投资低,在废水净化的同时回收了副产物酚和氨,实现了废物的循环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002433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1910187692.8
申请日:2019-03-13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C01B32/184 , B01J13/00
Abstract: 一种高比表面积高压缩强度石墨烯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属于碳基材料制备、表面功能化修饰和应用领域,针对应用过程中,难以发挥单层理想石墨烯的高导电、高导热、高机械强度、高比表面积优势,通过高介电常数的非质子极性溶剂二甲基甲酰胺调控氧化石墨在去离子水中的分散态,使氧化石墨在这种非纯水环境下,经抗坏血酸引发的液相还原自组装合成石墨烯气凝胶,此方法工艺简单,数据精确,制备的石墨烯气凝胶宏观呈黑色圆柱形、微观呈相互交联的三维网络结构并拥有梯级孔类型、孔隙率达99.68%、块体密度为7.0 mg cm‑3、杨氏模量为11.31 kPa、比表面积为701 m2 g‑1,是一种简单、实用、先进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925981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1910187767.2
申请日:2019-03-13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B01J13/00
Abstract: 一种高压缩强度的石墨烯复合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属于碳材料制备、表面功能化修饰和应用的领域,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压缩强度的石墨烯复合气凝胶的制备方法,采用室温下绿色合成的良好水浸润性的聚吡咯球及氧化石墨为前驱体,通过二甲基甲酰胺调控氧化石墨在水中分散态,使前驱体在这种非纯水环境下,经抗坏血酸引发的液相还原自组装,通过冷冻干燥合成石墨烯复合气凝胶。合成的石墨烯复合气凝胶呈黑色圆柱形,聚吡咯球与石墨烯片层互为支撑。气凝胶呈现相互交联的三维网络结构、孔隙率达99.65%、块体密度为7.8 mg cm‑3、比表面积为668 m2 g‑1、杨氏模量为45.33 kPa。是一种先进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925980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1910187683.9
申请日:2019-03-13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B01J13/00
Abstract: 一种氮掺杂碳微球石墨烯复合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属于碳材料制备、表面功能化修饰和应用领域,可解决石墨烯的制备过程中的作用力抑制石墨烯的应用的问题,采用氧化石墨、室温下合成的高水浸润性的聚吡咯球为原料,经抗坏血酸引发的液相还原自组装、高温退火合成氮掺杂碳微球石墨烯复合气凝胶。此方法工艺先进,数据精确翔实,合成的石墨烯复合气凝胶呈黑色圆柱形,氮掺杂碳微球与石墨烯片层互为支撑,形成相互交联的三维网络结构;即使施加外力将石墨烯复合气凝胶压缩至初始高度的90%,也能恢复至初始高度,石墨烯复合气凝胶的杨氏模量为8.7 kPa,拥有高的机械压缩强度。该方法是一种简单且易功能化修饰的制备石墨烯复合气凝胶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6865844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710115970.X
申请日:2017-03-01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C02F9/08 , C02F101/34 , C02F101/16
Abstract: 一种用于高浓度酚氨废水的光电催化回收处理装置,包括陶瓷膜、阳极、双极膜隔膜、氨吸收装置、苯酚萃取装置、苯酚蒸馏装置构成的高浓度酚氨回收装置与阳极室、阳极、双极膜隔膜、气体扩散阴极、阴极室构成的低浓度酚氨逐级光电催化氧化处理装置。本发明对高浓度酚氨废水进行逐级处理,酚氨废水回收处理率高达99%以上,排放氨氮的浓度低于15 mg/L,酚的浓度低于0.5 mg/L,达到了国家一级排放标准;而且具有工艺先进投资低,在废水净化的同时回收了副产物酚和氨,实现了废物的循环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925981A
公开(公告)日:2019-06-25
申请号:CN201910187767.2
申请日:2019-03-13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B01J13/00
Abstract: 一种高压缩强度的石墨烯复合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属于碳材料制备、表面功能化修饰和应用的领域,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压缩强度的石墨烯复合气凝胶的制备方法,采用室温下绿色合成的良好水浸润性的聚吡咯球及氧化石墨为前驱体,通过二甲基甲酰胺调控氧化石墨在水中分散态,使前驱体在这种非纯水环境下,经抗坏血酸引发的液相还原自组装,通过冷冻干燥合成石墨烯复合气凝胶。合成的石墨烯复合气凝胶呈黑色圆柱形,聚吡咯球与石墨烯片层互为支撑。气凝胶呈现相互交联的三维网络结构、孔隙率达99.65%、块体密度为7.8 mg cm-3、比表面积为668 m2 g-1、杨氏模量为45.33 kPa。是一种先进的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940141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909975.4
申请日:2018-08-10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B01J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13/009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复合气凝胶的制备方法,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先进性,是针对石墨烯的导电、导热、高机械强度、高比表面积的特性,采用石墨烯、碳球为原料,用抗坏血酸辅助还原合成石墨烯复合气凝胶,此制备方法工艺先进,数据精确翔实,制备的复合气凝胶为黑色圆柱形块状材料,孔隙率达99.56%,块体密度9.6mg/cm3,内部碳微球粒径≤400nm,与石墨烯片层互为支撑,形成相互交联的三维多孔结构,复合气凝胶的孔尺寸≤50μm,是先进的制备石墨烯复合气凝胶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681367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1910832238.3
申请日:2019-09-04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酸性体系提锂的氮掺杂碳微球石墨烯复合气凝胶锂印迹膜的制备方法,属于碳材料制备、表面功能化修饰和应用的技术领域,通过施加电场驱动可解决冠醚在酸性体系下因冠醚环上氧原子的质子化造成的对锂离子捕获能力减弱的问题,将氮掺杂碳微球石墨烯复合气凝胶通过涂覆法制成工作电极,在包含高氯酸锂、氧化石墨烯、吡咯单体、氯化钾的电解液中通过脉冲电聚合技术合成氮掺杂碳微球石墨烯复合气凝胶锂印迹膜。通过该方法合成的氮掺杂碳微球石墨烯复合气凝胶锂印迹膜在2 h内达到吸附平衡,吸附容量为41.05 mg g‑1,循环吸附10次后仍能保持初始值的91.5%。此方法是一种先进的应用于酸性提锂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940141B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810909975.4
申请日:2018-08-10
Applicant: 太原理工大学
IPC: B01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石墨烯复合气凝胶的制备方法,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先进性,是针对石墨烯的导电、导热、高机械强度、高比表面积的特性,采用石墨烯、碳球为原料,用抗坏血酸辅助还原合成石墨烯复合气凝胶,此制备方法工艺先进,数据精确翔实,制备的复合气凝胶为黑色圆柱形块状材料,孔隙率达99.56%,块体密度9.6mg/cm3,内部碳微球粒径≤400nm,与石墨烯片层互为支撑,形成相互交联的三维多孔结构,复合气凝胶的孔尺寸≤50μm,是先进的制备石墨烯复合气凝胶的方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