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负刚度吸振器的轧机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635275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739304.3

    申请日:2024-06-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负刚度吸振器的轧机,属于轧机技术领域,所述轧机上的上工作辊的上方安装有平衡梁,用于平衡上工作辊的自重,所述轧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四组吸振组件,所述吸振组件的端部分别与机架和平衡梁相连接,所述吸振组件用于实现对上工作辊垂直方向振动的吸能缓冲;所述吸振组件包括吸振缸和活塞杆,所述吸振缸内设置有两个第一磁环,所述活塞杆上设置有第二磁环,所述吸振缸内设置有黏弹性材料。能够通过采用黏弹性材料内部的大分子间的摩擦来吸收、耗散轧机系统的振动能量,且吸振组件能够大幅降低系统共振区振幅,拓宽了减振频率,实现了垂直振动的有效控制,优化了轧机的动力学特性。

    一种二十辊轧机系统的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19819B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0967423.4

    申请日:2024-07-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轧机减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二十辊轧机系统的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其主要通过二十辊轧机系统的三维模型建立二十辊轧机系统的六自由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原理设计了SMC控制器用来控制二十辊轧机系统的辊系;另外采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论证SMC控制器的稳定性、存在性及可达性;同时利用时域图、相位图、频谱图以及Poincaré截面图进行仿真对比,验证了所设计SMC控制器能够起到抑制二十辊轧机工作辊的垂直振动的效果,进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本发明提供的二十辊轧机系统非线性振动控制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二十辊轧机建模复杂,难以研究其非线性振动特性的问题,实现了对二十辊轧机非线性振动特性研究。

    基于激光超声的冷轧带钢连续退火状态监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7999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273229.0

    申请日:2025-03-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超声无损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激光超声的冷轧带钢连续退火状态监测装置及方法,基于激光超声的冷轧带钢连续退火状态监测装置包括监测组件,所述监测组件包括监测机架,在所述监测机架内侧的上部和下部分别安装有一号线性滑台和二号线性滑台,在所述一号线性滑台的滑块上安装有三号线性滑台,所述三号线性滑台垂直于一号线性滑台设置,在所述三号线性滑台的滑块上安装有脉冲激光激发探头,在所述二号线性滑台的滑块上安装有TWM监测探头。本发明通过激光超声技术实现对带钢晶粒尺寸的在线、无损、实时监测,无需与带钢表面接触,避免了对带钢表面的损伤;能够实时监测晶粒尺寸的变化。

    一种二十辊轧机系统的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19819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967423.4

    申请日:2024-07-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轧机减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二十辊轧机系统的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其主要通过二十辊轧机系统的三维模型建立二十辊轧机系统的六自由度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原理设计了SMC控制器用来控制二十辊轧机系统的辊系;另外采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论证SMC控制器的稳定性、存在性及可达性;同时利用时域图、相位图、频谱图以及Poincaré截面图进行仿真对比,验证了所设计SMC控制器能够起到抑制二十辊轧机工作辊的垂直振动的效果,进而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本发明提供的二十辊轧机系统非线性振动控制方法可以有效解决二十辊轧机建模复杂,难以研究其非线性振动特性的问题,实现了对二十辊轧机非线性振动特性研究。

    一种具有惯性阻尼吸振装置的轧辊

    公开(公告)号:CN222491495U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21737073.4

    申请日:2024-07-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惯性阻尼吸振装置的轧辊,包括高密度钨质阻尼器、密封塞、碳纤维绳、高强度管、惯性阻尼吸振机构和轧辊;当轧辊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振动时,安装于轧辊通孔内的惯性阻尼吸振机构振动,通过两个密封塞传导到碳纤维绳,高密度钨质阻尼器在碳纤维绳的带动下在高强度管中进行有限幅度的振动。本装置结构紧凑、传递运动均匀平稳、轧辊振动发生变化时减振效果跟随变化,可以有效降低轧机的振动,减少辊面剥离、轧辊断裂、轧件振纹的产生,提高轧机生产产品的质量;同时该装置作用较方便,不需外界干预即可达到理想的减振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