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82918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0961554.8
申请日:2021-08-20
Applicant: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50/531 , H01M50/533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电芯与用电装置。该电芯包括壳体、电极组件以及极耳。极耳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第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位于壳体内,并安装于电极组件。第二部分位于电极组件之外,第二部分的一端与第一部分连接。第三部分的一端与第二部分连接,另一端延伸出壳体。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之间厚度的比值介于1.1~1.6之间。该电芯中极耳在第二部分的截面积有所增加,所以该极耳在第二部分处的抗冲击性能更佳;即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芯可降低目前电芯的极耳在电极组件与壳体之间的部分容易发生断裂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3131097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110315193.X
申请日:2021-03-24
Applicant: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50/46 , H01M50/463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电芯及用电装置。该电芯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以及隔离膜。其中,第一极片与第二极片的极性相反,隔离膜设于该第一极片与第二极片之间。隔离膜面向第一极片的第一表面于对应该第一极片处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由第一表面对应第一极片的部位向内压缩形成;上述第一极片面向隔离膜的一面设置在第一凹槽。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芯中的第一极片设于隔离膜的第一凹槽内;当电芯跌落时,第一凹槽的侧壁可阻止第一极片的边缘越过隔离膜,进而避免第一极片的边缘相对隔离膜滑移至与第二极片接触。即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芯可降低电芯跌落而导致短路的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11833614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20703.0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87 , H01M10/05
Abstract: 一种二次电池,包括:包括电极组件和第一粘接件,电极组件包括依次层叠并卷绕的第一隔离膜、正极片、第二隔离膜以及负极片;正极片包括第一单面空白段和第一双面空白段,第一单面空白段位于电极组件的次外圈,第一双面空白段位于电极组件的最外圈;第一隔离膜包括第一层膜,第一层膜位于第一单面空白段和第一双面空白段之间;负极片包括第一双面涂料段,第一双面涂料段与第一单面空白段在第一方向上层叠设置,且第一双面涂料段相对于第一单面空白段更靠近电极组件的卷绕中心;第二隔离膜包括第二层膜,第二层膜位于第一单面空白段和第一双面涂料段之间;第一单面空白段通过第一粘接件与第一层膜或第二层膜粘接固定。
-
公开(公告)号:CN113782918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110961554.8
申请日:2021-08-20
Applicant: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50/531 , H01M50/533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电芯与用电装置。该电芯包括壳体、电极组件以及极耳。极耳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第三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位于壳体内,并安装于电极组件。第二部分位于电极组件之外,第二部分的一端与第一部分连接。第三部分的一端与第二部分连接,另一端延伸出壳体。第二部分与第一部分之间厚度的比值介于1.1~1.6之间。该电芯中极耳在第二部分的截面积有所增加,所以该极耳在第二部分处的抗冲击性能更佳;即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芯可降低目前电芯的极耳在电极组件与壳体之间的部分容易发生断裂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3795968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080032273.8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50/14 , H01M50/59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芯,包括电极组件、外壳和第一粘接部,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端面、相背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外壳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以及第一粘接部包括第一胶层和第二胶层,第一胶层粘接第一端面并延伸至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粘接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二胶层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第二部分位于第一胶层背离第一端面的一侧,第一部分粘接第一内壁,第一部分与第一胶层之间的粘接力小于第一部分与第一内壁之间的粘接力,且小于第一胶层与第一表面之间的粘接力。上述结构的电芯能够降低电极组件中的极片和外壳被撕裂的风险,还能降低电极组件冲击外壳而变形和短路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1200155A
公开(公告)日:2020-05-26
申请号:CN201811376277.9
申请日:2018-11-19
Applicant: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极组件及包括该电极组件的电池。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和收容电极组件的壳体。电极组件包括通过间隔设置的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卷绕或堆叠形成,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之间设置有隔离膜,电极组件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第一主平面、第二主平面和束缚层。第二端部与第一端部相对设置,第二主平面与第一主平面相对设置。束缚层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设置于第一端部,第二区域设置于第一主平面,第一区域连接第二区域。根据本发明的电池,通过设置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并连接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使得电池在跌落过程中,第二区域对电池的粘结力转移到第一区域上,从而防止跌落造成电极组件的撕裂,导致电池失效。
-
公开(公告)号:CN105449261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410282822.3
申请日:2014-06-20
Applicant: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25 , H01M4/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所述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包括:卷绕式电芯;电解液,浸渍卷绕式电芯;以及包装袋,封装电芯并容置电解液。卷绕式电芯包括:正极片;负极片;以及隔离膜,间隔于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正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以及正极膜片,涂覆在正极集流体上且包含正极活性材料、导电剂、粘结剂。正极片还包括热熔层;热熔层涂覆在正极集流体的处于卷绕式电芯的外周的且未涂覆有正极膜片的表面上;热熔层包括乙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几种;热熔层在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热压后具有粘性,以使软包装锂离子电池的卷绕式电芯与包装袋粘结。本发明的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和较高的能量密度,同时其制备工艺简单、容易量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486874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532842.5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10/04 , H01M10/0525 , H01M10/054 , H01M10/0585 , H01M10/0587 , H01M50/105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二次电池以及用电设备,二次电池包括包装袋和电极组件,电极组件容置于包装袋内,包装袋具有第一表面,电极组件具有第一主面,第一表面与第一主面相对设置,二次电池还包括粘接件,粘接件包括沿第一方向层叠设置的第一粘性层和第二粘性层,第一粘性层粘接于第一表面和第一主面中的一者,第二粘性层粘接于第一表面和第一主面中的另一者;第二粘性层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二粘性层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其中,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第一方向为电极组件的厚度方向,则当二次电池跌落时,包装袋和电极组件滑移产生的剪切应力被第一粘性层和间隔设置的第二粘性层分散,从而可改善包装袋底部角位破损造成的漏液失效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968257B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110328273.9
申请日:2021-03-26
Applicant: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50/536 , H01M50/242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一种电芯、电池包以及用电设备,电芯包括电极组件以及收容电极组件的包装袋,电极组件包括第一极片、第二极片和隔膜,第一极片、隔膜和第二极片卷绕形成电极组件,电极组件进一步包括设置于第一极片的第一极耳,和设置于第二极片的第二极耳,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均沿第一方向从包装袋伸出,卷绕结构具有平坦部和弯曲部,电芯还包括缓冲件,缓冲件位于第一表面和包装袋之间,其中,第一表面为弯曲部的最外圈靠近包装袋的一表面,第一表面弯曲设置且第一表面与第一方向平行。通过在电极组件的弯曲部和包装袋之间设置缓冲件,则在电芯跌落时,缓冲件对电极组件中容易受损的弯曲部进行防护,可有效改善电芯的跌落受损。
-
公开(公告)号:CN11791692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80013294.9
申请日:2023-03-31
Applicant: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10/04
Abstract: 一种二次电池及电子装置。二次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包装袋、极耳和易拉胶纸。包装袋包括用于收容电极组件的主体部。主体部包括第一表面、第二表面、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相对设置。极耳与电极组件电连接并从第一侧面凸出。易拉胶纸包括第一表面区域、第二表面区域、第一侧面区域、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第一表面区域与第一表面粘接,第二表面区域与第二表面粘接,第一侧面区域与第三侧面粘接。第一凸耳设置于第一侧面区域的边缘并与第二侧面粘接,第二凸耳设置于第一表面区域或第二表面区域的边缘并与第二侧面粘接。沿第二方向观察,第二凸耳与第一凸耳具有第一重叠部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