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顶盖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403886B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610332924.0

    申请日:2016-05-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顶盖,包括设有注液孔的盖板和通过过盈配合密封收容于注液孔中的密封钉,其中,密封钉包括金属部和组接于金属部上的橡胶部,金属部和橡胶部与所述注液孔的接触处均为过盈配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电池顶盖具有以下优点:1)橡胶部的设置可以有效阻止金属毛刺和颗粒落入电池壳体内,可以保证电池的安全性能;2)采用机械密封结构,无需激光焊接,工艺简单,可以显著降低成本。

    电池顶盖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403886A

    公开(公告)日:2017-11-28

    申请号:CN201610332924.0

    申请日:2016-05-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顶盖,包括设有注液孔的盖板和通过过盈配合密封收容于注液孔中的密封钉,其中,密封钉包括金属部和组接于金属部上的橡胶部,金属部和橡胶部与所述注液孔的接触处均为过盈配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电池顶盖具有以下优点:1)橡胶部的设置可以有效阻止金属毛刺和颗粒落入电池壳体内,可以保证电池的安全性能;2)采用机械密封结构,无需激光焊接,工艺简单,可以显著降低成本。

    卷绕式电芯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546420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1610471733.2

    申请日:2016-06-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卷绕式电芯,其由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以及设置于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之间的隔离膜卷绕而成。第一极片包括第一集流体和涂覆在第一集流体的表面上的第一活性物质层,且第一极片在卷绕成的每圈中形成有第一平面部和第一弯曲部。第一弯曲部具有:第一清洗区,从第一弯曲部的弯曲中心向两侧延伸而成,第一清洗区包括形成于第一弯曲部内侧的第一内清洗区,且第一内清洗区处的第一活性物质层被部分或完全清除。在根据本发明的卷绕式电芯中,由于第一内清洗区处的第一活性物质层被部分或完全清除,从而减少了第一活性物质层在第一极片卷绕时对第一集流体内侧弯曲的束缚,进而解决了卷绕式电芯在卷绕和/或热压过程中第一极片的断裂问题。

    卷绕式电芯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546420A

    公开(公告)日:2018-01-05

    申请号:CN201610471733.2

    申请日:2016-06-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卷绕式电芯,其由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以及设置于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之间的隔离膜卷绕而成。第一极片包括第一集流体和涂覆在第一集流体的表面上的第一活性物质层,且第一极片在卷绕成的每圈中形成有第一平面部和第一弯曲部。第一弯曲部具有:第一清洗区,从第一弯曲部的弯曲中心向两侧延伸而成,第一清洗区包括形成于第一弯曲部内侧的第一内清洗区,且第一内清洗区处的第一活性物质层被部分或完全清除。在根据本发明的卷绕式电芯中,由于第一内清洗区处的第一活性物质层被部分或完全清除,从而减少了第一活性物质层在第一极片卷绕时对第一集流体内侧弯曲的束缚,进而解决了卷绕式电芯在卷绕和/或热压过程中第一极片的断裂问题。

    锂离子电池注液孔密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7359304B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1610303858.4

    申请日:2016-05-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孔密封结构,其包括顶盖板、密封圈和可焊接的密封钉;所述顶盖板上开设有直壁的注液孔;密封钉包括插入注液孔中的钉身和与顶盖板焊接连接的钉帽;密封圈固定于密封钉的钉身,并且位于顶盖板与密封钉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锂离子电池注液孔密封结构通过将密封圈与密封钉组装成一体密封钉,实现了易于焊接、焊缝缺陷少、生产效率高和焊缝便于检测等优点。

    锂离子电池注液孔密封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7359304A

    公开(公告)日:2017-11-17

    申请号:CN201610303858.4

    申请日:2016-05-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36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注液孔密封结构,其包括顶盖板、密封圈和可焊接的密封钉;所述顶盖板上开设有直壁的注液孔;密封钉包括插入注液孔中的钉身和与顶盖板焊接连接的钉帽;密封圈固定于密封钉的钉身,并且位于顶盖板与密封钉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锂离子电池注液孔密封结构通过将密封圈与密封钉组装成一体密封钉,实现了易于焊接、焊缝缺陷少、生产效率高和焊缝便于检测等优点。

    二次电池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742419U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20573437.3

    申请日:2017-05-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二次电池,其包括:顶盖组件,包括顶盖片和端子板;电芯,位于顶盖片的下侧,且具有主体以及连接于主体的极耳。其中,顶盖片具有上下贯通的收容孔,端子板位于收容孔的顶部;极耳具有连接部以及相对于连接部弯折的弯折部,弯折部收容于收容孔内且直接连接于端子板,连接部连接主体和弯折部。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二次电池中,端子板与极耳的弯折部均收容于顶盖片的收容孔内,不占用顶盖片与电芯的主体之间的空间,因此,可以有效的节约二次电池的内部空间,增加二次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

    卷绕式电芯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828572U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20639627.6

    申请日:2016-06-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卷绕式电芯,其由第一极片、第二极片以及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之间的隔离膜卷绕而成。第一极片包括第一集流体和涂覆在第一集流体的表面上的第一活性物质层,且第一极片在卷绕成的每圈中形成有第一平面部和第一弯曲部。第一弯曲部具有:第一清洗区,从第一弯曲部的弯曲中心向两侧延伸而成,第一清洗区包括形成于第一弯曲部内侧的第一内清洗区,且第一内清洗区处的第一活性物质层被部分或完全清除。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卷绕式电芯中,由于第一内清洗区处的第一活性物质层被部分或完全清除,从而减少了第一活性物质层在第一极片卷绕时对第一集流体内侧弯曲的束缚,进而解决了卷绕式电芯在卷绕和/或热压过程中第一极片的断裂问题。

    电池焊接机构及电池加工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07888064U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820248655.4

    申请日:2018-02-11

    Inventor: 彭春阳 熊亮 李耿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池组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焊接机构及电池加工设备。该电池焊接机构用于连接电池的顶盖和壳体,包括安装座、安装架、电池定位部和激光焊接头,所述电池定位部活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座,所述激光焊接头活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架。本申请所提供的这种电池焊接机构的稳定性较好,焊接精度较高。

    电化学储能装置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116490U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721042204.7

    申请日:2017-08-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化学储能装置,其包括:壳体以及电芯。壳体具有:两个长内壁面;两个短内壁面;一个内底壁面,各短内壁面与内底壁面之间形成短边拐角,短边拐角形成短边拐角区域;各长内壁面与内底壁面之间形成长边拐角,长边拐角形成长边拐角区域;电芯设置于壳体内,具有:第一极片,以多层设置;第二极片,与第一极片电极性相反,以多层设置;隔离膜,以多层设置;其中,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的沿高度方向投影到短边拐角区域内的层沿高度方向与短边拐角间隔开;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的沿高度方向投影到长边拐角区域内的层沿高度方向与长边拐角间隔开,有效地避免了壳体的短边拐角和长边拐角对电芯的第一极片和第二极片的挤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