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滑坡的新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80038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901536.6

    申请日:2020-09-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治滑坡的新型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喇叭状锚固体是在进行高聚物浅层加固的喇叭状基槽中设置锚杆,把潜在滑体与稳固岩层联在一起,喇叭状锚固体之间通过连系钢套杆进行连接形成滑坡体横向加固系统;滑坡体横向加固系统通过钢绞线与桩基承台转换体连接,并在桩基承台转换体后部设置锚索嵌入到岩石层中,形成滑坡体纵向加固系统;横向与纵向加固系统全面地提升潜在滑坡体的抗滑性能。桩基承台转换体系是由抗滑桩与钢混承台组成的,属于低桩基承台,钢混承台前后设置耳板,分别连接钢绞线与锚索,能够提高边坡潜在滑体的整体性与强度,技术效益明显,同时其隐蔽性的特征体现了环保性与美观。

    雨量感应式双组份高聚物注浆设备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70664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010195346.7

    申请日:2020-03-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雨量感应式双组份高聚物注浆设备及其制作方法,属于土壤防护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铁箱和水桶,水桶滑动配合在铁箱内,铁箱的内部箱底上具有关于铁箱轴心对称分布的一对杠杆起翘装置,铁箱的下表面具有固化剂喷射器和树脂喷射器,两杠杆起翘装置的一端滑动连接水桶的低面,固化剂喷射器和树脂喷射器的开关分别和一杠杆起翘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水桶的周表面具有透水孔,透水孔上安装有透水头。本发明利用自然重力的杠杆原理以及弹簧辅助的方式实现了高聚物注浆护坡的功能,是属于一种巧妙的机械构造装置,不需要外部能源的刺激与激发,既环保又不浪费资源能源。

    一种二合一的钻孔剪切试验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01491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531459.5

    申请日:2022-12-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二合一的钻孔剪切试验系统及其方法,该方案包括操作平台;钻机系统,包括钻机、第一升降机构以及控制单元,钻机能够在第一升降机构驱动下下降与套管驱动连接并驱动套管转动;套管,顶部与钻机可拆卸连接,顶部与传动端管可拆卸连接;钻探一体钻具,包括活瓣钻头、外套、剪切探头及传感器;传动端管,底部与钻探一体钻具的活瓣钻头顶部可拆卸连接;打捞机构;法向应力加载机构;电机驱动模块;数据采集记录仪。本发明结构简单,节省试验步骤,减少扰动,预防塌孔风险,提高了测试的原位土样的抗剪强度参数的准确性,为基坑和边坡的支护提供依据强。

    伞梯状滑坡防治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49132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972487.5

    申请日:2020-0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滑坡防治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伞梯状滑坡防治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结构由伞状爬坡梯、锚索、高聚物地基处理、截水沟、排水沟、集水沟以及过桥组成;锚索设在外部弧形主梯顶部,并与其相连,增强整体结构稳定性;在外部弧形主梯外侧设置截水沟,在外部弧形主梯内侧、中部纵梯两侧以及树枝过道上部设置排水沟,中部纵梯两侧的排水沟各自贯通,在滑坡底部设置集水沟,排水沟和截水沟最终延伸至坡底的集水沟中,形成水流路径贯通的体系,增强降雨情况下的散水能力;集水沟上设有过桥,方便人员行走,本发明所提供的伞梯状滑坡防治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提供了可用于救灾人员行走的通道,更加有利于滑坡发生的及时救灾工作。

    雨量感应式双组份高聚物注浆设备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70664A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2010195346.7

    申请日:2020-03-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雨量感应式双组份高聚物注浆设备及其制作方法,属于土壤防护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铁箱和水桶,水桶滑动配合在铁箱内,铁箱的内部箱底上具有关于铁箱轴心对称分布的一对杠杆起翘装置,铁箱的下表面具有固化剂喷射器和树脂喷射器,两杠杆起翘装置的一端滑动连接水桶的低面,固化剂喷射器和树脂喷射器的开关分别和一杠杆起翘装置的另一端连接,水桶的周表面具有透水孔,透水孔上安装有透水头。本发明利用自然重力的杠杆原理以及弹簧辅助的方式实现了高聚物注浆护坡的功能,是属于一种巧妙的机械构造装置,不需要外部能源的刺激与激发,既环保又不浪费资源能源。

    测试材料-土体界面摩擦系数的钻孔剪切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55689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30902.7

    申请日:2022-12-0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测试材料‑土体界面摩擦系数的钻孔剪切试验装置及方法,该方案包括钻机系统;套管;拉杆;传动端管,能够从套管顶部穿入到达底部被套管限位实现同轴旋转连接;钻具,顶部与传动端管的底部连接,能够在传动端管带动下上下运动和转动,实现钻孔功能;升降机,与监测记录仪通信连接,用于连接拉杆并通过拉杆带动钻具上下移动;操作平台;供气装置,通过软管连接钻具,用于控制钻具上的探头的开闭;监测记录仪,用于控制和处理升降机的数据并将其可视化;其中钻具底部设有探头,该探头用于多个安装不同摩擦测试材料制成的摩擦片,并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摩擦测试时的压力。本申请具有试验效率高,操作方便的优点。

    伞梯状滑坡防治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49132B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010972487.5

    申请日:2020-09-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滑坡防治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伞梯状滑坡防治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其结构由伞状爬坡梯、锚索、高聚物地基处理、截水沟、排水沟、集水沟以及过桥组成;锚索设在外部弧形主梯顶部,并与其相连,增强整体结构稳定性;在外部弧形主梯外侧设置截水沟,在外部弧形主梯内侧、中部纵梯两侧以及树枝过道上部设置排水沟,中部纵梯两侧的排水沟各自贯通,在滑坡底部设置集水沟,排水沟和截水沟最终延伸至坡底的集水沟中,形成水流路径贯通的体系,增强降雨情况下的散水能力;集水沟上设有过桥,方便人员行走,本发明所提供的伞梯状滑坡防治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提供了可用于救灾人员行走的通道,更加有利于滑坡发生的及时救灾工作。

    渗透感应电池盒的制作及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48919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208878.8

    申请日:2024-0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渗透感应电池盒的制作及应用方法,利用了电渗的原理,渗透感应电池盒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多档调节,下雨时,中空且内部有环形磁铁圆柱感应左容水腔磁簧开关,开启一档运行,雨势略大,水从左容水腔流入中容水腔,第二个中空且内部有环形磁铁圆柱离开下部磁簧开关,到达上部磁簧开关,开启二档功率,雨量继续加大,水流入右容水腔,开启三档功率;雨量减少时,右容水腔雨水最先排完,中空且内部有环形磁铁圆柱离开上部磁簧开关,到达下部磁簧开关,装置退回二档功率,中容水腔水排完,装置退回一档功率,上容水腔水排完,中空且内部有环形磁铁圆柱离开磁簧开关,装置关闭,避免电量消耗过大。

    电渗摩擦桩实验装置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54966B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110925191.2

    申请日:2021-08-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渗摩擦桩实验装置及其方法,该方案包括模型箱、电源箱、抽水箱、全站仪、摩擦桩及控制端;模型箱内填埋有测试土壤,该测试土壤内埋设有预制空心桩、石墨棒及含水率传感器,且该测试土壤顶部表面插设有多个沉降观测标,预制空心桩上设有多个预制透水孔,且该预制空心桩外包裹有导电土工布;模型箱底部设有升降机构;摩擦桩竖直插入于测试土壤内并从模型箱底部的滑移套筒穿出,该摩擦桩顶部设有位移传感器和拉力计,位移传感器和拉力计均分别与控制端通信连接,通过位移传感器检测摩擦桩的竖直方向的位移,通过拉力计测量摩擦桩位移时产生的拉力,本申请能够进行电渗实验和静载实验,测试方便。

    防治滑坡的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80038B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010901536.6

    申请日:2020-09-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治滑坡的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喇叭状锚固体是在进行高聚物浅层加固的喇叭状基槽中设置锚杆,把潜在滑体与稳固岩层联在一起,喇叭状锚固体之间通过连系钢套杆进行连接形成滑坡体横向加固系统;滑坡体横向加固系统通过钢绞线与桩基承台转换体连接,并在桩基承台转换体后部设置锚索嵌入到岩石层中,形成滑坡体纵向加固系统;横向与纵向加固系统全面地提升潜在滑坡体的抗滑性能。桩基承台转换体系是由抗滑桩与钢混承台组成的,属于低桩基承台,钢混承台前后设置耳板,分别连接钢绞线与锚索,能够提高边坡潜在滑体的整体性与强度,技术效益明显,同时其隐蔽性的特征体现了环保性与美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