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21254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310692525.5
申请日:2023-06-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二氧化碳电解领域,公开了一种固体氧化物电解池电解二氧化碳的方法,包括:当固体氧化物电解池装配完毕并施加压力,向所述固体氧化物电解池的燃料极通入惰性气体和二氧化碳;在所述燃料极电解所述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本申请中在电解二氧化碳时,固体氧化物电解池的燃料极通入的气体为二氧化碳和惰性气体,惰性气体不参与电极反应,惰性气体可以帮助二氧化碳更好的扩散至反应界面,同时可以防止弱氧化性的二氧化碳氧化燃料极,一定程度上起到保护燃料极和延长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寿命的作用。并且,惰性气体还可以起到稀释一氧化碳的作用,避免由一氧化碳浓度局部过高造成的积碳现象,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燃料极结构的破坏。
-
公开(公告)号:CN117922361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39512.4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电资源利用的充电管理方法和系统,充电管理方法包括:当第一对象接收相应的充电桩的充电时,根据候车区域内的候车数量信息判断是否向该第一对象发送意向信息;若是,且该第一对象接受意向信息中的合作选项时,当友好对象完成第一充电策略后,在电动汽车充电站的数据库中添加与之身份信息关联的友好标记,若判定多个第二对象中具有友好标记,则对其充电优先级高于其余不具有友好标记的第二对象的充电优先级。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由于公共充电站的充电模式较为简单,导致公共充电站在充电忙碌时期时,仍对处于涓流充电阶段的电动汽车进行充电,却并没有结合公共充电站的实际充电情况,导致电能资源利用率较低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6526684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0789540.1
申请日:2023-06-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能储能装置及系统,涉及电能转化领域,其中的SOEC模块在电源模块供电的情况下,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和氧气,实现“电转气”,达到储能的目的;且无需进行气体分离,直接将电解后产生的气体通入SOFC模块中,SOFC模块基于接收到的气体生成二氧化碳,并产生电能为负载供电,实现了“气转电”,达到电能输出的目的。通过上述两个模块联用构成的系统可以直接实现碳循环,即以二氧化碳为储能载体,通过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达到储能的目的;在需要电力时,将电解二氧化碳产生的尾气直接用于放电,该储能装置不依赖地势、投资周期较短、损耗较低,并且原料充足且获取简便,缓解二氧化碳造成的温室效应。
-
公开(公告)号:CN114602331B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011415989.4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合物基复合管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相较于传统方法,该方法所制备的复合膜大大降低了聚合物基质膜的厚度,同时金属框架材料在聚合物中限域生长,控制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尺寸以及克服了在载体上易脱落的缺点,在管状载体表面形成连续、致密的金属有机框架‑高分子聚合物选择分离层。该复合分离膜通过降低膜的厚度以及引入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提高了高分子聚合物膜的气体通量,分子筛分能力较高和气体渗透通量,在需要实现气体分离提纯的化工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937550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338017.1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综合能源储能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和系统,调度方法包括:步骤S1:预估风能以及太阳能的发电效率曲线;步骤S2:预估园区在照明、空气调节和温度调节的用电效率曲线;步骤S3:实时记录园区充电站中正在工作的充电桩,预估充电桩的剩余上电时间,预估剩余实际充电时间,建立充电桩充电曲线,汇总所有充电桩充电曲线,得到充电站用电曲线;步骤S4:结合发电效率曲线、用电效率曲线和充电站用电曲线,得到储能系统放电曲线;步骤S5:对每个正在工作的充电桩,在剩余上电时间中分配剩余实际充电时间,使储能系统放电曲线的波动值在预设放电范围内。本发明解决了充电站用电时间集中,导致储备的电能波动较大,应急能力较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4855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410181832.1
申请日:2024-02-19
Applicant: 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宁波永耀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发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以碳为介质的供电储能系统,综合供电系统通过将二氧化碳和空气进行反应产生能量,且通过设置加压装置和气体存储装置收集一氧化碳,在用电高高峰的阶段时通过将收集的一氧化碳回送至供能装置,平抑了负荷与可再生能源发电功率缺额,并兼顾了综合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与经济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602331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011415989.4
申请日:2020-12-07
Applicant: 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合物基复合管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相较于传统方法,该方法所制备的复合膜大大降低了聚合物基质膜的厚度,同时金属框架材料在聚合物中限域生长,控制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尺寸以及克服了在载体上易脱落的缺点,在管状载体表面形成连续、致密的金属有机框架‑高分子聚合物选择分离层。该复合分离膜通过降低膜的厚度以及引入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提高了高分子聚合物膜的气体通量,分子筛分能力较高和气体渗透通量,在需要实现气体分离提纯的化工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99644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310559898.5
申请日:2023-05-16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水与二氧化碳共电解合成燃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海水置于水浴锅中,先通氮气吹扫,再通入氢气和二氧化碳;b)加热水浴锅,使氢气、二氧化碳和海水蒸汽进入燃料电极,进行共电解,得到氢气、一氧化碳和氧气;分离后,得到合成气,用于合成液态燃料,以及氧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海水与二氧化碳共电解合成燃料的方法,采用特定工艺步骤,实现整体较好的相互作用,以海水和二氧化碳为原料,经由固体氧化物电解池转化为氢气、一氧化碳和氧气;一氧化碳和氢气可用于合成液态燃料;氧气可用于生物呼吸或火箭发动助燃剂;该方法不仅可以高效生产合成气,还可以缓解淡水的紧张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748557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81832.1
申请日:2024-02-19
Applicant: 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宁波永耀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发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以碳为介质的供电储能系统,综合供电系统通过将二氧化碳和空气进行反应产生能量,且通过设置加压装置和气体存储装置收集一氧化碳,在用电高高峰的阶段时通过将收集的一氧化碳回送至供能装置,平抑了负荷与可再生能源发电功率缺额,并兼顾了综合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与经济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937550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338017.1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宁波市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综合能源储能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和系统,调度方法包括:步骤S1:预估风能以及太阳能的发电效率曲线;步骤S2:预估园区在照明、空气调节和温度调节的用电效率曲线;步骤S3:实时记录园区充电站中正在工作的充电桩,预估充电桩的剩余上电时间,预估剩余实际充电时间,建立充电桩充电曲线,汇总所有充电桩充电曲线,得到充电站用电曲线;步骤S4:结合发电效率曲线、用电效率曲线和充电站用电曲线,得到储能系统放电曲线;步骤S5:对每个正在工作的充电桩,在剩余上电时间中分配剩余实际充电时间,使储能系统放电曲线的波动值在预设放电范围内。本发明解决了充电站用电时间集中,导致储备的电能波动较大,应急能力较差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