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20087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010477257.1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nventor: 张文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协同提高小麦抗渍耐阴性的方法及应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孕酮、壳寡糖加水配制成0.05‑1μmol/L的孕酮和150‑1000mg/L的寡壳糖混合溶液;S2.将配制好的孕酮和寡壳糖混合溶液喷施于小麦。本发明因此公开了孕酮性激素和寡糖在小麦抗渍耐阴方面的应用。当小麦受到渍害时,通过实施本发明,有助于小麦更好地响应抗涝机制,能有效减轻小麦受渍害程度,增强小麦的抗涝性或抗渍耐阴性。
-
-
公开(公告)号:CN111820087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477257.1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nventor: 张文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协同提高小麦抗渍耐阴性的方法及应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孕酮、壳寡糖加水配制成0.05-1μmol/L的孕酮和150-1000mg/L的寡壳糖混合溶液;S2.将配制好的孕酮和寡壳糖混合溶液喷施于小麦。本发明因此公开了孕酮性激素和寡糖在小麦抗渍耐阴方面的应用。当小麦受到渍害时,通过实施本发明,有助于小麦更好地响应抗涝机制,能有效减轻小麦受渍害程度,增强小麦的抗涝性或抗渍耐阴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874466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316781.8
申请日:2019-04-1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确定量多行分种器,其包括:种箱、吸种辊、种铲、播种导轨、以及用于将吸种辊表面未被种铲剥离的残留种子进行清理的清除装置。通过设置可将种子自种箱内阵列式取出的吸种辊,带取出种子后由种铲均份剥离,并通过播种导轨将均等分配的种子播种到每个播种行内,实现无差异化均匀多行分种播种,提高了生成效率,极大降低了漏播缺苗的几率。同时设置清除装置,对未被种铲剥离的残留种子进行清理,确保吸种辊可以正常循环的取出种子,避免因种子卡孔造成后续分种的不均匀,进而提高了分种器分种播种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874430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316787.5
申请日:2019-04-1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A01B49/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电控精量播种机,其包括:破土播种装置、分种器、以及牵引装置,播种装置包括播种横梁、多个悬挂组件、以及播种组件,破土播种组件包括播种头、以及土壤旋耕破碎聚拢组件,播种头包括架体、以及挖头,悬挂组件包括第一气缸、以及挂架,挖头包括两块播种板,播种板成V形底部拼接成一个整体,挖头迎土侧的每个播种板的侧面开设有刃边,挖头背土侧设有出种口和出肥料口,播种板内设有下种通道以及下肥料通道。通过牵引装置带动分种器和破土播种装置,分种器将种子均匀送至播种装置内,破土播种装置的土壤旋耕破碎聚拢组件预先将播种路径上的土壤翻松聚拢,再由挖头将种子和肥料直接播种至预定深度内,从而简化了播种作业的工序,降低了播种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7771831B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710980468.5
申请日:2017-10-19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种性激素在作物孕穗期抗寒减灾方面的应用,所述性激素优选孕酮,应用时,是在孕穗期作物受到低温冷害后24小时内向叶面喷施浓度为0.05μmol/L孕酮。本发明在作物孕穗期受低温灾害后喷施孕酮,能有效增加小麦孕穗期的抗寒性,缓解孕穗期低温胁迫对小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655066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110757.4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分行器及小麦单行独立收获机,涉及农作物种植及育种中穗行收获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收获机主体以及设置在收获机主体前端的拨禾器,还包括设置在拨禾器两侧的中心转轮、均布设置在中心转轮上的多组挑分杆以及设置在收获机主体上的驱动电机,其中驱动电机通过传动带向中心转轮传动。本发明通过在拨禾器的两侧设置可独立转动的中心转轮,并在中心转轮上设置挑分杆,使得收获机主体在收割小麦时会利用挑分杆转动来挑开行间交错的小麦部分,同时单组挑分杆设置为两组分壳筒对合的形式,使其在挑开小麦的同时还能够通过分壳筒的展开对小麦秸秆产生侧向推力,保证其分离稳定以及彻底,从而保证单行小麦样本收集纯度,提高了后续研究数据的精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2529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07070.3
申请日:2024-01-03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冠层光谱指数预测籽粒蛋白质含量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高光谱遥感获取小麦冠层的生长信息,同步测得小麦功能叶的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对光谱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每个波段的反射率,对植被指数与小麦功能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相关性最高的植被指数;对小麦功能叶片GS活性与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相关性高,达到建模要求,将植被指数与小麦功能叶片的GS活性进行最小二乘法分析建模,得到的结果数据与籽粒蛋白质含量数据建立籽粒蛋白质含量预测模型;对预测模型进行验证。本发明为高光谱提前预测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和小麦精准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4051855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111406082.6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小麦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研究不同小麦品系在相同生育时期抗逆性的田间试验方法。所述田间试验方法为:在田间设置一组沿直线分布的人工光源,使每日的光照时长为18‑20小时;在人工光源的两侧分别种植不同品系的小麦,不同品系的小麦麦行在田间的分布方向为垂直于人工光源;沿着麦行的方向,小麦表现出生育进程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进行逆境处理,通过选取麦行不同位置的小麦进行比较,来实现生育期不同的小麦品系在相同生育时期抗逆性差异比较。本发明实现了在同一时间获取不同生长发育进程的小麦品系在相同生育时期的植株样品,从而进行抗逆性差异比较,提高了试验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631534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351832.2
申请日:2022-04-02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小麦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经受开花期渍害小麦产量的外源复配剂、施用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外源复配剂为含有6‑BA和磷酸二氢钾的混合水溶液,其中6‑BA的浓度为0.01‑0.02mmol/L,磷酸二氢钾浓度为0.01‑0.05mol/L。本发明的外源复配剂对春性小麦效果明显,有效缓解渍害对小麦的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影响,以改善长期以来单一修复剂选用困难以及使用效果片面的现象,在春季遭受渍害胁迫时进行喷施,可以显著提高小麦的耐渍性,以修复渍害造成小麦减产下降的结果影响。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