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661374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599518.3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安徽国祯环卫科技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2F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塑料提高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甲烷量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S1:将市政污泥与厌氧污泥充分混合得到混合均匀的污泥混合物;所述污泥混合物中,市政污泥中的挥发性固体与厌氧污泥中的挥发性固体的质量比为0.5‑0.7;S2:调节步骤S1得到的污泥混合物pH值为6.5‑7.5,得到中性混合污泥;S3:将所述中性混合污泥注入反应容器中,向所述中性混合污泥中投加微塑料,持续充入惰性气体,排除氧气后,将反应容器密封;S4:将密封后的反应容器恒温振荡培养至少30天。本发明利用微塑料促进微生物挂膜生长,促进厌氧消化过程中有机物溶解释放,从而达到提高甲烷产量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2661374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011599518.3
申请日:2020-12-29
Applicant: 安徽国祯环卫科技有限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2F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塑料提高污泥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甲烷量的方法,包含以下步骤:S1:将市政污泥与厌氧污泥充分混合得到混合均匀的污泥混合物;所述污泥混合物中,市政污泥中的挥发性固体与厌氧污泥中的挥发性固体的质量比为0.5‑0.7;S2:调节步骤S1得到的污泥混合物pH值为6.5‑7.5,得到中性混合污泥;S3:将所述中性混合污泥注入反应容器中,向所述中性混合污泥中投加微塑料,持续充入惰性气体,排除氧气后,将反应容器密封;S4:将密封后的反应容器恒温振荡培养至少30天。本发明利用微塑料促进微生物挂膜生长,促进厌氧消化过程中有机物溶解释放,从而达到提高甲烷产量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2625195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1299038.5
申请日:2020-11-1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C08F292/00 , C08F291/00 , C08F251/02 , C08F251/00 , C08F220/06 , C08F222/38 , C09K17/40 , C09K101/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泥资源化利用及污泥基材料制备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污泥基水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污泥基水凝胶材料是以污泥为基质,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钾、过一硫酸氢钾或双氧水中任何一种为引发剂,丙烯酸为单体,通过自由基聚合交联反应合成。本发明通过对水凝胶材料的细节组成及制备机理等进行改进,以污泥为基质原材料,配合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丙烯酸为单体,通过自由基聚合交联反应合成污泥基水凝胶材料,具有良好的吸水、保水性,且制备过程简单,操作方便,反应条件温和可控,不需要复杂设备。
-
公开(公告)号:CN115340194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210949361.5
申请日:2022-08-0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2F3/34 , C02F11/143 , C02F11/122 , C02F11/13 , C02F11/10 , C02F10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污泥富铁生物炭和铜绿假单胞菌协同去除六价铬的方法,涉及环境修复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低温(300‑500℃)热解制备的富铁污泥生物炭和铜绿假单胞菌对Cr(VI)进行还原,培养一定时间后,在生物炭表面铁和铜绿假单胞菌分泌还原酶的共同作用下Cr(VI)的去除率可以达到80%以上,还原产物为Cr(III),且效果高于单一用生物炭或铜绿假单胞菌的效果。本发明利用富铁污泥生物炭和铜绿假单胞菌协同去除六价铬具备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快速经济,无二次废物产生,材料来源广泛等优点,为六价铬去除提供了一种环境友好型的联合修复技术。
-
公开(公告)号:CN115340194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0949361.5
申请日:2022-08-0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2F3/34 , C02F11/143 , C02F11/122 , C02F11/13 , C02F11/10 , C02F10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污泥富铁生物炭和铜绿假单胞菌协同去除六价铬的方法,涉及环境修复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低温(300‑500℃)热解制备的富铁污泥生物炭和铜绿假单胞菌对Cr(VI)进行还原,培养一定时间后,在生物炭表面铁和铜绿假单胞菌分泌还原酶的共同作用下Cr(VI)的去除率可以达到80%以上,还原产物为Cr(III),且效果高于单一用生物炭或铜绿假单胞菌的效果。本发明利用富铁污泥生物炭和铜绿假单胞菌协同去除六价铬具备操作简便,成本低廉,快速经济,无二次废物产生,材料来源广泛等优点,为六价铬去除提供了一种环境友好型的联合修复技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