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壳状PtBi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472853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127243.2

    申请日:2022-09-16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橡壳状PtBi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采用简单的无表面活性剂的一锅法,制备了表面洁净的中空橡壳状的PtBi电催化剂,所得到的橡壳状结构的尺寸大约在105nm左右。这种特殊的中空橡壳结构可以暴露出更多的活性位点,从而提高了电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廉价的亲氧金属Bi与贵金属Pt合金化,降低成本的同时使得本发明所制备的PtBi电催化剂与商业Pt/C相比,对乙二醇氧化反应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性能。

    表面原位构筑锰掺杂金属有机骨架层的水系锌离子电池锌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41922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822137.4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原位构筑锰掺杂金属有机骨架层的水系锌离子电池锌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将清洗后的锌片放入KMnO4溶液中进行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锌片放入2‑甲基咪唑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得到表面具有原位构筑的锰掺杂金属有机骨架层的锌负极极片。本发明方法在不额外添加锌源的情况下,将锰掺杂金属有机骨架原位构筑在锌负极表面,从而有效促进Zn2+的均匀成核和沉积,抑制锌枝晶的形成,减少Zn与电解质的接触,缓解析氢和腐蚀。此外,锰掺入改变了金属有机骨架的微观结构,使其内部离子通道扩大,Zn2+转移数增加,实现了Zn2+的快速传输,最终提高了锌负极的电化学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一种废旧锌锰电池金属锌负极的回收处理及其再利用于锌离子二次电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98945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677922.X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旧锌锰电池金属锌负极的回收处理及其再利用于锌离子二次电池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拆解放电后的废旧锌锰电池,得到锌皮,然后将所得锌皮放入配体溶液中浸泡处理,最后将浸泡处理后的锌皮进行热处理,得到表面具有多功能保护层的锌皮,其能够直接用作锌离子二次电池的负极材料。本发明在不进行腐蚀和氧化处理以及不添加锌源的情况下,直接在回收得到的废旧锌锰电池金属锌负极表面原位生长锌基配位化合物,再通过热处理进一步在锌负极表面形成富含缺陷的锌基配位化合物多功能层,从而加速[Zn(H2O)6]2+脱溶剂化、引导Zn2+均匀成核和沉积、抑制水诱导副反应和锌枝晶生长,最终实现了无枝晶高稳定性Zn负极。

    一种含微量三正辛基氧膦添加剂的水系锌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制备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230976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523079.6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微量三正辛基氧膦(TOPO)添加剂的水系锌离子电池电解液的制备及其应用,主要研究方法是在水系锌离子电池的三氟甲磺酸锌(Zn(OTF)2)电解液中加入微量三正辛基氧膦和适量甲醇助溶剂的混合有机化合物添加剂。这种添加剂不但对环境友好,对延长循环寿命的效果显著,而且成本低廉,从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随着电解液添加剂的加入,能够限制电解液中自由水的活度,破坏水分子间的氢键网络从而有效抑制锌阳极的析氢反应,同时在电池循环过程中,它在阳极表面形成了一层亲锌疏水层能够明显改善三氟甲磺酸锌电解液中锌离子的电化学沉积行为,诱导锌离子在电池锌阳极界面上进行均匀致密的沉积,抑制了锌枝晶的形成,对阳极固有的腐蚀问题有了极大改善,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全电池循环过程中容量衰减的问题。为水系锌离子电池的开发和后续研究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零维/二维电化学脱合金PtCuBi/C电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甲醇电催化氧化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96037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91230.8

    申请日:2023-08-0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零维/二维电化学脱合金PtCuBi/C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甲醇电催化氧化中的应用。本发明采用简单的溶剂热法和电化学脱合金策略相结合制备,所得0D/2DD‑PtCuBi/C电催化剂在环境条件下可以稳定存在。这种独特的0D/2D混合维结构具有丰富的原子界面和较大的比表面,电化学脱合金通过优先溶解非贵金属合成富铂电催化剂显著增加了Pt活性位点的数量,从而提高了电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此外,廉价亲氧金属Cu和Bi的引入,降低成本的同时使得本发明所制备的0D/2D D‑PtCuBi/C电催化剂与商业Pt/C相比,对甲醇氧化反应表现出更高的催化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