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65001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67447.0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G01N2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MC/MXene@Au气凝胶的传感器及其应用,涉及气体传感器技术领域。本发明在MXene基础上进行改进,利用羧甲基纤维素钠和金纳米粒子对MXene进行掺杂,制备得到一种CMC/MXene@Au气凝胶。本发明制备的CMC/MXene@Au气凝胶材料可应用于气体传感器的制备,基于本发明气凝胶材料制得的气体传感器力学性能优异,韧性好,对三甲胺气体的选择性高,响应性好,并且在室温下即可实现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317932B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210956774.6
申请日:2022-08-10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B01D1/00 , B01D1/30 , C02F1/14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技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驱动的皮芯多级孔界面蒸发器件及其构筑方法,构筑方法为:将聚乳酸、溶剂黑7、偶联剂KH550,于螺杆挤出机上挤出成可进行3D打印的聚乳酸基线状复合丝,而后借助计算机构建蒸发器前驱体模型,并通过3D打印机将复合线状丝打印成具有皮芯结构的蒸发器件前驱体,最后将该前驱体完全静置于硫酸溶液中,于20~50℃下进行酸催化水解反应,并经大量水冲洗和自然晾干。本发明皮芯多级孔界面蒸发器件制备过程方便,产品规整度好,易规模化生产;器件蒸发效果重复性好,可应用于纯净水获取、海水淡化、废水处理、催化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2480312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011358244.9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C08F220/56 , C08F220/54 , C08F220/06 , C08F222/38 , C08F2/50 , C08J9/26 , C08J3/24 , C08L33/26 , C08L3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弹性高强度双交联多孔水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将丙烯酸、亲水性单体、化学交联剂、引发剂、溶剂配置成预聚液;向预聚液中添加致孔剂直至饱和填充状态;将饱和填充的预聚液转紫外引发聚合得到化学交联水凝胶;将所述化学交联水凝胶在铁离子溶液中浸泡,物理交联得到本发明的双交联多孔水凝胶。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工艺简单无需特殊的设备,且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出的多孔水凝胶具有高弹性、高强度的特性,其遭受疲劳后在室温条件下可以快速恢复其原有的力学强度,表现出好的抗疲劳特性,在人工肌肉、环境治理材料、柔性电子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479625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011228295.X
申请日:2020-11-06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改性水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石墨烯改性水泥的制备方法及其产品,所述石墨烯改性水泥制备方法包括:以氧化石墨烯制备聚氨酯改性石墨烯;聚乙二醇、钛酸四丁酯、制得的聚氨酯改性石墨烯置于溶液中制备聚乙二醇/二氧化钛/聚氨酯改性石墨烯复合材料;制得的聚乙二醇/二氧化钛/聚氨酯改性石墨烯复合材料溶于水中得改性石墨烯分散液,改性石墨烯分散液与水泥混合得石墨烯改性水泥。本发明通过对氧化石墨烯进行聚氨酯改性制备聚氨酯氧化石墨烯,提高其在水泥中的分散性能,然后进一步结合聚乙二醇和二氧化钛制备复合材料,进一步提高其在改性水泥的稳定性,从而实现通过添加石墨烯提高水泥的各方面性能的技术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3173999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440794.3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C08F110/02 , C08F4/65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提高茂金属催化剂催化烯烃聚合的方法。本发明的催化聚合体系组成包括:1)茂金属催化剂;2)助催化剂;3)具有稠环结构的电子供体;4)溶剂;5)烯烃单体。本发明可提升茂金属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本发明通过在茂金属催化体系中加入具有稠环结构的电子供体改性,与茂金属催化剂的茂环产生π‑π叠加作用,提升了催化剂中茂环对过渡金属活性中心的稳定作用,从而达到提高催化烯烃聚合的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233275B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1811158484.7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电导率聚吡咯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导电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制备的高电导率聚吡咯凝胶,是由聚吡咯纳米粒子经线性组装、连接而成的多孔结构材料。其具体制备过程是:室温下,将紫红色铝试剂水溶液和吡咯单体按一定体积比混合、超声,得到A溶液。而后,将含三价铁离子水溶液一次性加至A溶液,室温下反应,经大量蒸馏水浸泡,得到聚吡咯凝胶。将此凝胶于‑20℃冷冻干燥2h后即可得高电导率聚吡咯凝胶。本发明所获得的聚吡咯凝胶导电性能优良,电导率高达8.7~11S/cm,有望作为新材料在超级电容器、电磁屏蔽、电催化等领域实际应用。此外,本发明制备过程方便、工艺简单、适合于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0504044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887310.2
申请日:2019-09-19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电银浆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该导电银浆由片状多孔银粉、玻璃粉、乙基纤维素、松油醇、柠檬酸三丁酯组成。该导电银浆具体制备步骤为:将硫氰酸铵水溶液一次性倾倒至硝酸银水溶液中,搅拌30min后,产物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加入硼氢化钠水溶液,得到X型片状多孔银粉;而后将X型片状多孔银粉与玻璃粉、乙基纤维素、松油醇、柠檬酸三丁酯进行混合、搅拌,调整它们的配比即可获得。本发明片状多孔银粉制备过程以及银浆复配过程无需高温、高压,适合于大规模生产。由于片状多孔银粉富含孔洞,因此导电银浆经烧结成型后,即使银粉含量低,也可展现出优良的电导率,故本发明的导电银浆还兼具成本低廉的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0465653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910886873.X
申请日:2019-09-19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银线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材料技术领域。该银线呈蝌蚪状;其由直径800~1000nm的微米粒子构成头部,直径70~200nm的纳米线构成尾部;所述银线长度为30~40μm。该银线具体制备过程为:室温下,将咪唑及其衍生物水溶液加入到硝酸银水溶液中,而后添加抗坏血酸水溶液,产品经过滤、蒸馏水和乙醇洗涤、干燥后即可得到本发明产品。本发明所述蝌蚪状银线制备过程无需高温、高压,无需有机溶剂,产品规整度好。与现有多元醇还原等技术相比,本发明银线制备工艺更加简单,合成更加方便与环保,因而更易规模化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0105544A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910482391.8
申请日:2019-06-04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双重修复机制的自修复材料制备方法,属于聚合物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自修复材料是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环氧树脂40~80%,二元羧酸类单体10~40%,环氧树脂固化剂:5~50%,催化剂1~5%,自修复促进剂1%~5%;首先合成新型环氧树脂,然后加入自修复促进剂均匀混合后加入环氧树脂固化剂得到预聚物,最后将预聚物进行固化处理制得双重修复机制自修复材料。本发明双重修复机制自修复材料同时含有二硫键和酯键,在高温和自修复促进剂作用下二硫键和酯键都可以发生交换反应,双重修复机制能够有效提高材料的修复效率,特别适用于高可靠性要求电子封装领域该制备方法得到的自修复材料特别适用于高可靠性要求电子封装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669840B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710020467.6
申请日:2017-01-12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钯@聚苯胺核/壳纳米粒子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金属纳米材料催化技术领域。所述复合催化剂是聚苯胺与纳米钯粒子的复合物,呈网络状结构,且复合物中纳米钯被聚苯胺薄层所包覆。其具体制备过程是:室温下,将氯钯酸钠和聚苯胺、二丙二醇甲醚的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混合,搅拌30min后,缓慢滴加抗坏血酸/DMF混合溶液,30∽50℃下回流反应1h后,过滤获得不溶物,经洗涤、干燥后可得纳米钯/聚苯胺网络状复合催化剂。该催化剂制备过程方便、工艺简单;其在催化甲酸分解制氢中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可用于制氢反应及其它相关催化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