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磷酸铁锂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应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和锂离子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979729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004537.3

    申请日:2025-0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酸铁锂前驱体及其制备方法、应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和锂离子电池,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所述磷酸铁锂前驱体,包括内核,沉积在内核表面的铁离子层,以及沉积在铁离子层表面的磷酸铁层,内核为纳米级锂盐颗粒,磷酸铁锂前驱体中锂的质量分数为0.1~0.5%。本发明通过优化磷酸铁前驱体的结构,从缩短锂离子迁移路径的角度对磷酸铁前驱体进行预锂,以达到在煅烧过程中更好的晶粒生长环境,进而可以一定程度的改善材料内部的缺陷以及晶格应力,从而达到改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循环寿命的效果。经验证,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磷酸铁锂前驱体制备的全包电池的循环1000圈时,循环保持率在92%以上,其循环改善十分明显。

    自修复多晶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36797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175897.5

    申请日:2024-02-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领域,提供一种自修复多晶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二聚酸与二乙烯三胺混合进行第一反应,得到具有胺基的低聚物,并将所述低聚物与尿素混合进行第二反应,以得到自愈聚合物;(2)将所述自愈聚合物、导电聚合物和碳纳米管混合,以得到包覆材料;(3)将多晶正极材料与所述包覆材料混合并干燥,得到自修复多晶正极材料,所述多晶正极材料的化学式为LiNixCoyM1‑x‑yO2,其中0.6≤x<1.0,0≤y<0.4,x+y<1,所述M包括Ba、Sr、Ca、Zn、Mn、Al、Ti、Zr、Fe、Mg、Sb、V、Ta、Sn、Nb、B、Sc、Cr、Y、Mo、La、W、Hf、Rh和Os中的至少之一。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自修复多晶正极材料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和电化学性能,且能耐电解液的腐蚀。

    一种复合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789495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76819.X

    申请日:2024-01-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正极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复合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制备方法及电池,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O3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P2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按比例球磨混合后,在氧气气氛中,700~950℃下热处理设定时间,得P2/O3复合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通过物理混合以及热处理手段,实现两种类型的正极材料在性能上良好互补,所得的复合型正极材料兼具P2/O3型正极材料的优点,具有高容量、低残碱、长循环等优点。同时制备工艺简单,成本较低,易于实现规模化工业化生产。

    一种镍铁锰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8499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684201.8

    申请日:2024-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镍铁锰氢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镍盐、铁盐和锰盐按比例混合溶解,得镍铁锰混合溶液;将部分镍铁锰混合溶液、络合剂和沉淀剂按比例混合,进行第一次反应,当镍铁锰氢氧化物的粒径长到设定粒径后停止反应,并进行陈化;陈化结束后,将陈化后料液、镍铁锰混合液、络合剂和沉淀剂同时按照设定流量比例混合,进行第二次反应,通过调节反应体系中的各物料比例和pH值调整镍铁锰氢氧化物的粒度分布。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通过调整陈化后的小颗粒物料的泵入速度以及反应体系的pH值来调控粒度分布并保持稳定。

    一种高镍正极材料、正极极片、电池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841552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1043548.4

    申请日:2024-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镍正极材料、正极极片、电池及制备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领域。所述高镍正极材料为如下通式所示的化合物:LiaNix1Cox2Mnx3Mx4O2@N,M选自V、Ta、Nb、Sr、Mo、Mg、Al、Zr、Ti和W中的一种或多种;N为包覆元素,所述N为Ti、Al、Mg、Si、B、Ce的其中一种;0.80≤a≤1.20,0.7≤x1≤1.0,0<x2+x3+x4≤0.3,x1+x2+x3+x4=1。采用三次烧结的工艺,通过控制二次烧结的烧结时间并限定烧结温度在一定范围,调控一次粒子的晶粒尺寸;通过此制备方法将一次粒子的晶粒尺寸控制在120~140nm时,粒子在过程中的体积变化充电和放电被最小化,这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破裂,从而提高使用循环寿命,也可以保证材料克容量的最佳发挥,降低初始内阻,抑制循环内阻的增长率。

    硅碳负极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改性硅碳负极材料、负极片及锂离子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9786580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004529.9

    申请日:2025-0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涉及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体涉及硅碳负极材料的表面改性方法、改性硅碳负极材料、负极片及锂离子电池。在惰性气氛条件下,将硅碳负极材料加热至500~1000℃进行第一烧结处理获得烧结硅碳负极材料;将改性剂溶液雾化至烧结硅碳负极材料,然后加压至表压为80~100kPa,加热至350~650℃,进行第二烧结处理;改性剂为PF5、CF2=CF2、氟化钠、氟化铵等。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表面改性方法对硅碳负极材料改性后,能够通过电化学反应形成一层稳定的固体电解质界面膜,通过该稳定的固体电解质界面膜来抑制内部硅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提高其电池的首次库伦效率和循环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