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23982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86370.6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安徽格兰科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IPC: C01B32/184 , B82Y40/00 , H01M4/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集流体表面原位合成石墨烯加热层的方法,涉及集流体技术领域,先在集流体表面制备聚合物膜,然后通过激光辐照将聚合物转变为石墨烯,在集流体表面形成石墨烯加热层;本发明在集流体表面制备的石墨烯加热层具有轻薄、发热均匀的特点,可以实现对集流体的均匀加热,同时不会影响集流体的使用性能;并通过光敏剂的添加可以提高聚合物膜对激光的有效吸收,从而提高石墨烯的合成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393713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311285145.6
申请日:2023-10-07
Applicant: 安徽格兰科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587 , H01M4/0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基/石墨烯/铜集流体一体化复合材料及其制备与用途,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直接利用一步激光诱导技术制备了硅基/石墨烯复合材料,另外采用电沉积技术将铜纳米粒子与硅基/石墨烯结合,剥离后得到硅基/石墨烯/铜集流体一体化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硅基/石墨烯/集流体一体化复合材料可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在大电流密度下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并且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可拓展性强,在储能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43411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39522.X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安徽格兰科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弹性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石墨烯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先通过激光辐照在含碳基底上形成石墨烯;然后利用脉冲电沉积技术在石墨烯的孔壁上沉积镍纳米颗粒,得到镍掺杂石墨烯;再采用弹性聚合物填充镍掺杂石墨烯,最后将含碳基底剥离,得到弹性石墨烯复合材料。本发明通过激光辐照和脉冲电沉积技术可以获得有序结构的三维导电网络,制备的复合材料在X波段可以实现透波和屏蔽之间的随意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7996041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268515.3
申请日:2024-03-11
Applicant: 安徽格兰科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集流体上原位构筑硅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方法以及由该方法制备得到的硅基/石墨烯/集流体复合材料及其用途,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直接在集流体上原位构筑的硅基/石墨烯复合材料可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不需要添加额外的导电剂以及粘结剂。相对于传统的湿法浆料法而言,这种直接在集流体上原位构筑电极材料的方式保证了三维石墨烯网络结构的完整性,发展了更好的集成,使锂离子电池展现出更好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且扩展了能源材料的制造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247186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373662.2
申请日:2023-04-05
Applicant: 安徽格兰科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氧化亚硅/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的激光诱导技术简单、迅速,不需要苛刻的工艺条件以及复杂的工艺操作;并且制备的氧化亚硅/石墨烯复合材料展现了良好的协同作用,使氧化亚硅/石墨烯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应用时的循环稳定性、倍率性能以及首次库仑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显示出其在实际电动储能设备领域的巨大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90819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90756.9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安徽格兰科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IPC: C01B32/184 , C01G23/00 , C01B33/02 , C01G15/00 , C01G17/00 , C01B33/113 , H01M4/36 , H01M4/38 , H01M4/62 , H01M4/48 , H01M4/13 , H01M4/133 , H01M4/13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集流体上原位构筑硅基/石墨烯/铁电复合材料的方法及应用,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先采用激光诱导技术在集流体上原位构筑铁电/石墨烯复合材料,然后采用激光诱导技术在集流体上原位构筑硅基/石墨烯/铁电复合材料,最后采用高压电晕极化法处理硅基/石墨烯/铁电复合材料;本发明在集流体上原位构筑的硅基/石墨烯/铁电复合材料可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具有较高的锂离子扩散速率以及在大电流密度下优异的循环容量和循环稳定性,在二次电池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109051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048888.X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安徽格兰科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IG/PDM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微流控芯片,涉及复合材料技术领域,所述LIG/PDMS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使用激光扫描固定在基底上的聚合物膜,将聚合物诱导转化为石墨烯,然后在石墨烯上重新覆盖一层聚合物膜,再次使用激光扫描,如此反复操作,获得一定厚度的LIG;使用PDMS溶液对LIG进行真空浸渍,加热固化,得到LIG/PDMS复合材料。采用光纤激光扫描所述LIG/PDMS复合材料以制备具有疏水微通道结构的LIG/PDMS基板,再与PDMS盖板复合后获得微流控芯片。本发明所述微流控芯片的超疏水石墨烯表面可抑制和延缓冰的形成,并具有优异的光热性能,可用于细胞的冷冻保存。
-
公开(公告)号:CN117996042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268517.2
申请日:2024-03-11
Applicant: 安徽格兰科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基/聚苯胺/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所述硅基/聚苯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激光辐照聚合物基底,在聚合物表面获得三维多孔石墨烯;将硅基材料分散到溶剂中,然后加入苯胺和引发剂进行原位聚合反应,得到聚苯胺包覆的硅基材料;将三维多孔石墨烯加入到聚苯胺包覆的硅基材料中,搅拌混合,得到硅基/聚苯胺/石墨烯复合材料。本发明所述硅基/聚苯胺/石墨烯复合材料可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制备,具有较高的初始库伦效率以及优异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288636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0121735.9
申请日:2023-02-06
Applicant: 安徽格兰科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压有序多孔钽箔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电解电容器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激光辅助脉冲电源腐蚀的方法可以获得较大比表面积和较大孔径的钽箔,从而实现大容量、耐高压的箔式钽电容器阳极的制备;并且本发明提供的耐高压有序多孔钽箔的制备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原料易得的特点,便于推广,可为开发新一代箔式钽电容器提供借鉴。
-
公开(公告)号:CN117393713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285145.6
申请日:2023-10-07
Applicant: 安徽格兰科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IPC: H01M4/36 , H01M4/38 , H01M4/587 , H01M4/04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基/石墨烯/铜集流体一体化复合材料及其制备与用途,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直接利用一步激光诱导技术制备了硅基/石墨烯复合材料,另外采用电沉积技术将铜纳米粒子与硅基/石墨烯结合,剥离后得到硅基/石墨烯/铜集流体一体化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硅基/石墨烯/集流体一体化复合材料可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在大电流密度下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并且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可拓展性强,在储能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