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围岩破碎巷道冒顶防护设备及其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67039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317311.6

    申请日:2023-10-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围岩破碎巷道冒顶防护设备及其安装方法,防护设备包括:防护棚,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内部支撑体和外部支撑体;支撑组件,连接在所述内部支撑体与所述外部支撑体之间,配置为用于支撑连接所述内部支撑体和所述外部支撑体;其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多个,且沿着所述内部支撑体或外部支撑体的延展方向间隔设置;锚固组件,包括锥形块,其固定连接在所述防护棚的下端部,配置为用于楔入巷道的地面;横梁组件,其长度可调节地设置在所述内部支撑体所限定的空间内,配置为用于在横向方向上支撑所述内部支撑体所限定的内部空间。

    一种钝化重金属的物质以及钝化生活污泥中重金属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44310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011552182.5

    申请日:2020-12-24

    Abstract: 本公开属于污泥处理处置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钝化重金属的物质以及钝化生活污泥中重金属的方法,物质成分包括充分混合的蚯蚓的粘液和生物炭,蚯蚓的粘液和所述生物炭的混合比例为1:(0.02‑0.1),电刺激蚯蚓,获取目标粘液,对目标粘液进行离心过滤去除杂质;对生物炭进行研磨,过100目筛后保存;将研磨后的生物炭与提取的粘液进行混合,获得混合物;将混合物与污泥进行充分混合,进行污泥中的重金属钝化;采用蚯蚓粘液与生物炭联合钝化剂协同钝化城市生活污泥中重金属,能够适应不同类型污水污泥,其不仅能够钝化其中的重金属,还可为污泥堆肥带来C源和N源,有效促进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的活性,可以加快堆肥污泥中有机质的降解速度。

    一种钝化重金属的物质以及钝化生活污泥中重金属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44310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011552182.5

    申请日:2020-12-24

    Abstract: 本公开属于污泥处理处置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钝化重金属的物质以及钝化生活污泥中重金属的方法,物质成分包括充分混合的蚯蚓的粘液和生物炭,蚯蚓的粘液和所述生物炭的混合比例为1:(0.02‑0.1),电刺激蚯蚓,获取目标粘液,对目标粘液进行离心过滤去除杂质;对生物炭进行研磨,过100目筛后保存;将研磨后的生物炭与提取的粘液进行混合,获得混合物;将混合物与污泥进行充分混合,进行污泥中的重金属钝化;采用蚯蚓粘液与生物炭联合钝化剂协同钝化城市生活污泥中重金属,能够适应不同类型污水污泥,其不仅能够钝化其中的重金属,还可为污泥堆肥带来C源和N源,有效促进堆肥过程中微生物的活性,可以加快堆肥污泥中有机质的降解速度。

    一种3D打印喷头和具有其的3D打印机

    公开(公告)号:CN118596564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02271.5

    申请日:2024-0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D打印喷头和具有其的3D打印机,3D打印喷头包括:喷头组件,包括:喷管、喷嘴和输料管,所述喷管的一端连接在连接盘上,所述喷嘴设于所述喷管的第一端侧,所述输料管设于所述喷管的第二端侧;其中,所述连接盘可枢转地连接在所述3D打印喷头的上端侧,所述喷管连接在偏离所述连接盘的枢转中心处;驱动组件,包括:周向旋转机构和径向移动机构,所述周向旋转机构被构造为驱动所述喷头组件作周向旋转运动,所述径向移动机构被构造为驱动所述喷头组件作径向直线运动;其中,所述周向旋转运动和所述径向移动机构两者中的至少一者能够实现驱动喷头组件的周向旋转运动和/或径向直线移动。

    一种适用于动压大变形巷道的成套支护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393165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710259.5

    申请日:2024-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适用于动压大变形巷道的成套支护设备,涉及动压巷道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一对底座,底座顶面固接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顶部可拆卸连接有斜支撑,两斜支撑顶部固接有顶板,顶板顶面固接有若干立柱,若干立柱顶部固接有加固组件,加固组件顶部安装有减震组件,减震组件顶部固接有弧形支撑板,斜支撑侧面对称固接有伸缩组件,伸缩组件远离斜支撑的一端转动连接有侧支撑板,斜支撑另一侧面对称固接有连接杆,连接杆远离斜支撑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连接筒。本发明可应用于不同的煤矿巷道中,适应性强,且结构更加稳固可靠,支护效果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