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6188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736964.8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木结构梁柱节点加固的多功能可调节耗能器,包括摩擦阻尼器,摩擦阻尼器包括承载力调节装置、刚度调节装置以及放大系数调节装置,承载力调节装置的一端转动安装于木结构梁柱节点的连接处,另一端通过刚度调节装置连接有放大系数调节装置,放大系数调节装置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木结构梁柱节点的梁、柱上。本发明通过设置承载力调整装置可以调节预紧力来确定摩擦阻尼器的承载力范围,只有当阻尼器受到大于承载力时,才会进行摩擦耗能减震,从而不干扰木结构关键基本原则:最小干扰性、可逆性、完整性;设置刚度调节装置、放大系数调整装置实现阻尼器耗能效率高,并且达到阻尼器的刚度调节以及支撑加固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617045A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210323325.8
申请日:2022-03-29
Applicant: 合肥工业大学 , 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再生水喷灌技术领域,解决了目前喷灌方式不合理以及缺少科学浇灌依据的技术问题,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绿地生态指标监测的雨水再生喷灌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绿地的生态指标实时在线监测来达到控制喷灌系统对绿地不定时性喷灌,该喷灌方法包括以下过程:S101、获取该区域内的生态指标数据,生态指标数据包括该区域内的空气质量状况以及土壤的含水率。本发明达到了对绿地区域内的生态指标数据进行实时在线监测,并根据生态指标数据进行判断是否对绿植进行浇灌的目的,使整个喷灌系统趋于合理化,并采用生态指标作为浇灌依据,提高了控制程序的合理化以及喷灌需求的及时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606163B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811481331.6
申请日:2018-12-05
Applicant: 合肥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 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警型智能充电桩,包括集成于充电桩主体内部的交流采集模块、直流采集模块、计量模块、MCU智控模块、网络通讯模块、二维码模块,其中计量模块输入端口分别与交流采集模块、直流采集模块连接,计量模块输出端口与MCU智控模块连接;MCU智控模块与网络通讯模块连接以进行对外数据传输;MCU智控模块与二维码模块连接,由二维码模块作为人机交互接口;MCU智控模块中程序设置有计算子程模块、突变处理模块、预警逻辑模块,通过计算子程模块、突变处理模块对电信号计算处理后送入预警逻辑模块进行电气安全隐患判断。本发明能够实现充电桩的电气安全隐患监测功能,直观区分电气安全隐患的种类和发生的时间,提高了智能充电桩工作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606163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481331.6
申请日:2018-12-05
Applicant: 合肥能安科技有限公司 , 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警型智能充电桩,包括集成于充电桩主体内部的交流采集模块、直流采集模块、计量模块、MCU智控模块、网络通讯模块、二维码模块,其中计量模块输入端口分别与交流采集模块、直流采集模块连接,计量模块输出端口与MCU智控模块连接;MCU智控模块与网络通讯模块连接以进行对外数据传输;MCU智控模块与二维码模块连接,由二维码模块作为人机交互接口;MCU智控模块中程序设置有计算子程模块、突变处理模块、预警逻辑模块,通过计算子程模块、突变处理模块对电信号计算处理后送入预警逻辑模块进行电气安全隐患判断。本发明能够实现充电桩的电气安全隐患监测功能,直观区分电气安全隐患的种类和发生的时间,提高了智能充电桩工作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269021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034594.2
申请日:2018-09-05
Applicant: 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调系统节能调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系统节能运行优化调度方法,包括构建计算最小化总能耗的总目标函数;输入待分配的预测负荷Qi,根据时间表内峰价优先的顺序将各设备进行排序,判断预测负荷Qi是否高于系统的最小启动负荷,判断预测负荷Qi是否高于机组最小出力负荷;判断空调系统为供冷模式或供热模式;根据计算的数据分别进入水泵变频模块和冷却塔模块进行调频计算;设定进出水温度的约束条件,判断进出水的温度是否满足约束条件;计算各个设备的耗能量。本发明分别计算冷水机组、水泵、冷却塔、锅炉等设备电耗,按照大小顺序排列,以空调系统总电耗最小为目标进行筛选,得出最小电耗,输出对应的设备优化运行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09269021B
公开(公告)日:2020-06-30
申请号:CN201811034594.2
申请日:2018-09-05
Applicant: 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调系统节能调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系统节能运行优化调度方法,包括构建计算最小化总能耗的总目标函数;输入待分配的预测负荷Qi,根据时间表内峰价优先的顺序将各设备进行排序,判断预测负荷Qi是否高于系统的最小启动负荷,判断预测负荷Qi是否高于机组最小出力负荷;判断空调系统为供冷模式或供热模式;根据计算的数据分别进入水泵变频模块和冷却塔模块进行调频计算;设定进出水温度的约束条件,判断进出水的温度是否满足约束条件;计算各个设备的耗能量。本发明分别计算冷水机组、水泵、冷却塔、锅炉等设备电耗,按照大小顺序排列,以空调系统总电耗最小为目标进行筛选,得出最小电耗,输出对应的设备优化运行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8134051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341130.5
申请日:2024-03-25
Applicant: 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能源站规划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简单有效的低碳能源站容量优化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输入建筑在典型年的逐时冷、热负荷,进而对负荷数据进行分析,并确定蓄能水箱在全年不同日期的蓄能选择;S2、根据负荷数据,确定地源热泵机组的最大额定制冷/热量和蓄能水箱的最大体积;S3、构建若干组低碳能源站容量;S4、结合优化运行策略,依次计算各组低碳能源站容量在典型年的总运行成本、年化总成本;S5、对比上述若干组低碳能源站容量的年化总成本,并将最小年化总成本所对应的低碳能源站容量作为最终的优化值。本发明通过对可再生能源、储能等设备的低碳能源站容量进行优化,不存在直接进行碳排放的状况。
-
公开(公告)号:CN110028263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456380.2
申请日:2019-05-29
Applicant: 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4B24/08 , C04B28/14 , C04B1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性能建筑石膏添加剂,包括如下组份:超细硅灰或矿粉、无机物凝胶材料和有机物质。超细硅灰或矿粉中的纳米级二氧化硅有助于缩短成核期,细化粒径分布;无机物凝胶材料有助于填充石膏的孔隙,增强其强度和耐水性;有机物质可通过置换法提高石膏耐水性。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性能建筑石膏包括上述新型高性能建筑石膏添加剂;石膏添加剂所占质量百分比为:10%-30%,相比普通石膏抗压强度增加56%~98%,抗折强度增加63%~95%;软化系数从0.4左右提高到0.85以上。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新型高性能建筑石膏添加剂的使用方法,本使用方法可指导技术人员使用新型高性能建筑石膏添加剂改善石膏性能,获得防水性好,强度高的石膏。
-
公开(公告)号:CN214776074U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120539927.8
申请日:2021-03-16
Applicant: 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钢梁的运输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沿上下分布且与地面平行,两个支撑板之间垂直固连有四个立柱,且四个立柱分别位于支撑板靠近四个角的位置,位于前侧的两个立柱以及位于后侧的两个立柱之间均固连有横档,两个所述横档之间转动贯穿插接有第一转轴。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支撑板,在对钢梁的运输过程中,相对与传统的吊装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输方式无需对既有建筑的屋面进行拆除操作,当需要运输到指定位置时,能够通过可拆卸的外窗、外门作为钢梁进入口,同时还可事先将钢梁集中堆放于钢梁进入口附近,从而在减少工程损失的同时,缩短了施工工期。
-
公开(公告)号:CN208779147U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821347918.3
申请日:2018-08-21
Applicant: 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7D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水系统检测管属于供热和制冷设备领域,包括水系统检测管主体,其水系统检测管主体在侧壁处与压力表缓冲管的一端连通,压力表缓冲管的另一端安装有压力表接口,穿入水系统检测管主体侧壁固定安装着温度计盲管,温度计盲管置于水系统检测管主体内端为闭口式,外端为开口式。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功能水系统检测管,适用性强,安装方便,克服施工过程的繁琐的问题,可采用标准化方式实现批量生产;有利于降低施工难度,缩短施工时间,节约施工成本;提高整个装置的可靠性。对于已建成项目需要增设温度及压力测点的,同样具有方便快捷的优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