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00939A
公开(公告)日:2023-02-07
申请号:CN202110798074.4
申请日:2021-07-15
Applicant: 宝武碳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62 , H01M10/052 , H01M10/0565 ,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锂电池极片的制备方法,其中复合电极材料通过将卤化物固态电解质和聚合物包覆在电极材料上制备而成。本发明通过卤化物固态电解质提升电极材料的导离子性,再通过聚合物包覆解决卤化物固态电解质易吸水潮解、难存储的问题,使得最终得到的复合电极材料具有不潮解、易存储的特性,采用该复合电极材料制备的锂电池极片因含有卤化物固态电解质包覆而具有优异的导离子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299393B
公开(公告)日:2022-08-12
申请号:CN201910682524.6
申请日:2019-07-26
Applicant: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维氮掺杂碳囊泡,其为内部具有空腔的核壳结构,核壳结构呈棒状,一维氮掺杂碳囊泡的氮含量为1‑10wt%。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池正极材料,其包括上述的一维氮掺杂碳囊泡,其中核壳结构的空腔内填充有正极材料。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的一维氮掺杂碳囊泡的合成方法,其包括步骤:将介孔二氧化硅模板和碳氮有机物研磨混合;研磨混合后的粉末置于保护气氛下进行升温加热;采用碱液搅拌以去除介孔二氧化硅模板,得到所述一维氮掺杂碳囊泡。所述的一维氮掺杂碳囊泡具有较高的导电性和高的氮含量以及高比表面积,因而其可以在储能、催化、医药领域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068925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010752558.0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镧钙钛矿型氧化物表面修饰的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正极材料包括正极材料本体和包覆在正极材料本体表面的含镧钙钛矿型氧化物包覆层;所述正极材料本体的化学结构通式为LiaMbO2,其中,0.5≤a≤1.2,0.8≤b≤2,M为过渡金属离子Mn、Ni、Co、Al、Mg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含镧钙钛矿型氧化物的化学结构通式为LaMO3,其中,M为来自于正极材料中的过渡金属离子Mn、Ni、Co、Al、Mg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制备方法的步骤依次包括:将正极材料本体和镧盐进行湿法混合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充分混合搅拌、干燥后得到含镧盐正极材料混合物;对含镧盐正极材料混合物进行高温煅烧得到含镧钙钛矿型氧化物表面修饰的正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3845140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010596717.2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1G15/00 , H01M10/0525 , H01M10/0562 , H01M10/058 ,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氟掺杂的卤化物固态电解质的制备方法,采用液相法和热处理制得氟掺杂的卤化物固态电解质;所述掺杂的卤化物固态电解质为氟掺杂的Li3MH6固态电解质,其中M选自III的过渡金属,H选自Cl、Br、I中的一种;该方法制备的氟掺杂的卤化物固态电解质中的氟掺杂含量为1~50%。该制备方法不仅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合成周期较长、制备过程繁琐、烧结温度高、烧结时间长等的问题,同时能够使卤化物电解质具有高的锂离子电导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130898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2010040472.5
申请日:2020-01-15
Applicant: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62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氮化合物对正极材料改性方法及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首先将富锂正极材料与尿素通过干法或者湿法按比例混合均匀;然后将正极材料与尿素的混合物加热到一定温度使尿素发生热分解,进而完成对正极材料的修饰改性。本发明解决正极材料尤其是富锂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倍率性能低、循环寿命差等实际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563480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1910850957.8
申请日:2019-09-10
Applicant: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48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10/0525 , G01R31/38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氧化亚硅‑石墨负极阻抗的工艺设计及阻抗诊断方法,将氧化亚硅和石墨、加入到粘结剂A中混合均匀,加入颗粒状导电剂与纳米线状导电剂的复合物,通过设备混合,通过热处理及粒度分级得硅碳初级复合材料;将硅碳初级复合材料导入到特异性设备,与表面修饰剂、碳基改性材料添加剂进行分散、后续热处理,得硅碳二次复合材料;将硅碳二次复合材料通过高活性物、低导电剂、低粘结剂的浆料与极片制作工艺,得硅碳负极极片;将正负极容量面密度比的正负极进行匹配,制作成双片正极‑单面负极的一对二模式的全电池;将全电池进行活化循环,进行交流阻抗测试,测出相应参数的阻抗值。本发明更针对性地设计出了与之匹配的阻抗诊断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2299393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910682524.6
申请日:2019-07-26
Applicant: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维氮掺杂碳囊泡,其为内部具有空腔的核壳结构,核壳结构呈棒状,一维氮掺杂碳囊泡的氮含量为1‑10wt%。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池正极材料,其包括上述的一维氮掺杂碳囊泡,其中核壳结构的空腔内填充有正极材料。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述的一维氮掺杂碳囊泡的合成方法,其包括步骤:将介孔二氧化硅模板和碳氮有机物研磨混合;研磨混合后的粉末置于保护气氛下进行升温加热;采用碱液搅拌以去除介孔二氧化硅模板,得到所述一维氮掺杂碳囊泡。所述的一维氮掺杂碳囊泡具有较高的导电性和高的氮含量以及高比表面积,因而其可以在储能、催化、医药领域具有极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911650A
公开(公告)日:2020-03-24
申请号:CN201811072979.8
申请日:2018-09-14
Applicant: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36 , H01M4/587 , H01M4/62 , H01M10/0525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氮掺杂碳管-碳管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将镍盐,含氮有机物和SBA-15介孔分子筛研磨混合后,在不含氧气的气氛中,以1~20℃/min的速率升温至600~1000℃,进行热处理,得到所述三维氮掺杂碳管-碳管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本发明针性的在碳材料中引入氮掺杂,不仅可以提高材料的导电性,而且可以增加额外的锂离子嵌入活性位点,可以有效提升其容量和循环稳定性;2、合成的负极材料具有独特的三维纳米结构,为离子和电子传输提供了丰富而快速的通道,使得锂离子扩散的路程缩短,从而有效的降低阻抗和极化程度;3、合成方法简便,容易实现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3851634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010596672.9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宝武碳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M4/38 , H01M4/48 , H01M4/62 , H01M10/0525 , C01B33/113 , C01B33/18 , C01B33/02 , C01B32/05 , B82Y40/00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核壳结构硅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负极,该制备方法采用酚、醛和聚合物单体包覆SiOx,再经酸处理和热处理后制得锂离子电池用核壳结构硅碳复合材料;该锂离子电池用核壳结构硅碳复合材料为核壳结构,包括硅基内核、包覆在硅基内核表面的第一碳包覆层以及包覆在第一碳包覆层外面的第二碳包覆层;第二碳包覆层表面具有介孔,第二碳包覆层与第二碳包覆层之间具有空腔。该制备方法不仅工艺简便、成本相对较低、易于实现规模化生产,而且制备的锂离子电池用核壳结构硅碳复合材料具有足够的空间来缓解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该锂离子电池用核壳结构硅碳复合材料应用于锂电池负极,能够展现出高的首效和充放电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900608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111104973.6
申请日:2021-09-22
Applicant: 宝武碳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B21/00 , G01B21/08 , G01N9/0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负极材料体积变化的测量装置及方法,包括:壳体,用以放置负极材料样品,以及注入电解液以提供条件进行嵌锂反应;压块,用以压实所述负极材料样品;压杆,与所述压块连接,所述压杆上还连有长度测量系统和压力传感系统,所述长度测量系统用以测得所述压块的移动距离,所述压力传感系统用以测得所述压块的下压压力。本发明直接测量负极材料的充电体积膨胀,减少了极片制作、电芯组装等繁琐步骤,同时也可以直接测量材料的粉末压实密度;且所测数据皆为实时数据,可以观察负极材料体积的动态变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