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型烟气余热回收储能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75423B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110441020.9

    申请日:2011-12-26

    IPC分类号: F28D15/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型烟气余热回收储能装置,烟气加热管路(4)在烟气加热换热器(1)内,储能换热管路(5)在储能换热器(2)内,释能换热管路(6)在释能换热器(3)内,烟气加热管内通烟气,储能换热管内通热管工质(20),储能材料(16)填装于储能换热管内部,释能换热管内通取热流体;烟气加热换热器出口经加热蒸汽阀门(10)、热管加热蒸汽上升管(7)与储能换热管相连,储能换热管经热管冷却回液下降管(18)、加热回液阀门(19)与烟气加热换热器入口相连;储能换热器出口经热管加热蒸汽上升管、冷却蒸汽阀门(11)与释能换热管相连,释能换热管经冷却回液阀门(17)、热管冷却回液下降管与储能换热器入口相连。

    带有太阳能蒸汽再发生装置的蒸汽输送管道

    公开(公告)号:CN104048162A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310081353.4

    申请日:2013-03-14

    IPC分类号: F17D1/06

    摘要: 本发明涉及工业蒸汽管道输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凝水循环补热的蒸汽输送管道。一种带有太阳能蒸汽再发生装置的蒸汽输送管道,包括液位控制器、蒸汽发生管、太阳能集热器和蒸汽管道主体,所述的蒸汽管道主体的冷凝水出口通过冷凝水循环管与液位控制器的进水口连通,液位控制器上还设有供水口和排放口,所述排放口与冷凝水排放管相连通,所述液位控制器的供水口通过蒸汽逆止管与蒸汽发生管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蒸汽发生管的蒸汽出口通过蒸汽循环管与蒸汽管道主体的蒸汽补充口相连通,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安装在支架上对蒸汽发生管供热。本发明是一种现场回收利用手段,对蒸汽的一部分输送损失热量进行了有效弥补,是一种绿色环保的节能技术。

    带有太阳能蒸汽再发生装置的蒸汽输送管道

    公开(公告)号:CN104048162B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310081353.4

    申请日:2013-03-14

    IPC分类号: F17D1/06

    摘要: 本发明涉及工业蒸汽管道输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凝水循环补热的蒸汽输送管道。一种带有太阳能蒸汽再发生装置的蒸汽输送管道,包括液位控制器、蒸汽发生管、太阳能集热器和蒸汽管道主体,所述的蒸汽管道主体的冷凝水出口通过冷凝水循环管与液位控制器的进水口连通,液位控制器上还设有供水口和排放口,所述排放口与冷凝水排放管相连通,所述液位控制器的供水口通过蒸汽逆止管与蒸汽发生管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蒸汽发生管的蒸汽出口通过蒸汽循环管与蒸汽管道主体的蒸汽补充口相连通,所述的太阳能集热器安装在支架上对蒸汽发生管供热。本发明是一种现场回收利用手段,对蒸汽的一部分输送损失热量进行了有效弥补,是一种绿色环保的节能技术。

    烟气余热热电回收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167956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310185573.1

    申请日:2013-05-17

    IPC分类号: H02N11/00 F28D7/1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气余热热电回收装置,其设于烟气管道上,该烟气管道的内壁上设有沿烟气管道的轴向方向全长设置的肋片,该装置包括沿烟气流动的方向依次设置的一温差发电段和一热水段,其中温差发电段包括:一第一管体,其套设于烟气管道外,第一管体具有一温差发电段的冷端及一温差发电段的热端,第一管体和烟气管道之间填充有发电模块,各发电模块均紧贴管体的内壁和烟气管道的外壁;一第二管体,其套设于第一管体外以形成一冷却水环形管道,冷却水环形管道具有一冷却水出口及一冷却水进口;而热水段包括:一第三管体,其套设于烟气管道外以在形成一热水环形管道,热水环形管道具有一热水出口及一热水进口,其实现了烟气余热的充分回收。

    基于检测氧含量的插入式烟气流量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292842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210046212.4

    申请日:2012-02-28

    IPC分类号: G01F1/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工业炉窑烟气排放领域,尤其涉及在过剩空气燃烧环境下一种插入式烟气流量测量方法及装置。一种基于检测氧含量的插入式烟气流量测量方法,从数据处理装置输入端输入燃料的各组分含量和燃料流量,计算得到该燃料的理论空气比和理论烟气比以及理论空气量和理论烟气量;通过氧含量检测装置测量探头探测得到烟气中的氧含量,最终计算出实际烟气流量。一种基于检测氧含量的插入式烟气流量测量装置,包括数据处理装置和氧含量检测装置,氧含量检测装置内的测量探头伸入到排烟管中。本发明根据燃料的组份、流量以及烟气中氧含量来推算烟气流量,便于安装布置,为现存无流量检测的排烟管道中烟气流量测量提供了方便可行的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

    热管型烟气余热回收储能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75423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110441020.9

    申请日:2011-12-26

    IPC分类号: F28D15/02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型烟气余热回收储能装置,烟气加热管路(4)在烟气加热换热器(1)内,储能换热管路(5)在储能换热器(2)内,释能换热管路(6)在释能换热器(3)内,烟气加热管内通烟气,储能换热管内通热管工质(20),储能材料(16)填装于储能换热管内部,释能换热管内通取热流体;烟气加热换热器出口经加热蒸汽阀门(10)、热管加热蒸汽上升管(7)与储能换热管相连,储能换热管经热管冷却回液下降管(18)、加热回液阀门(19)与烟气加热换热器入口相连;储能换热器出口经热管加热蒸汽上升管、冷却蒸汽阀门(11)与释能换热管相连,释能换热管经冷却回液阀门(17)、热管冷却回液下降管与储能换热器入口相连。

    基于检测氧含量的插入式烟气流量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292842B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210046212.4

    申请日:2012-02-28

    IPC分类号: G01F1/00

    摘要: 本发明涉及工业炉窑烟气排放领域,尤其涉及在过剩空气燃烧环境下一种插入式烟气流量测量方法及装置。一种基于检测氧含量的插入式烟气流量测量方法,从数据处理装置输入端输入燃料的各组分含量和燃料流量,计算得到该燃料的理论空气比和理论烟气比以及理论空气量和理论烟气量;通过氧含量检测装置测量探头探测得到烟气中的氧含量,最终计算出实际烟气流量。一种基于检测氧含量的插入式烟气流量测量装置,包括数据处理装置和氧含量检测装置,氧含量检测装置内的测量探头伸入到排烟管中。本发明根据燃料的组份、流量以及烟气中氧含量来推算烟气流量,便于安装布置,为现存无流量检测的排烟管道中烟气流量测量提供了方便可行的测量装置和测量方法。

    烟气余热热电回收装置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167956B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310185573.1

    申请日:2013-05-17

    IPC分类号: H02N11/00 F28D7/1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气余热热电回收装置,其设于烟气管道上,该烟气管道的内壁上设有沿烟气管道的轴向方向全长设置的肋片,该装置包括沿烟气流动的方向依次设置的一温差发电段和一热水段,其中温差发电段包括:一第一管体,其套设于烟气管道外,第一管体具有一温差发电段的冷端及一温差发电段的热端,第一管体和烟气管道之间填充有发电模块,各发电模块均紧贴管体的内壁和烟气管道的外壁;一第二管体,其套设于第一管体外以形成一冷却水环形管道,冷却水环形管道具有一冷却水出口及一冷却水进口;而热水段包括:一第三管体,其套设于烟气管道外以在形成一热水环形管道,热水环形管道具有一热水出口及一热水进口,其实现了烟气余热的充分回收。

    一种火焰切割机纵向轨道以及火焰切割机

    公开(公告)号:CN113714598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010435824.7

    申请日:2020-05-21

    IPC分类号: B23K7/10 B23K7/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焰切割机纵向轨道以及火焰切割机,火焰切割机包括火焰切割机本体及火焰切割机行走的行走轨道;火焰切割机本体上设有横梁、行走轮及多个气体分配器;横梁与行走轮平行,横梁上设有多个割炬机构;行走轮设于火焰切割机本体的底部;气体分配器与割炬机构的数量相同,每一个气体分配器通过软管与气体分配器对应的割炬机构相连;多个割炬机构分设于火焰切割机本体两侧,割炬机构上设有割炬及激光划线器;激光划线器发出的激光线通过割炬的中心线位置,随割炬移动;火焰切割机上还设有卷尺;卷尺包括卷尺本体及尺带;尺带通过横梁最外侧割炬的中心线位置。该火焰切割机无需人工划线,能对钢板进行双边切割作业,提高了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