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像透镜及摄像装置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4080557B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080047351.1

    申请日:2020-06-09

    IPC分类号: G02B13/00 G02B13/18 G02B13/02

    摘要: 成像透镜从物体侧依次仅具备第1透镜组、第2透镜组、第3透镜组作为透镜组。在对焦时,第2透镜组移动,第1透镜组和第3透镜组被固定。第1透镜组包括至少2组接合透镜。成像透镜满足与最靠物体侧的透镜的焦距f1、整个系统的焦距f、从最靠像侧的透镜面至在对焦于无限远物体的状态下的整个系统的像侧焦点位置为止在光轴上的空气换算距离Bf相关的条件式(1):0.1<f1/f<1及(2):Bf/f<0.14。

    透镜单元及相机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93499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295200.3

    申请日:2023-03-23

    IPC分类号: G02B15/173 G02B15/14 G03B9/06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与以往相比能够抑制控制系统负担的增大并且降低变倍时摄影图像的亮度的变化的透镜单元及相机系统。透镜单元具备:变倍光学系统,具有调整光量的光圈;以及处理器,根据与变倍光学系统的变倍相关的信息来控制光圈的开口量。将变倍光学系统的整个变倍区域中的F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设为Fmax和Fmin,将变倍光学系统的广角端的F值与望远端的F值的平均值设为Fave时,处理器在满足3<{(Fmax‑Fmin)/Fave}×100<10的范围内控制开口量。

    目镜透镜、观察光学系统及光学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031244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011532332.6

    申请日:2020-12-22

    发明人: 齐藤广树

    IPC分类号: G02B25/00 G02B25/04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性能并且能够以更宽的视场角来观察的目镜透镜、观察光学系统及光学装置。目镜透镜从观察物体侧向视点侧依次包括正的第1透镜、负的第2透镜、正的第3透镜及正的第4透镜。所有透镜均为单透镜。第2透镜为双凹形状。第4透镜的观察物体侧的面为凸形状。当将第3透镜的d线下的折射率设为N3时,目镜透镜满足由1.76<N3<2表示的条件式。

    摄像透镜以及摄像装置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019539B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610157111.2

    申请日:2016-03-18

    IPC分类号: G02B13/06 G02B13/00 G02B13/18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摄像透镜以及具备该摄像透镜的摄像装置,该摄像透镜抑制聚焦组的大径化,并且为广角且F值小,在不使透镜系统大型化的前提下能够对焦于最近距离物体,并且能够保持良好的性能。摄像透镜从最靠物侧起依次连续地具有正的第一透镜组(G1)、正的第二透镜组(G2)、以及第三透镜组(G3)。在第一透镜组(G1)被固定的状态下使第二透镜组(G2)与第三透镜组(G3)以光轴方向上的相互间隔发生变化的方式移动,由此进行从无限远物体向最近距离物体的对焦。第一透镜组(G1)从最靠物侧起依次连续地具有负的第一透镜(L11)和负的第二透镜(L12)。

    变焦镜头和成像设备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797393B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280042343.3

    申请日:2012-08-28

    IPC分类号: G02B15/16 G02B13/18

    摘要: 一种变焦镜头,包括通过从物体侧顺序地设置具有负折射本领的第一透镜组和具有正折射本领的第二透镜组。通过移动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而改变放大倍率。第一透镜组包括从物体侧顺序地设置的具有负折射本领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具有负折射本领的第三透镜和具有正折射本领的第四透镜。当f1是第一透镜组的焦距、f2是第二透镜组的焦距,以及fG12是第一透镜组的第二透镜的焦距时,该变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0.00

    相机及其动作控制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487894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380039217.7

    申请日:2013-06-03

    摘要: 提供二重像一致式的取景器装置。通过取景器装置能得到光学成像的被摄体像(72)。此外,由固体电子摄像元件将被摄体摄像。将通过摄像得到的被摄体像(82)显示到构成电子寻像器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画面上。用户从取景器装置观看在光学被摄体像(72)上叠加了在电子寻像器的显示画面上显示的被摄体像(82)的图像。在电子寻像器的显示画面上,将显示位置移位以将取景器装置与固体电子摄像元件的视差校正。在焦点对准的情况下,光学被摄体像(72)与被摄体像(82)一致,在焦点错位的情况下,被摄体像(72)和被摄体像(82)错位。能够一边从取景器装置观察这些被摄体像(72)和(82)的错位的程度一边将焦点对准。

    变焦镜头和成像设备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782219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280042342.9

    申请日:2012-08-13

    IPC分类号: G02B15/16 G02B13/18

    摘要: 在具有两个透镜结构的变焦镜头中,为了在抑制各种像差的增加的同时能够令人满意地校正畸变像差并易于获得宽视场角。一种变焦镜头,包括:具有负折射本领的第一透镜组(G1);和具有正折射本领的第二透镜组(G2),所述第一透镜组和所述第二透镜组从物体侧顺序地设置。所述变焦镜头通过移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改变放大倍率;以及其中第一透镜组由从物体侧顺序地设置的具有负折射本领的第一透镜(L11)、第二透镜(L12)、具有负折射本领的第三透镜(L13)和具有正折射本领的第四透镜(L14)构成。当第二透镜(L12)的焦距是fG12,整个系统在广角端处的焦距是fw,以及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是f1时,该变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公式:-0.04<fw/fG12<0.17(1-1)和0.00<|fw/f1|<0.64(2-1)。

    变焦镜头和成像设备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782218A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280041734.3

    申请日:2012-08-28

    IPC分类号: G02B15/16 G02B13/18

    摘要: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具有两个透镜结构的紧凑的变焦镜头中,为了对畸变像差及其它像差进行令人满意的校正。[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一种变焦镜头,包括从物体侧顺序地设置的具有负折射本领的第一透镜组(G1)和具有正折射本领的第二透镜组(G2);所述变焦镜头通过移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来改变放大倍率;以及其中第一透镜组(G1)由从物体侧顺序地设置的具有负折射本领的第一透镜(L11)、具有正折射本领的第二透镜(L12)、具有负折射本领的第三透镜(L13)和具有正折射本领的第四透镜(L14)构造而成。当第一透镜组(G1)的焦距为f1并且第二透镜组(G2)的焦距为f2时,该变焦镜头满足以下条件表达式:0.56

    变焦镜头和成像设备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765283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280041929.8

    申请日:2012-08-13

    IPC分类号: G02B15/16 G02B13/18

    摘要: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具有两个透镜结构的变焦镜头中,为了在抑制各种像差的增加的同时能够校正畸变像差并容易地获得宽视场角。[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一种变焦镜头,包括从物体侧顺序地设置的具有负折射本领的第一透镜组(G1)和具有正折射本领的第二透镜组(G2);所述变焦镜头通过移动第一透镜组(G1)和第二透镜组(G2)来改变放大倍率;以及其中第一透镜组(G1)由从物体侧顺序地设置的具有负折射本领的第一透镜(L11)、第二透镜(L12)、具有负折射本领的第三透镜(L13)和具有正折射本领的第四透镜(L14)构造而成。当第二透镜(L12)的焦距为fG12并且整个系统在广角端处的焦距为fw时,该变焦镜头满足以下给出的条件表达式:-0.04

    成像镜头及摄像装置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8355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280025234.4

    申请日:2022-02-09

    IPC分类号: G02B13/00

    摘要: 成像镜头从最靠物体侧依次连续地包括在对焦时固定的第1透镜组和在对焦时移动的聚焦透镜组。在将最大像高设为Ymax、将整个系统的焦距设为f、将从最靠物体侧的透镜面至最靠像侧的透镜面为止在光轴上的距离与空气换算距离计的后焦距之和设为TL的情况下,成像镜头满足条件式(1)及(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