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高压击穿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72464B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244435.0

    申请日:2024-0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酰亚胺薄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高压击穿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二甲基甲酰胺、4,4‑二氨基二苯基醚和对苯二胺搅拌混合;向加入均苯四甲酸二酐,搅拌混合,搅拌的过程中持续通入氮气,得到混合物一;将无机助剂与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得到混合物二,无机助剂包括六方氮化硼、六方片状氧化铝与层状黏土;将混合物二投入混合物一中搅拌,形成聚酰胺酸溶液;聚酰胺酸溶液与乙酸酐混合后再与吡啶混合,经铺膜、干燥后成膜;将得到的薄膜引入亚胺化炉,经高温亚胺化后收卷,即得。本发明中六方片状氧化铝、六方氮化硼吸附在层状黏土表面,进一步提高膜面的耐高温、耐高压击穿性能。

    一种添加无机助剂的导热型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430848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754309.5

    申请日:2023-12-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酰亚胺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添加无机助剂的导热型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导热型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二胺、二酐分别添加到溶剂中,搅拌至全部溶解;(2)将二胺溶液、二酐溶液混合,搅拌得到聚酰胺酸胶;(3)将聚酰胺酸胶与无机助剂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4)混合物通过亚胺化后,经流延、双向拉伸得到聚酰亚胺薄膜。本发明通过添加具有良好介电性能、优异化学稳定性的微米级氮化硼和纳米级TiO2作为掺杂剂,配合聚硅氮烷增强氮化硼与TiO2之间的结合稳定性,改善聚酰亚胺薄膜的导热性能和机械性能,从而更好地满足高性能电子封装材料的使用要求。

    一种耐高压击穿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72464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244435.0

    申请日:2024-0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酰亚胺薄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高压击穿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二甲基甲酰胺、4,4‑二氨基二苯基醚和对苯二胺搅拌混合;向加入均苯四甲酸二酐,搅拌混合,搅拌的过程中持续通入氮气,得到混合物一;将无机助剂与二甲基甲酰胺混合,得到混合物二,无机助剂包括六方氮化硼、六方片状氧化铝与层状黏土;将混合物二投入混合物一中搅拌,形成聚酰胺酸溶液;聚酰胺酸溶液与乙酸酐混合后再与吡啶混合,经铺膜、干燥后成膜;将得到的薄膜引入亚胺化炉,经高温亚胺化后收卷,即得。本发明中六方片状氧化铝、六方氮化硼吸附在层状黏土表面,进一步提高膜面的耐高温、耐高压击穿性能。

    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生产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784401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233422.7

    申请日:2024-03-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生产工艺,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该高分子膜材引入改性单体共聚而成,其由对氟苯硫酚与二乙烯基乙二醇加成制成氟化基体,再与间硝基氯苯取代制成中间体,之后由钯碳和水合肼将中间体中的硝基还原,形成二胺化合物,其共聚后在聚合侧链上引入氟苯结构,具有环状结构的氟苯本身具有较大的自由体积,对降低聚合物的介电常数具有积极作用,氟结构与聚酰亚胺主链具有离析作用,加之改性单体中由二乙烯基乙二醇引入空间非对称结构,使得侧链的氟苯结构在改性单体聚合链节的侧链形成空间盘结,进一步加大自由体积,从而使得膜材具有较低的介电常数。

    一种喷漆补漆修复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8976617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64959.0

    申请日:2024-10-21

    Inventor: 李耕 李彦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喷漆补漆修复机器人,涉及喷漆补漆修复机器人领域,包括底板和漆料罐。本发明通过启动驱动电机一使其提高了喷漆头的高度调节效果,有效的避免了喷漆头无法到达工件的不同高度会导致涂层覆盖不完全,通过启动伸缩气缸,伸缩气缸工作时会带动连接杆进行移动,连接杆在移动的过程中会带动齿条进行移动,齿条在移动的过程中会带动与之互相啮合的齿轮一进行转动,齿轮一在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转轴在底板的内部进行转动,同时齿轮一还会带动框架一同转动,框架在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滑块、固定环和喷漆头转动,扩大了喷漆头的角度调节幅度,有效的避免了喷漆头的调整角度过小导致的喷涂角度不正确。

    一种喷漆补漆修复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897661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464959.0

    申请日:2024-10-21

    Inventor: 李耕 李彦熙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喷漆补漆修复机器人,涉及喷漆补漆修复机器人领域,包括底板和漆料罐。本发明通过启动驱动电机一使其提高了喷漆头的高度调节效果,有效的避免了喷漆头无法到达工件的不同高度会导致涂层覆盖不完全,通过启动伸缩气缸,伸缩气缸工作时会带动连接杆进行移动,连接杆在移动的过程中会带动齿条进行移动,齿条在移动的过程中会带动与之互相啮合的齿轮一进行转动,齿轮一在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转轴在底板的内部进行转动,同时齿轮一还会带动框架一同转动,框架在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滑块、固定环和喷漆头转动,扩大了喷漆头的角度调节幅度,有效的避免了喷漆头的调整角度过小导致的喷涂角度不正确。

    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生产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7844019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233422.7

    申请日:2024-03-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酰亚胺薄膜生产工艺,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该高分子膜材引入改性单体共聚而成,其由对氟苯硫酚与二乙烯基乙二醇加成制成氟化基体,再与间硝基氯苯取代制成中间体,之后由钯碳和水合肼将中间体中的硝基还原,形成二胺化合物,其共聚后在聚合侧链上引入氟苯结构,具有环状结构的氟苯本身具有较大的自由体积,对降低聚合物的介电常数具有积极作用,氟结构与聚酰亚胺主链具有离析作用,加之改性单体中由二乙烯基乙二醇引入空间非对称结构,使得侧链的氟苯结构在改性单体聚合链节的侧链形成空间盘结,进一步加大自由体积,从而使得膜材具有较低的介电常数。

    一种添加无机助剂的导热型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430848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754309.5

    申请日:2023-12-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酰亚胺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添加无机助剂的导热型聚酰亚胺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导热型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二胺、二酐分别添加到溶剂中,搅拌至全部溶解;(2)将二胺溶液、二酐溶液混合,搅拌得到聚酰胺酸胶;(3)将聚酰胺酸胶与无机助剂混合,搅拌均匀,得到混合物;(4)混合物通过亚胺化后,经流延、双向拉伸得到聚酰亚胺薄膜。本发明通过添加具有良好介电性能、优异化学稳定性的微米级氮化硼和纳米级TiO2作为掺杂剂,配合聚硅氮烷增强氮化硼与TiO2之间的结合稳定性,改善聚酰亚胺薄膜的导热性能和机械性能,从而更好地满足高性能电子封装材料的使用要求。

    一种火箭发射台涂装用辅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680686U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21896068.8

    申请日:2024-08-07

    Inventor: 李耕 李彦熙

    Abstract: 一种火箭发射台涂装用辅助装置,属于施工辅助工装技术领域,包括高空作业车,高空作业车的臂架上可拆卸安装有支撑平台,支撑平台包括底座、转动设置的安装台,安装台上固定安装有若干升降工位,升降工位的数量和排布与火箭发射台上的孔洞相对应,升降工位工作台的横截面形状、尺寸与对应的孔洞相匹配,对发射台的孔洞进行热防护涂料施工时无需再搭建脚手架等结构,工作人员可在安装台以及升降工位的作用下进一步对高空作业的高度、平面角度进行微调,以保证工作台与孔洞对齐,进而满足孔洞壁不同位置涂装的工作需求,有效减少了脚手架等结构搭建、拆除对工期的占用,提高了工作效率,能够应对短工期的施工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