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置式油罐加热油品质量控制系统及质量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80607B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610006274.0

    申请日:2016-0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置式油罐加热油品质量控制系统及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储罐、设置于储罐内部的加热器、与加热器连通的蒸汽入口管道和蒸汽出口管道以及与储罐连通的油进口管道和油出口管道,所述蒸汽入口管道上设置蒸汽开关阀,储罐的油进口管道上设置油开关阀,油出口管道上设置水分检测仪;蒸汽开关阀、水分检测仪以及油开关阀均与控制系统连接。当加热器发生泄漏后,油出口管道的水分检测仪检测的润滑油中的水分超过设定值,控制系统控制油进口管道上的油开关阀和蒸汽开关阀关闭,使润滑油和蒸汽同时停止供应。本发明专用于内置式的蒸汽加热器,可以实现润滑油加热过程中蒸汽泄漏的自动监控,可以有效避免蒸汽泄漏造成的更大的损失。

    一种高效节能波节管式换热器及换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3693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837799.X

    申请日:2024-12-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波节管式换热器及换热方法,涉及热交换设备技术领域。高效节能波节管式换热器包括外壳、换热管、内扰流组件和外扰流组件;换热管包括若干波节管和若干连接管;内扰流组件包括同轴设置的且旋向相反的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在第一换热流体的冲击下异向转动并扰乱第一换热流体的层流;外扰流组件包括隔板,隔板与外壳内壁之间设有流动间隙和让位间隙;流动间隙的高度大于让位间隙的高度。第一叶轮任一叶片外边缘位置设有用于扰动让位间隙左右两侧位置处第二换热流体的配重块。内扰流组件能够加强第一换热流体的湍流混乱度,外扰流组件能够加强第二换热流体的湍流混乱度,从而增加换热效率。

    一种双层盘管式多级换热器及其换热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4261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37656.9

    申请日:2024-12-1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层盘管式多级换热器及其换热方法,包括多组顺次串联的换热器本体,换热器本体包括外筒、内筒、第一层盘管和第二层盘管,外筒套设在内筒的外壁,并且开设有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内筒开设有相连通的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并且上一级内筒的流体出口连通下一级内筒的流体入口,第一层盘管及第二层盘管均设置在外筒及内筒形成的环形空腔内,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充分利用换热空间,提高设备的换热效率。

    多加热系统及井口储油罐集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161545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541351.7

    申请日:2017-0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D88/744 E21B36/025 E21B36/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多加热系统及井口储油罐集成装置,涉及热能装置的领域。涉及多加热系统,包括储油罐罐体,在所述储油罐罐体内固定设置有天然气热管加热装置和辅助电加热热管装置,在所述储油罐罐体的外侧设置有快速电加热热管装置,还包括电控柜,所述电控柜分别连接所述储油罐罐体和所述快速电加热热管装置。还涉及井口储油罐集成装置,包括上述的多加热系统,还包括天然气处理装置,所述天然气处理装置为所述天然气热管加热装置提供天然气能源,油井内的油品经由所述进油口流入所述储油罐罐体内。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由于高效加热管的基础部分安装在罐体外部,方便维护维修,使得运营成本及后期维护更加方便简单。

    一种油品储罐置换加热卸车方法及卸车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275645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1810050492.3

    申请日:2018-01-18

    Abstract: 一种油品储罐置换加热卸车方法及卸车装置,该方法是将油品加热置换器中的油品加热后,由管路输送至油品储罐内,用热油品冲刷融化油品储罐内的固体油品,以加快储罐内固体油品融化速度。本方法将位于储罐外的油品加热置换器与油品储罐连接,将在置换器中加热的预热油品引用到罐内,以实现对罐内油品的快速融化和升温,采用该方法,可缩短卸车时间,提高卸车效率,并且整个卸车中耗费热能也大为降低;本装置配合上述方法,连接安装方便,操作快捷方便,提高了卸车用栈台利用率。

    一种油品储罐置换加热卸车方法及卸车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275645A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810050492.3

    申请日:2018-01-18

    Abstract: 一种油品储罐置换加热卸车方法及卸车装置,该方法是将油品加热置换器中的油品加热后,由管路输送至油品储罐内,用热油品冲刷融化油品储罐内的固体油品,以加快储罐内固体油品融化速度。本方法将位于储罐外的油品加热置换器与油品储罐连接,将在置换器中加热的预热油品引用到罐内,以实现对罐内油品的快速融化和升温,采用该方法,可缩短卸车时间,提高卸车效率,并且整个卸车中耗费热能也大为降低;本装置配合上述方法,连接安装方便,操作快捷方便,提高了卸车用栈台利用率。

    离散装置及火车油罐卸放集成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187755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541352.1

    申请日:2017-0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D88/744 B65D9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离散装置及火车油罐卸放集成装置,涉及热能装置的领域。涉及离散装置,包括动力系统和离散片,所述动力系统带动所述离散片旋转,所述离散片用于降低油罐内油品的粘度。还涉及火车油罐卸放集成装置,包括上述的离散装置,还包括液压站、与所述液压站直接连接的可调支架和与所述离散装置连接的潜油泵,所述离散装置的连接管穿过所述可调支架与所述液压站连通;所述连接管上还设置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转换阀与所述离散片之间,所述换热器的内循环口与油罐连通。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降低油罐中油品的粘度,便于加热装置的浸入。

    内置式油罐加热油品质量控制系统及质量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480607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610006274.0

    申请日:2016-01-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5D88/744 B65D88/747 B65D90/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置式油罐加热油品质量控制系统及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储罐、设置于储罐内部的加热器、与加热器连通的蒸汽入口管道和蒸汽出口管道以及与储罐连通的油进口管道和油出口管道,所述蒸汽入口管道上设置蒸汽开关阀,储罐的油进口管道上设置油开关阀,油出口管道上设置水分检测仪;蒸汽开关阀、水分检测仪以及油开关阀均与控制系统连接。当加热器发生泄漏后,油出口管道的水分检测仪检测的润滑油中的水分超过设定值,控制系统控制油进口管道上的油开关阀和蒸汽开关阀关闭,使润滑油和蒸汽同时停止供应。本发明专用于内置式的蒸汽加热器,可以实现润滑油加热过程中蒸汽泄漏的自动监控,可以有效避免蒸汽泄漏造成的更大的损失。

    一种内置式油罐加热循环维温输送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6071436U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22445331.4

    申请日:2021-10-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内置式油罐加热循环维温输送系统,包括循环总管、加热器、热源进管及热源出管,所述循环总管上设有循环泵,且其输出端上并联有多根循环支管;所述加热器设有至少两个,且至少两个所述加热器并联于所述循环总管的输入端上;所述加热器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加热管,所述壳体与循环总管连通,所述壳体上开设有油液进口;所述热源进管连通于所述加热管的进端,所述热源出管连通于所述加热管的出端。通过两个加热器提高加热效率的同时,再加上多个循环支管的配合用于对罐内油品的加热维温;解决了传统油罐盘管加热维温过程中存在的换热效率低、加热成本高以及局部加热对油品造成的影响。

    一种下部开口式油品储罐置换加热卸车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8038030U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20085560.5

    申请日:2018-01-18

    Abstract: 一种下部开口式油品储罐置换加热卸车装置,包括:油品加热置换器,油品加热置换器包括本体围合形成的预热油品腔室,预热油品腔室设外卸出口;加热器,加热器位于油品加热腔室内,并设有与外界热源连接的热源介质进管路和热源介质出管路;输送泵Ⅱ,输送泵Ⅱ设于输送泵Ⅱ管路上,输送泵Ⅱ管路连接在油品加热置换器与油品储罐下部接口Ⅱ之间;输送泵Ⅰ,输送泵Ⅰ设于输送泵Ⅰ管路上,输送泵Ⅰ管路一端与油品加热置换器连接。本装置缩短了油品卸车时间,提高了卸车用栈台的利用率,且整个卸车过程热能的消耗量也大为降低。(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