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2912630U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220615289.4
申请日:2012-11-20
Applicant: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滨州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B66F7/08
Abstract: 一种液压升降平台,包括底座、载物平台以及设置在底座和载物平台之间的升降机构,载物平台固定安装在升降机构顶部,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多组首尾联接的架体,每组架体包括左右设置的两对剪叉式升降杆,同侧升降杆中部采用螺栓螺母副连接,两侧升降杆末端之间设有连接杆,上下相邻组的升降杆末端通过连接杆铰接,每三组架体结构设有一个液压缸,液压缸两端分别活动安装在中间组架体升降杆端部的连接杆上,液压缸通过油管连接油泵。该平台操作稳定性好、安全省力。
-
公开(公告)号:CN107147137B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710375399.5
申请日:2017-05-24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滨州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3/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换相控制装置及换相控制方法,处理器接收模拟量输入模块传输的配电网的三相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采用半波傅立叶变换算法计算出三相电压、负荷电流幅值及相位,实现测量显示及通讯远传功能;当接收到台区控制终端发出的换相指令后,实时判断电压、电流采样波形,通过向控制换相控制模块发出换相指令,实现换相动作;换相动作完成后,通过载波通讯模块向台区控制终端上传操作结果;换相控制模块用于根据处理器发出的换相指令,控制电子换相开关执行换相动作。实现智能无缝换相技术,从接收到换相指令到换相完成整个过程实时跟踪电压、电流相位过零点,切换操作短时可靠,且保证不发生换相搭接。
-
公开(公告)号:CN106326918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665868.2
申请日:2016-08-12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滨州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9/6227 ,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压器局部放电超高频信号多尺度能量特征线性识别方法,属于电力变压器局部放电模式识别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局部放电超高频信号数据;S2:采用小波包分解局部放电超高频信号得到多尺度信号;S3:提取多尺度能量参数;S4:构造线性判别分析方法,对局部放电超高频信号进行识别。该方法同现有的电力变压器局部放电信号统计特征图谱相并列,区别特征在于超高频信号波形特征丰富,提取的单个信号的多尺度能量特征具有线性特征,可以采用线性分类器对其进行有效识别,因此大大提高了局部放电信号识别的计算速度,从而有效提高电力变压器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130813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403472.0
申请日:2016-06-06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滨州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4L1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43/103 , H04L41/0213 , H04L4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自适应因子探测的智能化网络设备扫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自适应因子初始化阶段;自适应因子动态更新阶段。本发明将自适应因子概念引入网络设备存活探测领域,通过引入生存计数、自适应因子、自适应因子变更次数等三个参数,计算出较为合适的扫描权值,实现扫描IP地址的自适应学习和自适应因子的动态校正,避免重复扫描的出现,一方面可以大大减少探测报文的数量,减少网络资源的消耗,同时又可以最大程度发现网络中非存活设备,降低了存活探测时间,解决由于网络设备数量庞大带来的扫描效率不足的问题,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04572948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46184.3
申请日:2014-12-3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滨州供电公司
IPC: G06F17/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3043 , G06F17/30442 , G06F17/3086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力设备监控系统的Web查询方法技术方案,该方案的方法,在客户端输入要查询的相关信息,客户端对输入的语句进行分析和划分,提取出重点词,服务器接收到重点词后,对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对比,提取与重点词相同的数据,并生成查询结果。该方案可以对电力监控系统监控的信息进行查询,而且可以对查询的项目进行优化,记录相应的查询频率,便于后续查询。
-
公开(公告)号:CN105785220B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610322780.0
申请日:2016-05-16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滨州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R3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系统二次回路定检辅助用开路提醒电路及装置。所述的电力系统二次回路定检辅助用开路提醒电路包括继电器、报警器、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两电源的电源电压相同,第一电源串联所述的继电器后与第二电源并联,报警器与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串联后连接在上述并联部分的两端,上述并联部分的两端还分别通过软导线各连有一接线插头。本发明在对电力系统的保护装置进行定检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醒相关工作人员将定检之前断开的相关连接片恢复至其断开之前的连接状态,且还结构简单、便于实现、便于使用,较为实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936213A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611208800.8
申请日:2016-12-23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滨州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2J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7853 , Y04S40/126 , H02J13/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云平台的智能配电房综合监控管理系统,包括:10kV配电房监控终端,用于配电房高压侧多条线路电压、电流、功率因素、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的实时监控;配变监控终端,用于对配电变压器的电气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监控,集成电压无功控制功能;低压自动重合器,用于在线路重新带电时,有序地自动重合低压自动开关,避免过多的人工操作;配电房智能环境监控装置,用于监测环境状态数据,进行综合判断,依据现场情况进行处理,并将结果通过通信上送至一体化主站系统;无线数据通信终端,用于各类智能装置与主站系统通信的桥梁;本发明能够实现配电房的实时监测、高效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05785220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322780.0
申请日:2016-05-16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滨州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R3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R31/0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力系统二次回路定检辅助用开路提醒电路及装置。所述的电力系统二次回路定检辅助用开路提醒电路包括继电器、报警器、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两电源的电源电压相同,第一电源串联所述的继电器后与第二电源并联,报警器与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串联后连接在上述并联部分的两端,上述并联部分的两端还分别通过软导线各连有一接线插头。本发明在对电力系统的保护装置进行定检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醒相关工作人员将定检之前断开的相关连接片恢复至其断开之前的连接状态,且还结构简单、便于实现、便于使用,较为实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834992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177137.9
申请日:2015-04-1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滨州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网GIS平台,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网GIS平台的应急指挥辅助决策系统。本发明基于电网GIS地理信息系统,以准确的电子地图为基准,为应急指挥提供准确的人员、装备、车辆、物资基础数据;通过电力地图和应急信息资源的结合,建成一套标准、完整、统一、高效的应急调配、汇集、发布平台;通过空间图层叠摞整合的方式纵向贯通电源、变电站、输电线路、配电网、用电用户等供电生产经营涉及的所有环节,形成动态、静态数据交互的电网空间数据模型,实现对整个公司及县公司应急管理的全面决策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3902731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410151897.8
申请日:2014-04-1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滨州供电公司
IPC: G06F1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知识库查询的智能化信息检修方法,包括:当网络设备或主机设备发生故障时,故障检修平台检测到发生异常的故障信息,确定发生故障的网络设备或主机设备;故障检修平台对故障信息进行分析,与信息检修知识库进行信息匹配,选取最优作业方案,然后将网络设备或主机设备位置、故障信息和最优作业方案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发送给检修人员;检修人员接收后,对发生故障的网络设备或主机设备进行维修。本发明将故障信息与相应解决方法放入知识库中作为事实存储基础,利用智能化维护策略,解决检修工作困难的问题,并一定程度上取代维修人员的工作任务,以解决旧有单纯靠人力和经验完成大规模信息系统故障检修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