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壤中秸秆粉碎种植一体化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574998B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110844834.0

    申请日:2021-07-26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土壤中秸秆粉碎种植一体化系统,涉及播种设备领域,包括粉碎装置、播种装置和导引机构,粉碎装置包括机架、拾取机构和旋耕机构,拾取机构包括拾取刺辊、收集筒和风机,收集筒为侧壁开口的局部圆筒结构,一端通过风机连通导引机构,收集筒开口位置沿圆周方向设有凹槽,拾取刺辊转动安装在机架上,拾取刺辊的外圆周面上设有沿径向分布的拾取针,拾取针用于在拾取刺辊转动下刺入土壤内拾取秸秆并配合凹槽将秸秆投入收集筒内;导引机构将收集筒内的秸秆输送至播种装置工作后的已播种区域;通过设置转动刺辊配合收集筒进行秸秆还田区域浅层土体的秸秆拾取清理,减少浅层土体内的秸秆残留,避免了秸秆碎片影响种子萌发、生长的问题。

    一种玉米小麦秸秆一体化粉碎还田的玉米种植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152545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696454.1

    申请日:2022-06-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种植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玉米小麦秸秆一体化粉碎还田的玉米种植方法及装置,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收割小麦,并留下小麦秸秆;S2:通过小麦秸秆一体化粉碎装置对所获得的小麦秸秆进行粉碎并抛撒覆盖地表,对田地进行覆盖;S3:对田地进行施肥,然后进行玉米播种;S4:在播种前进行草虫害防治,且在玉米的拔节期至小喇叭口期,进行氮肥追施,其种植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安装有多个移动轮,箱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篱笆。本发明设计合理,本发明设计合理,便于对小麦秸秆进行输送、筛分和粉碎,从而能够把粉碎后秸秆铺盖在田地上,从而实现小麦秸秆一体化粉碎还田并对玉米种植的目的。

    一种鲜食玉米采摘及玉米秸秆收割一体机

    公开(公告)号:CN111758382A

    公开(公告)日:2020-10-13

    申请号:CN202010682213.2

    申请日:2020-07-15

    Abstract: 一种鲜食玉米采摘及玉米秸秆收割一体机,用于实现对鲜食玉米及其玉米秸秆的收割。它包括:机体,在机体的前端固定有机架,在机体的后端设有车厢;玉米穗收割单元,它包括与机架固定连接的感应板、与机架固定连接的刀架、设置在刀架底部的切柄机构、固定在感应板底部的固定杆、固定在固定杆下端且呈倾斜状态的托布;转移单元,它包括与机架固定连接的转移箱、设置在转移箱内的第一滚筒、设置在第一滚筒之间的第一输送带;秸秆收割单元,它包括固定在机架底部的切根马达、固定在切根马达输出端的切根刀、与车厢固定连接的秸秆收集槽。本发明可以高效实现对鲜食玉米的收割。

    一种小麦玉米周年高产抗逆栽培调控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367259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551218.9

    申请日:2019-06-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麦玉米周年高产抗逆栽培调控剂,并进一步公开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小麦玉米周年高产抗逆栽培调控剂,精选以亚麻木酚素、木犀草素、油茶皂苷、浮石粉和EM菌剂为有效成分,利用各组分之间的协同增效作用,对于小麦和玉米作物均具有较好的增强抗逆性的功效,无需在进行作物轮作时调整及变换调控剂,特别适宜于玉米小麦的周年种植,也避免了现有常规抗逆调控剂只适应于单一作物之用而导致轮作作物相互影响的问题。本发明所述抗逆栽培调控剂,不仅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同时对于作物的抗盐碱性能,以及对长期施肥造成的土壤损伤均具有较好的抗逆性能,有助于保证作物的周年产量稳定性。

    一种促进大豆种子出苗的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9863921A

    公开(公告)日:2019-06-11

    申请号:CN201910314512.8

    申请日:2019-04-18

    Abstract: 一种促进大豆种子出苗的设备,用于提高并保障大豆播种后的出苗率。它包括:机架,在机架的底部设有第一行走轮和第二行走轮;储存箱,它设置在机架顶部,在储存箱内存放有上下叠压放置的防护帽;防护帽,它为圆台形的中空结构,在防护帽侧壁上设有通风孔,在防护帽的大端设有卡爪;释放单元,在机架上固定有支架,在支架上设有将支架内腔中的防护帽逐个取出的释放单元;转移单元,它设置在第二行走轮上,用于接住自释放单元落下的防护帽并将其插入土壤中。本发明可方便实现对大豆种子的保护,进而避免大豆种子上方土壤因淋湿板结阻碍出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