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499432B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010283893.0
申请日:2020-04-13
Applicant: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IPC: C09K17/40 , C05F17/20 , C05G3/80 , C12N1/20 , C09K101/00 , C09K109/00 , C12R1/125 , C12R1/465 , C12R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盐碱土壤微生物修复菌剂,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食用菌渣40‑50份、腐植酸粉20‑30份、硫磺6‑10份,包括泾阳链霉菌、枯草芽孢杆菌与胶冻样芽孢杆菌的复合菌剂10‑20份。本发明提供的微生物土壤修复剂将多种微生物活体生命活动及代谢产物、有机质和矿物质相结合,降低土壤pH和盐分含量,增加土壤团粒结构和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恢复土壤生态。
-
公开(公告)号:CN111226560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040897.6
申请日:2020-01-15
Applicant: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少氮淋溶损失的设施蔬菜施肥方法及其应用,涉及设施蔬菜栽培技术领域;所述施肥方法通过优化化肥施用量以及和肥料增效剂相结合,在实现提高设施番茄产量品质的同时,减少氮素淋溶损失,可操作性强,对于保护地下水环境,提高耕地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所述施肥方法,单季番茄产量最高达135.80t/hm2,两茬产量最高达342.06t/hm2;在番茄品质研究中,除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外(降低量最高达39%),其余品质指标未产生显著性影响;同时还能提高肥料的表观利用率以及肥料偏生产力,降低全氮累积淋溶量(最高降低15.99%);此外在肥料生产或者种植过程中均方便添加,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961987B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710270422.4
申请日:2017-04-24
Applicant: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大葱—小麦轮作“增、还、减、合”固碳减排施肥方法,属于农用施肥技术领域。该方法针对大葱—小麦轮作栽培模式生产中存在的问题,统筹考虑两季作物在一年内不同阶段的养分需求和分配,形成了“增、还、减、合”固碳减排技术模式。与农民常规技术相比,该方法肥料投入成本每公顷节约1120元,大葱季平均增产7800 kg/hm2,小麦季平均增产280 kg/hm2左右,两季平均增产率达13%,每公顷年均增收16%,N2O减排24.4%、0‑20 cm土层固定了2.26t C/hm2、总氮淋失率降低19.4%,为我国耕地土壤有机质提升,农业温室气体的减排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5165216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613244.1
申请日:2015-09-23
Applicant: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施有机菜地温室气体减排的施肥灌溉方法,有机菜地翻地定植前,在待处理设施有机菜地土壤一次性施入折合成纯氮量为300~450kg/hm2的有机肥,和/或使蔬菜整个生育期的总灌水量为353~426mm,从而使土壤N2O的排放量减少。本发明的设施有机菜地温室气体减排的施肥灌溉方法,有机肥的施用量比平时减少1/3,整个生育期的总灌溉量比平时减少17%,土壤N2O的排放量减少约22%-54%,两者同时采用时,可以使设施有机菜地土壤N2O的排放量减少达79%。
-
公开(公告)号:CN106385926B
公开(公告)日:2019-11-29
申请号:CN201610820570.4
申请日:2016-09-13
Applicant: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IPC: A01C2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黄淮平原的夏玉米一次性施肥方法,该方法于黄淮平原地区小麦‑玉米轮作制度下小麦收获后的地块,采用带有条带旋耕刀的玉米播种施肥机进行操作,施用氮肥、磷肥、钾肥和硫酸锌,播种施肥一次进行,后期不再进行追肥;本发明可以有效减少雨季地表径流;玉米一次性施肥方法中的条带旋耕操作方式可消除小麦留茬造成玉米出苗困难的影响,疏松局部土壤,减少开沟器作业阻力,保护开沟装置,提高出苗率,增加根系下扎,保证玉米整齐度。另外该方式有利于雨水聚集下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增强抗旱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940365B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710071229.8
申请日:2017-02-09
Applicant: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通气培养与气体采集为一体的室内土壤培养装置及应用,它包括培养容器,培养容器顶口处固定设置与顶口匹配的隔板,所述的隔板包括隔板本体和气体开闭装置,在隔板上密闭固定连接有顶端开口的通气容器,在通气容器的侧壁上设置有通气口,通气容器上扣有顶盖,顶盖设置进气孔和采气孔,进气孔内固定有进气管,进气管一端插入培养容器内,另一端连接平衡管,采气孔内固定采气管,采气管一端插入培养容器内,另一端连接采气针管。本发明通气培养与气体采集于同一个装置上进行,体积小,可以在有限空间内使用,操作方便,且能够实现常压下密闭培养,并能定量目标气体的初始培养浓度,同时克服采样造成负压对目标气体产生的吸收问题,培养及检测结果更真实有效、更贴近于实际。
-
公开(公告)号:CN109392397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392701.9
申请日:2018-11-21
Applicant: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的棉花磷化肥的推荐施用方法,根据棉花的目标产量、土壤养分状况确定棉花生长周期内的磷肥推荐用量PT=PP*YM+(20-PS)*PC+CP,PT为每亩棉花的磷肥推荐用量,YM为棉花的目标产量,PP为棉花的磷单位产量系数,PS为土壤有效磷含量测定值,PC为土壤有效磷利用系数,CP为矫正参数。本发明的棉花磷化肥的推荐施用方法,为棉花生长周期内磷肥施用量给出了科学依据计算公式,在保证棉花产量的同时,又避免了施肥浪费和过量施肥对环境的影响,有益效果显著,适于应用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7047006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270528.4
申请日:2017-04-24
Applicant: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制“一次性施肥”减排方法,属于农用施肥技术领域。本发明统筹考虑了两季作物在一年内养分的需求和分配,冬小麦氮施入时采用有机肥以和缓控释氮肥掺混施用,施肥方式为:全量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旋耕后一次性施入土壤中;夏玉米氮施入时全部由缓控释氮肥提供,在前茬冬小麦施足有机肥的前提下,随玉米播种一次性施入土壤中,进行田间施肥的操作只有2次,极大节约了劳动力,减少了土壤扰动,降低了N2O年排放量,能减少氮肥用量14‑25%,两季每公顷增产400‑500公斤,年均每公顷增收1400‑1600元,肥料利用率提高25‑35%,省工30‑45个,N2O年排放量降低25‑35%。
-
公开(公告)号:CN106940365A
公开(公告)日:2017-07-11
申请号:CN201710071229.8
申请日:2017-02-09
Applicant: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24 , G01N1/2294 , G01N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集通气培养与气体采集为一体的室内土壤培养装置及应用,它包括培养容器,培养容器顶口处固定设置与顶口匹配的隔板,所述的隔板包括隔板本体和气体开闭装置,在隔板上密闭固定连接有顶端开口的通气容器,在通气容器的侧壁上设置有通气口,通气容器上扣有顶盖,顶盖设置进气孔和采气孔,进气孔内固定有进气管,进气管一端插入培养容器内,另一端连接平衡管,采气孔内固定采气管,采气管一端插入培养容器内,另一端连接采气针管。本发明通气培养与气体采集于同一个装置上进行,体积小,可以在有限空间内使用,操作方便,且能够实现常压下密闭培养,并能定量目标气体的初始培养浓度,同时克服采样造成负压对目标气体产生的吸收问题,培养及检测结果更真实有效、更贴近于实际。
-
公开(公告)号:CN113785742A
公开(公告)日:2021-12-14
申请号:CN202110995511.1
申请日:2021-08-27
Applicant: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籽粒富锌降镉的方法,步骤为:在小麦播种前对土壤进行深翻,将复合肥均匀撒施在土壤中;将七水硫酸锌溶于水,然后将七水硫酸锌水溶液均匀喷施在土壤表面,再进行旋耕、播种;在小麦拔节期对小麦追施氮肥;在小麦灌浆初期对小麦喷施七水硫酸锌水溶液,然后收获小麦。本发明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小麦的产量,从而增加经济收益;本发明方法还可以提高小麦籽粒锌含量,从而改善营养品质,同时还能够降低小麦籽粒镉含量,降低对影响健康的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