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11091B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510756047.5
申请日:2015-11-09
Applicant: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配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二点委夜蛾的复配农药及方法。本发明采用高效氯氰菊酯和杀铃脲作为有效成分制得复配农药,其中,高效氯氰菊酯和杀铃脲的重量比为2:45~18:5。本发明所述的复配农药具有较高的协同增效作用,克服和延缓了害虫抗药性,扩大防治谱,杀虫速度快,持效期长,其效果明显高于其单剂的使用,配合本发明所述的复配农药,本发明采用了适当田间施药方法,实现了在响应秸秆还田、免耕播种的情况下对二点委夜蛾的高效防治。
-
公开(公告)号:CN110122425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1910403929.1
申请日:2019-05-15
Applicant: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昆虫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诱集七星瓢虫产卵的基质。本发明所述诱集七星瓢虫产卵的基质,以选定的茶粉、谷物淀粉为原料,加水和琼脂选择性的制成液态基质状或固态基质状,可有效利用七星瓢虫成虫的嗅觉效应,提高了七星瓢虫的诱集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8739863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863384.8
申请日:2018-08-01
Applicant: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微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复配杀虫剂,其质量组成配比为:苏云金芽孢杆菌0.1%~18%,七氟菊酯原药2.8%~24%,高渗剂3%~17%,乳化剂6%~21%,润湿剂2.4%~6%,溶剂余量。同时提供了该杀虫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两者的复配有效提高了杀虫效果,扩大了对虫害的防治范围。此外,本发明将苏云金芽孢杆菌和七氟菊酯选择合适的剂型和辅料,能够同时适合苏云金芽孢杆菌和七氟菊酯的分散和发挥,有效地提升药效,且与粉剂、悬浮剂等剂型相比,该剂型分散稳定性强,粘着性渗透性强,使用方便,制备过程无粉尘,助剂更为环保,对环境和人畜不易造成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4872172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510331773.2
申请日:2015-06-16
Applicant: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IPC: A01N57/12 , A01P7/04 , A01P7/02 , A01N43/7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配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绿盲蝽的复配农药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吡蚜酮和马拉硫磷作为有效成分制得复配农药,实现了吡蚜酮和马拉硫磷的优势互补,既发挥了吡蚜酮残效期长,马拉硫磷速效性好这一特点,又克服了马拉硫磷无内吸性这一缺点,药效显著提高,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其防治绿盲蝽效果显著,减少喷药次数,延缓抗性,延长新老品种寿命,降低成本和环境污染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904740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510331470.0
申请日:2015-06-16
Applicant: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IPC: A01N53/06 , A01P7/04 , A01N43/7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配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苹果黄蚜的复配农药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吡蚜酮和联苯菊酯作为有效成分制得复配农药,针对目前防治苹果黄蚜药剂品种多,使用混乱,防治效果差的现状,本发明采用吡蚜酮和联苯菊酯作为有效成分制得复配农药,实现了吡蚜酮和联苯菊酯药效的提高,减少喷药次数,延缓抗性,延长品种寿命和环境污染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122426B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1910403938.0
申请日:2019-05-15
Applicant: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昆虫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诱集七星瓢虫产卵的方法。本发明所述诱集七星瓢虫产卵的方法,以栽有充足豌豆修尾蚜的豌豆苗为诱集材料,利用七星瓢虫对蚜虫的趋向性,将七星瓢虫与载有充足豌豆修尾蚜的豌豆苗置于产卵容器内进行诱集产卵,具有明显的诱集效用,可将七星瓢虫诱集到一起,有利于其聚集产卵;并以产卵数量高的光滑的厚度为0.1‑0.2mm的黑色PE袋为产卵载体,有效提高了七星瓢虫的产卵率和回收率,有效解决了七星瓢虫产卵量和卵回收率不高的问题,对于其保证其种群繁衍具有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122424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1910403928.7
申请日:2019-05-15
Applicant: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昆虫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诱集七星瓢虫产卵的装置。本发明所述诱集七星瓢虫产卵的装置,以栽有充足豌豆修尾蚜的豌豆苗为诱集材料,利用七星瓢虫对蚜虫的趋向性,将七星瓢虫与载有充足豌豆修尾蚜的豌豆苗置于产卵容器内进行诱集产卵,具有明显的诱集效用,可将七星瓢虫诱集到一起,有利于其聚集产卵;并以产卵数量高的光滑的厚度为0.1‑0.2mm的黑色PE袋为产卵载体,有效提高了七星瓢虫的产卵率和回收率,有效解决了七星瓢虫产卵量和卵回收率不高的问题,对于其保证其种群繁衍具有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122425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403929.1
申请日:2019-05-15
Applicant: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昆虫培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诱集七星瓢虫产卵的基质。本发明所述诱集七星瓢虫产卵的基质,以选定的茶粉、谷物淀粉为原料,加水和琼脂选择性的制成液态基质状或固态基质状,可有效利用七星瓢虫成虫的嗅觉效应,提高了七星瓢虫的诱集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886118B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510333736.5
申请日:2015-06-16
Applicant: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IPC: A01N57/12 , A01N25/00 , A01P7/04 , A01N43/7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配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苹果黄蚜的复配农药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吡蚜酮和马拉硫磷作为有效成分制得复配农药,实现了吡蚜酮和马拉硫磷的优势互补,既发挥了吡蚜酮残效期长,马拉硫磷速效性好这一特点,又克服了马拉硫磷无内吸性这一缺点,药效显著提高,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其防治苹果蚜虫效果显著,减少喷药次数,延缓抗性,延长新老品种寿命,降低成本和环境污染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028460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331622.7
申请日:2015-06-16
Applicant: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IPC: A01N53/06 , A01P7/04 , A01N43/7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配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绿盲蝽的复配农药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吡蚜酮和联苯菊酯作为有效成分制得复配农药,针对目前存在着药剂选择不当、用药剂量不准、用药不及时、用药方法不正确等问题,造成了费工、费时、费药、污染重、害虫抗药性强、作物农药残留严重的后果。本发明采用吡蚜酮和联苯菊酯作为有效成分制得复配农药,实现了吡蚜酮和联苯菊酯药效的提高,减少喷药次数,延缓抗性,延长品种寿命和环境污染的作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