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拟岩溶裂隙-管道水流及溶质运移规律的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161898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011113260.1

    申请日:2020-1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岩溶裂隙‑管道水流及溶质运移规律的试验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为固定连接的方框结构,在机架的上部设有表层岩溶带入渗箱,在机架的侧边设有压力监测设备,所述表层岩溶带入渗箱为方形箱体结构,表层岩溶带入渗箱的顶部为敞口结构并放置有降雨模拟器,所述表层岩溶带入渗箱内侧底部设置有轴对称的不规则坡面板;及填充覆盖于不规则坡面板顶面的预设岩料层;所述不规则坡面板上对称设置有多条独立裂隙和交叉裂隙;本发明的模拟岩溶裂隙‑管道水流及溶质运移规律的试验装置,普遍性强,能够充分模拟出各个岩溶裂隙‑管道结构真实结构,且实验过程能够进行对称式观测实验,有助于后期实验数据对比整理和分析。

    一种模拟岩溶裂隙-管道水流及溶质运移规律的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161898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1113260.1

    申请日:2020-10-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岩溶裂隙‑管道水流及溶质运移规律的试验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为固定连接的方框结构,在机架的上部设有表层岩溶带入渗箱,在机架的侧边设有压力监测设备,所述表层岩溶带入渗箱为方形箱体结构,表层岩溶带入渗箱的顶部为敞口结构并放置有降雨模拟器,所述表层岩溶带入渗箱内侧底部设置有轴对称的不规则坡面板;及填充覆盖于不规则坡面板顶面的预设岩料层;所述不规则坡面板上对称设置有多条独立裂隙和交叉裂隙;本发明的模拟岩溶裂隙‑管道水流及溶质运移规律的试验装置,普遍性强,能够充分模拟出各个岩溶裂隙‑管道结构真实结构,且实验过程能够进行对称式观测实验,有助于后期实验数据对比整理和分析。

    用于保护地下水环境的暗挖隧道止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21686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429615.5

    申请日:2016-06-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11/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气化铁路技术,具体而言,涉及用于保护地下水环境的暗挖隧道止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止水结构包括:沿隧道方向依次分布的多个竖向冻土止水层、围绕隧道外轮廓的水平向止水层,水平向止水层随隧道的延伸方向延伸;竖向冻土止水层与水平向冻土止水层相交,且竖向冻土止水层的底部低于水平向止水层的底部;水平向冻土止水层与隧道之间设置隧道衬砌结构。本发明采用竖向冻土止水层、水平向冻土止水层构建杯状的冻土止水层,保护地下水环境,避免隧道施工过程中污染地下水水质。通过采用冻结止水结构,避免了大范围排水施工,节约了宝贵的地下水资源,同时避免了排水施工引起的周边邻近建、构筑物的沉降变形。

    用于保护地下水环境的暗挖隧道止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21686B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610429615.5

    申请日:2016-06-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气化铁路技术,具体而言,涉及用于保护地下水环境的暗挖隧道止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止水结构包括:沿隧道方向依次分布的多个竖向冻土止水层、围绕隧道外轮廓的水平向冻土止水层,水平向冻土止水层随隧道的延伸方向延伸;竖向冻土止水层与水平向冻土止水层相交,且竖向冻土止水层的底部低于水平向冻土止水层的底部;水平向冻土止水层与隧道之间设置隧道衬砌结构。本发明采用竖向冻土止水层、水平向冻土止水层构建杯状的冻土止水层,保护地下水环境,避免隧道施工过程中污染地下水水质。通过采用冻结止水结构,避免了大范围排水施工,节约了宝贵的地下水资源,同时避免了排水施工引起的周边邻近建、构筑物的沉降变形。

    一种海洋地质勘察用钻头尺寸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808143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135033.6

    申请日:2023-02-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钻头尺寸测量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海洋地质勘察用钻头尺寸测量装置,包括支撑组件、连接座、测量筒和测量组件,连接座与支撑组件转动连接,测量筒设置于连接座内部,测量组件固定于连接座上侧,所述测量组件包括支撑架和测量板,支撑架转动连接于连接座上侧,测量板设置于支撑架下侧,测量板的俯视面积小于所述测量筒的横截面积。通过测量筒对钻头进行容纳,通过连接座带动测量筒进行倾斜,通过第二驱动电机带动测量筒摆动,使钻头能够沿测量筒的长度方向设置,通过测量板向下对钻头的长度和直径进行压紧,侧脸出钻头的长度和直径,测量过程无需人工参与,测量效率高,测量误差小,能够大大提高钻头的测量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