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629130B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810440166.3
申请日:2018-05-10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控制陆源分散有机质分布三角洲体系外缘坡度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地震剖面刻画,并利用已知三角洲平面分布,对地震剖面刻画的三角洲外缘坡度进行校正,获得三角洲外缘二维空间的坡度值;陆源分散有机质远离海岸带长距离搬运至深海、深水中,与细粒及泥质物质一起沉积下来,其分布范围,通过对比、有机质参数实测与计算、获得陆源分散有机质在深海分布范围数值;将三角洲边缘坡度数值与建立定量关系,并进行校正,获得用以计算分散有机质分布范围的关联式,圈定陆源分散有机质有效数值的分布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09345119A
公开(公告)日:2019-02-15
申请号:CN201811162034.5
申请日:2018-09-30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煤层顶板动力分区评价方法,包含以下具体步骤:第一步确定影响煤层顶板动力分区的因素并将各个影响因素细划分为不同类型,影响因素包括:顶板岩石组合类型B1、煤层埋深B2、断裂构造复杂程度B3;第二步构建层次结构模型;第三步构建比较判断矩阵;第四步层次单排序,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特征向量;第五步进行一致性检验;第六步计算煤层顶板动力分的大小;第七步进行煤层顶板动力分区的综合评价。本方法能客观准确地预测煤层顶底板动力分区,做到“未采先测”,极大可能的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能为煤矿安全开采提供基础,对以后煤矿动力分区的超前探测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8629130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440166.3
申请日:2018-05-10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控制陆源分散有机质分布三角洲体系外缘坡度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地震剖面刻画,并利用已知三角洲平面分布,对地震剖面刻画的三角洲外缘坡度进行校正,获得三角洲外缘二维空间的坡度值;陆源分散有机质远离海岸带长距离搬运至深海、深水中,与细粒及泥质物质一起沉积下来,其分布范围,通过对比、有机质参数实测与计算、获得陆源分散有机质在深海分布范围数值;将三角洲边缘坡度数值与建立定量关系,并进行校正,获得用以计算分散有机质分布范围的关联式,圈定陆源分散有机质有效数值的分布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05756673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610108145.2
申请日:2016-02-26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田地质领域,涉及一种基于测井曲线的煤与天然焦快速识别方法,先有测井曲线选取钻井,对已取芯的钻孔中依据宏观特征和煤样分析结果确定煤和天然焦的层位和厚度,再在确定好的天然焦和煤基础上,找出钻孔测井曲线,并将煤和天然焦不同测井曲线数据读取出来,同时进行记录,然后根据不同测井曲线的最大与最小值,确定煤和天然焦测井曲线的分布范围,并建立煤和天然焦测井响应值变化表,然后对只有测井数据的煤或天然焦进行预测,实现煤与天然焦的快速识别;其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原理科学,识别速度快,准确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3657763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659166.X
申请日:2013-12-09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一种可调节大小的水浴固定架,包括多个半径能够调节的圆环和多个竖杆,竖杆设置在圆环的圆周上构成圆柱形杯架,竖杆末端向圆柱形杯架外侧弯曲形成支脚,圆环两端设有锯齿部,锯齿部的末端设有弹簧绳扣,圆环两端的锯齿部通过弹簧绳扣活动连接,杯架底部还设有多个伸缩杆,伸缩杆由两个横杆组成,横杆一端与杯架底部的圆环连接,另一端设有环扣,两个横杆相互穿过环扣并通过环扣活动连接,支脚下方还设有配重块。本发明用于药品或试剂的水浴加热,既能固定烧杯或试管,防止水沸造成晃动或倾斜,又能使烧杯或试管“悬浮”起来,防止受热不均,还能调节杯架的尺寸大小,适合不同尺寸的烧杯或试管的单一水浴加热。
-
公开(公告)号:CN105678011B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610058192.0
申请日:2016-01-28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煤地质勘探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煤层形成的水体变化曲线绘制方法,先对不同宏观煤岩组分或夹矸岩性进行编号,再确定绘制煤层形成水体变化曲线的比例尺,按照各分层统计的厚度从下往上绘制地层剖面或者煤层柱状剖面;然后绘制煤层形成的水体变化曲线,按照煤层形成水体曲线特征,寻找突变点并进行标注,结合煤层形成水体变化过程对煤层形成环境进行描述解释;其工艺简单,操作方便,丰富了多层煤或含有多种类型夹矸的煤层形成时水体变化分析曲线的绘制思路与方法,能更准确的恢复和分析各类煤层形成的沉积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8119081A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810169422.X
申请日:2018-02-28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岩石取样专用水钻钻头,它包含钻取系统、推出系统和切断系统三个部分,所述的钻取系统由钻体、钻爪和连接杆组成;所述的推出系统由推压圈、推压杆和推压板组成;所述的切断系统由侧切刀头、拉簧、拉索、销轴、支撑杆、连杆、和磁铁块组成;该钻头可以通过侧切刀头将样品与下部本体分离开来,取样方式更加方便,灵活;推出系统的设置方便了钻头内部样品的取出,有效避免了击打钻头取样造成的破坏,保证了样品的完整性;结构紧凑,实用性极强,值得大范围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5738970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610111569.4
申请日:2016-02-29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G01V9/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09 , G01V99/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生共存四位一体多矿产协同勘查方法,首先,通过实施协同勘查,查明多种矿产的赋存状态、赋存规律和开发条件,实现这些矿产的协同勘查与评价,达到高精度、高效益、最优化的勘查效果;其次,通过不同勘查方法与技术的协同开展,钻探、物探、信息技术等技术系统协同实施,使勘查工程实施达到最佳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用最少的投入获得可持续的最佳勘查效果,从整体上提升多种矿产综合协同勘查的技术水平和勘查效果。本发明实现了一个层系或一块矿产聚集区的多种矿产勘查与技术实施的协同部署,使勘查工作达到更加科学、更加高效的经济效益和更高水平的技术协同实施的勘查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5649618B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10031005.X
申请日:2016-01-18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E21B4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侵事件煤层关键界面的识别方法。该方法从煤层顶界面、底界面、煤层层内结构三个层面,煤层顶部岩层中海相微量元素类型、丰度,煤层底部岩层中暴露沉积微量元素类型、丰度,煤层、顶部、底部岩层中微体古生物类型、丰度以及煤层中动物化石、微体古生物类型、丰度识别和界定海侵事件的存在,从沉积特征、生物特征、测井曲线及微观等方面寻找证据,单井、单点、单剖面开始,通过连井剖面、区域连片实现点、线、面大区域的空间链接和对比,从而有效识别海侵事件煤层的关键界面。
-
公开(公告)号:CN106019402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19308.1
申请日:2016-05-12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G01V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V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判别与验证巨厚煤层内部古气候旋回的方法,采用古植物含量系数法、煤岩组分法、特征元素法和碳同位素法,综合判别巨厚煤层内部的古气候旋回;根据不同判别方法对古气候的敏感性,对识别出的古气候旋回进行相应赋值,累计得出各古气候旋回的总得分,定量化的描述了各古气候旋回的可靠性。之后,通过巨厚煤层的测井数据分析,识别出其内部蕴含的地球公转轨道参数(米兰科维奇旋回),并与古植物含量系数法、煤岩组分法、特征元素法、碳同位素法综合判别出的古气候旋回进行对比,从成因本质上查明了控制古气候旋回发育的地球公转轨道参数,提高了古气候旋回判别可信度;本判别与验证方法方便灵活,可信度高,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