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66894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815225.2
申请日:2024-12-11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用大范围可调节引射式负压除尘设备,包括用于产生水雾的雾化组件,雾化组件设置在筒体的前端,所述筒体通过调节组件设置在支撑组件上,调节组件用于实现筒体相对支撑组件的升降、前后倾斜和左右倾斜调节,支撑组件上设置有供风组件,所述筒体前端横横截面的横向长度大于纵向长度。改变了筒体的出风口形状,与现有技术相比,增加了横向尺寸,也就增加了横向的雾化范围,也保障在露天环境下雾化液滴抵抗横风的有效射程,从而增大整个设备的雾化范围;还设置有具有升降、前后倾斜和左右倾斜调节的调节组件,便于调整筒体的位置,与筒体出风口的结构相结合,能增加整个设备的横向雾化范围,增加其抵抗自然横风的抵抗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498371A
公开(公告)日:2023-07-28
申请号:CN202310586549.2
申请日:2023-05-24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智能化湿式高频振荡空气幕捕尘系统,包括安设于煤矿采掘工作面的M个粉尘浓度实时监测模块,所述M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正整数,第m粉尘浓度实时监测模块用于获取安设于第m粉尘浓度实时监测模块工作面中的粉尘浓度数据,所述m为小于或者等于M的正整数;还包括行走于煤矿采掘工作面巷道的智能化湿式高频振荡空气幕降尘设备,智能化湿式高频振荡空气幕降尘设备根据粉尘浓度实时监测模块监测的粉尘浓度,智能化湿式高频振荡空气幕降尘设备调节不同档位的降尘液,实现对矿井降尘。本发明能够通过行走装置自由移动为煤矿采掘工作面进行除尘。
-
公开(公告)号:CN119198467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723185.9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G01N15/075 , G01N21/01 , G01N21/5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式多光源颗粒物光散射特性实验装置及方法,包括可拆卸设置的激光器、入射光通路、散射光通路、光电探测器、球形散射腔、光功率计、示波器、蒸汽发生器、发尘器以及光学相机;入射光通路、散射光通路均可滑动地安装于圆形的滑轨上,使得激光器、入射光通路以及散射光通路可围绕球形散射腔旋转一周任意角度调节。可实现多光源多角度激光入射和多角度探测器检测,探究在光源和角度动态变化下的颗粒物散射特性;通过光功率计获得若干散射角度和不同湿度下的待测样品中颗粒物的散射光功率信号,建立散射光功率和输出电压之间的函数关系;使用光学相机直接对颗粒物散射情况进行拍摄,获取各类待测样品中的颗粒物散射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6139631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041273.X
申请日:2023-01-13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B01D5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矿井呼吸性粉尘多级连续分离器,在分离器腔体内部设有一次虚拟撞击腔和二次虚拟撞击腔,一次虚拟撞击腔内设有整体悬空、与分离器腔体外部连通的一级粉尘收集过滤腔,在分离器腔体的顶端设有入口喷嘴,入口喷嘴与一次虚拟撞击腔通过一次加速通道连通,一次虚拟撞击腔与一级粉尘收集过滤腔通过第一接入管连通,在二次虚拟撞击腔内设有整体悬空、与分离器腔体外部连通的二级粉尘收集过滤腔,一次虚拟撞击腔与二次虚拟撞击腔通过二次加速通道连通,二次虚拟撞击腔与二级粉尘收集过滤腔通过第二接入管连通,在二次虚拟撞击腔底部设有呼吸性粉尘出口通道。本发明实现了呼吸性粉尘的连续精准分离,提高了呼吸性粉尘分离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183201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511814.8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综采工作面粉尘监测装置及智能喷雾降尘系统,包括粉尘监测模块、智能喷雾控制设备、地面监测控制系统,粉尘监测模块包括粉尘粒度监测装置和粉尘数据分析系统,智能喷雾控制设备包括喷雾器壳体和均布置于喷雾器壳体内的供水供气管路、汽水雾化喷嘴、芯片控制单元,供水供气管路设置有水压调节装置、气压调节装置,喷雾器壳体为椭圆形管壳,外壳上表面设有用于套装在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顶梁上的安装套圈,喷雾器壳体前端开口处安装有出口端朝外的供水供气管路,供水供气管路的端头通过转接弯头与朝向割煤产尘区域的汽水雾化喷嘴连接,具有自动化操作方便、喷雾降尘效果好、数据准确性高、喷雾范围覆盖全面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183201B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111511814.8
申请日:2021-12-07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综采工作面粉尘监测及智能喷雾降尘系统,包括粉尘监测模块、智能喷雾控制设备、地面监测控制系统,粉尘监测模块包括粉尘粒度监测装置和粉尘数据分析系统,智能喷雾控制设备包括喷雾器壳体和均布置于喷雾器壳体内的供水供气管路、汽水雾化喷嘴、芯片控制单元,供水供气管路设置有水压调节装置、气压调节装置,喷雾器壳体为椭圆形管壳,外壳上表面设有用于套装在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顶梁上的安装套圈,喷雾器壳体前端开口处安装有出口端朝外的供水供气管路,供水供气管路的端头通过转接弯头与朝向割煤产尘区域的汽水雾化喷嘴连接,具有自动化操作方便、喷雾降尘效果好、数据准确性高、喷雾范围覆盖全面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198467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723185.9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G01N15/075 , G01N21/01 , G01N21/5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调式多光源颗粒物光散射特性实验装置及方法,包括可拆卸设置的激光器、入射光通路、散射光通路、光电探测器、球形散射腔、光功率计、示波器、蒸汽发生器、发尘器以及光学相机;入射光通路、散射光通路均可滑动地安装于圆形的滑轨上,使得激光器、入射光通路以及散射光通路可围绕球形散射腔旋转一周任意角度调节。可实现多光源多角度激光入射和多角度探测器检测,探究在光源和角度动态变化下的颗粒物散射特性;通过光功率计获得若干散射角度和不同湿度下的待测样品中颗粒物的散射光功率信号,建立散射光功率和输出电压之间的函数关系;使用光学相机直接对颗粒物散射情况进行拍摄,获取各类待测样品中的颗粒物散射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7960423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075856.9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旋流芯高度可调节的多级防堵喷嘴,包括喷嘴外壳和旋流芯,喷嘴外壳包括由螺纹旋合连接的上外壳以及下外壳,上外壳内固定设置有旋流芯,使得旋流芯与喷嘴内孔的距离可调;旋流芯包括旋流芯主体,旋流芯主体的过水面末端设置有水平缓冲面,下外壳底端安装有至少两级过滤组件,过滤组件的过滤网从上至下滤孔逐渐变小,相邻的两级过滤网之间留有腔体。旋流芯与喷嘴内孔的距离可调,能够改变喷雾的覆盖范围,确保液滴在整个喷雾场中更均匀地分布;通过设置水平缓冲面代替过水挡板,避免水流直接冲击过水挡板,减少水流机械能损失,防止细微颗粒物堆积;通过设置滤孔逐渐变小的多个过滤网,实现根据颗粒大小进行分类过滤,避免堵塞。
-
公开(公告)号:CN11787514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795456.7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喷嘴内外连续流场雾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喷嘴内部及外部流体域等比例模型;在Fluent中激活瞬态,打开VOF模型,模拟预测初始射流及其破碎过程;选择湍流模型为Realizable k–ε,激活DPM模型,创建DPM入射器,跟踪液滴运动轨迹;在瞬态环境下,模拟喷嘴中水流雾化过程。通过构建VOF to DPM方法明确了喷嘴内部结构对射流雾化的影响规律,VOF模型既能够很好地描述液体的相界面,又能用于模拟喷嘴出口液体的喷射和形成雾气的过程;结合DPM模型,可以跟踪液滴的运动轨迹,包括其大小、速度、分布等信息,从而深入了解液滴在流场中的行为;通过模拟不同喷嘴结构、液体流量和喷雾气体速度等变化对喷雾过程的影响,能针对性地提高喷雾器的效率和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949358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093805.9
申请日:2024-01-23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G01N15/06 , G01N15/075 , B08B5/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带气流冲洗控制的自适应双光源粉尘浓度检测传感器,包括外壳体,外壳体内设置有密闭双光源检测装置和气流冲洗控制装置,密闭双光源检测装置包括检测腔,检测腔两侧设有进尘口和出尘口,进尘口和出尘口一一与外壳体两侧开设的两通道口连通,从而形成粉尘气路通道;检测腔的后端水平连通有光电检测通道,检测腔的前端连通有两入射光通道,两入射光通道分别相对检测腔上倾45°和下倾45°设置,每个入射光通道内包括由前向后依次设置的脉冲激光器、第一窄带滤光片和光学透镜组,光电检测通道内包括由前向后依次设置的第二窄带滤光片、光学透镜组和光电检测器。本发明能保证传感器在0‑1000mg/m3的粉尘浓度环境中具有较高且稳定的检测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