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预紧及预紧锚固协同转化的整体式锚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464184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649196.7

    申请日:2021-06-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置预紧及预紧锚固协同转化的整体式锚杆装置,通过在锚杆尾部设置扁平的六角形锁紧装置,避免了锚杆支护钻孔外露长度致使巷道有效空间减少的问题,有效避免杆体局部应力集中问题,不易发生破断。杆体与预锚加载装置内一定长度的细牙螺纹咬合产生预紧力,咬合长度大且螺纹间距小,在同样扭矩条件下,其施加的预紧力更大,且不易随时间增长而降低;整体式锚杆装置在钻孔底部、锚杆端部产生预紧力,预紧力与锚固力产生位置一致,在预紧力产生过程中,预锚加载装置通过机械力逐步张开并与钻孔孔壁紧密接触,产生机械锚固力,同时实现了化学锚固力、机械锚固力与预紧力三者有效协同转化,大幅度提升了锚杆锚固力。

    一种超前段回采巷道耦合支护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1830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404407.9

    申请日:2025-04-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前段回采巷道耦合支护的确定方法,属于回采巷道耦合支护领域,具体包括获取待测巷道岩石力学参数、待测巷道主动支护参数、待测巷道被动支护参数及现场监测数据;超前段巷道主被动支护强度耦合判定;确定主被动联合支护安全系数在合理范围之内;确定单元支架初撑力;超前段巷道主被动支护变形耦合判定;确定锚杆不合格率在合理范围内;确定单元支架活柱下缩量不超过极限;确定因帮部鼓出不会影响单元支架维持稳定工作姿态;对耦合支护情况进行观测,最终确定是否达到耦合支护状态。本发明建立了强度耦合与变形耦合的双模态判定机制,并提供了耦合调控方法,有效保障了回采巷道的强度稳定性与变形稳定性。

    一种新型三脚架
    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779419U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1020268656.9

    申请日:2010-07-23

    Inventor: 李攀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三脚架,其包括三个能伸缩的支撑脚,其特征在于:每个支撑脚配置有一个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均与一伺服控制系统相连接;新型三脚架包括一工作平台,该工作平台上设置有水平传感器,每个支撑脚上均设置有一压力传感器;新型三脚架配置有一控制系统,水平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伺服控制系统分别与该控制系统通信连接,伺服控制系统设置在工作平台的下方。本实用新型在每个支撑脚上配置一用于调整支撑脚高度的伺服控制系统,并且在工作平台上设置有水平传感器,水平传感器将相关数据传输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控制伺服控制系统,命令伺服电机自动调平,减少了每次测量时调整三脚架的时间,提高了其测量效率,简化了测量流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