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矿井局部抗冲击地压的巷道支护-围岩充填协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41535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210621501.6

    申请日:2022-06-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矿井局部抗冲击地压的巷道支护‑围岩充填协同方法,涉及煤矿巷道支护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首先在巷道两帮的中间位置打泄压钻孔,在泄压钻孔的末端设置钻孔应力计,通过钻孔应力计来监测该段巷道是否存在冲击地压危害,若存在冲击地压灾害则在其上方再布置泄压钻孔;之后通过锚杆对巷道围岩进行初次支护;通过注液孔向腔体内注入非牛顿流体,直到注满,继续注入的非牛顿流体流入巷道围岩周围的泄压钻孔中,待泄压钻孔内注满非牛顿流体后,腔体和泄压钻孔中的非牛顿流体形成整体性结构,当巷道变形时泄压钻孔和腔体内的非牛顿流体共同起到让压变形作用。本发明方法可对具有冲击地压的巷道或者区域进行支护。

    一种矿井巷道冲击地压模拟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93860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210622964.4

    申请日:2022-06-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巷道冲击地压模拟试验方法,涉及煤矿冲击地压模拟设备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首先制作巷道体,并在巷道体内表面安装位移传感器,在巷道体外表面安装应力传感器;在容纳腔体内安装压力传感器,向容纳腔体内注入非牛顿流体;在注入非牛顿流体的容纳腔体外设置外壳,并在外壳与容纳腔体之间设置压力传感器;然后,铺设相似材料结构,并在能量震源附近布置雷管,通过试验框架上的位置控制装置控制加载机构所需压力;养护完毕后,取出外壳,对试验框体进行密封;最后,引爆能量震源,检测巷道位移数据和巷道压力数据,同时通过模拟巷道变形定性分析巷道情况。本发明可以实现对模拟巷道变形的定性分析。

    单一急倾斜特厚煤层放顶煤采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59727A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211305353.3

    申请日:2022-10-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一急倾斜特厚煤层放顶煤采煤方法,涉及煤矿急倾斜特厚煤层开采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在运输上山一侧的煤层顶板处沿煤层走向方向掘进,在回风上山一侧掘进一条与之相对的巷道,分别在掘进后得到的两条巷道沿煤层真厚度水平方向向煤层底板掘进两条切眼,并掘进一条巷道使两条切眼的端部连通,采煤机工作时,采用综采放顶煤开采方式,工作面推进后在煤层底板处,进行支护,预保留底板巷道。对底板处液压支架后方的预留巷道进行巷旁支护,在单体液压支柱外侧浇筑混凝土墙,通过对工作面后方采空区注入水泥浆的方式,形成挡风帷幕,工作面保持“W”型通风系统。本发明在采煤的同时实现留巷,减少了单独留巷所需的时间及成本。

    老采空区巷道流态化注浆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76371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563354.1

    申请日:2022-0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老采空区巷道流态化注浆模拟方法,涉及矿山老采空区修复治理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首先结合实际地质概况,确定所要注浆巷道的位置,利用大穿透深度地质雷达在巷道正上方进行扫描,了解巷道的形态特征和内部塌陷情况;然后在模拟设备的试验箱中根据雷达扫描结果,通过改变限位棒在试验箱插入的深度实现对巷道内部形态的模拟。之后利用破碎矸石模拟巷道内部碎石堆积情况的模拟;最后通过测速器和光纤传感器得出的数据进一步优化注浆方案。本发明方法可以为现场施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减少现场施工试错成本,可以更加直观的观察料浆注入老采空区的情况。

    动水环境下强渗透地层双液注浆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83369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111170621.0

    申请日:2021-1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久性好且无环境污染的动水环境下强渗透地层双液注浆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动水环境下强渗透地层的防渗堵水与加固,属于动水封堵材料的制备领域。双液注浆新材料由A液与B液组成;A液为改性水泥浆液,配比按重量份数计为:聚丙烯酰胺颗粒30~50份、水泥500份、硫酸亚铁5~10份、氯化钠5~10份、柠檬酸0.9~1.5份以及水450份;B液为聚氨酯。使用时,采用双液注浆泵将A液与B液按质量比1:(0.046~0.072)混合并灌注到目标地层。本发明的注浆新材料具有凝固时间可调、可注性强、涌水堵漏效果好、结石体强度高、费用低、无毒性、操作方便等优点,是一种性能卓越的动水环境下强渗透地层注浆加固及防渗材料。

    动水环境下强渗透地层双液注浆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683369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1170621.0

    申请日:2021-1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久性好且无环境污染的动水环境下强渗透地层双液注浆新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动水环境下强渗透地层的防渗堵水与加固,属于动水封堵材料的制备领域。双液注浆新材料由A液与B液组成;A液为改性水泥浆液,配比按重量份数计为:聚丙烯酰胺颗粒30~50份、水泥500份、硫酸亚铁5~10份、氯化钠5~10份、柠檬酸0.9~1.5份以及水450份;B液为聚氨酯。使用时,采用双液注浆泵将A液与B液按质量比1:(0.046~0.072)混合并灌注到目标地层。本发明的注浆新材料具有凝固时间可调、可注性强、涌水堵漏效果好、结石体强度高、费用低、无毒性、操作方便等优点,是一种性能卓越的动水环境下强渗透地层注浆加固及防渗材料。

    老采空区流态化充填注浆检测及最优钻孔布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66867B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210556689.0

    申请日:2022-0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老采空区流态化充填注浆检测及最优钻孔布置方法,涉及矿山老采空区充填注浆技术领域。包括:在地面钻试验孔和检测孔,制备流态化充填料浆和含有磁性碎屑的磁力流态化检测料浆,将电磁探测器放置在检测孔的底部探测信号,将其记录为第一次磁场信号;向试验孔内注入磁力流态化检测料浆,注入完毕后,再注入流态化充填料浆,停止注浆后,通过电磁探测器再次探测并接收信号,将其记录为最后一次磁场信号,并拟合出该信号下的采空区磁场整体分布图;结合理论知识计算得出一次注浆最大半径值;最后根据该最大半径值得出最优钻孔孔距值。本发明方法在有效应对采空区注浆充填的同时,还为采空区注浆流动规律等相关研究作出重要铺垫。

    一种矿井巷道冲击地压模拟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93860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22964.4

    申请日:2022-06-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井巷道冲击地压模拟试验方法,涉及煤矿冲击地压模拟设备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首先制作巷道体,并在巷道体内表面安装位移传感器,在巷道体外表面安装应力传感器;在容纳腔体内安装压力传感器,向容纳腔体内注入非牛顿流体;在注入非牛顿流体的容纳腔体外设置外壳,并在外壳与容纳腔体之间设置压力传感器;然后,铺设相似材料结构,并在能量震源附近布置雷管,通过试验框架上的位置控制装置控制加载机构所需压力;养护完毕后,取出外壳,对试验框体进行密封;最后,引爆能量震源,检测巷道位移数据和巷道压力数据,同时通过模拟巷道变形定性分析巷道情况。本发明可以实现对模拟巷道变形的定性分析。

    老采空区早强保坍注浆及钻孔检测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61843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555337.3

    申请日:2022-0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老采空区早强保坍注浆及钻孔检测确定方法,涉及矿山老采空区修复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在地面钻注浆钻孔和探测钻孔,制备早强保坍料浆,将声呐探测器放置在探测钻孔的底部探测信号,将其记录为第一次磁场信号;向注浆钻孔内注入早强保坍料浆,停止注浆后,通过声呐探测器再次探测并接收信号,将其记录为最后一次磁场信号,并拟合出该信号下的采空区磁场整体分布图;结合理论知识计算得出一次注浆最大半径值;最后根据该最大半径值得出最优钻孔孔距值。本发明方法中利用了从铝土矿中提炼氧化铝后排出的工业固体废物,在有效应对采空区注浆充填的同时,还为采空区注浆流动规律等相关研究作出重要铺垫。

    用于矿井局部抗冲击地压的巷道支护-围岩充填协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41535A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10621501.6

    申请日:2022-06-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矿井局部抗冲击地压的巷道支护‑围岩充填协同方法,涉及煤矿巷道支护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首先在巷道两帮的中间位置打泄压钻孔,在泄压钻孔的末端设置钻孔应力计,通过钻孔应力计来监测该段巷道是否存在冲击地压危害,若存在冲击地压灾害则在其上方再布置泄压钻孔;之后通过锚杆对巷道围岩进行初次支护;通过注液孔向腔体内注入非牛顿流体,直到注满,继续注入的非牛顿流体流入巷道围岩周围的泄压钻孔中,待泄压钻孔内注满非牛顿流体后,腔体和泄压钻孔中的非牛顿流体形成整体性结构,当巷道变形时泄压钻孔和腔体内的非牛顿流体共同起到让压变形作用。本发明方法可对具有冲击地压的巷道或者区域进行支护。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