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7325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26984.1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窨井地下雨污管网气液两相爆炸及连环泄爆数值模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几何模型,划分网格,设定边界条件;S2:检验网格独立性;S3:设置压力求解器,打开瞬态环境,开启能量方程、RNG k‑ε模型和组分运输模型,设置气液两相组分,设置物理性质;S4:开启VOF模型,设置气液两相相态,定义物相材料,开启表面张力模型、蒸发‑冷凝模型;通过UDF和“两步泄爆法”模拟多组窨井结构的连环泄爆;S5:在气相液两相空间、窨井内部设置监测点,初始化流体域,设置模拟时间和步长,迭代求解;S6:分析结果,观察温度云图,处理火焰图片,查看爆炸变化情况;可以精确控制参数、具有可控性和灵活性、提高精准度,减少误差,过程可视化。
-
公开(公告)号:CN117462905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415804.3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环保型锂离子电池微胶囊灭火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微胶囊灭火剂包括囊壁及囊芯,所述囊壁为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合材料,所述囊芯为液体灭火剂,所述壳聚糖/海藻酸钠复合材料利用壳聚糖(CTS)上带正电的氨基与海藻酸钠(SA)上带负电的羧基静电吸引在低于芯材沸点的温度下凝聚而成,保证囊芯以液态形式包覆在微胶囊囊壁中,提高包覆率。当微胶囊遇火焰发生破裂时,灭火剂释放出来并快速气化,起到火灾初期主动灭火的作用。本发明提供的微胶囊灭火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添加到ABC干粉灭火剂等其他灭火剂中。
-
公开(公告)号:CN114739618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553543.0
申请日:2022-05-20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G01M7/08 , G01M99/00 , G01N3/18 , G01N30/72 , G01R31/00 , G01R31/378 , G01R31/3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因素耦合刺激下锂电池热失控可视化综合实验方法,基于多因素耦合刺激的锂电池热失控可视化综合实验装置,包括热失控封闭实验罐、高压配气系统、锂电池夹持装置、外部刺激施加装置、热施加装置、多阶段气体收集系统、数据采集系统和总控柜;锂电池夹持装置包括锂电池夹持仓,在锂电池夹持仓内嵌入安装有上、下、前、后四个虎钳夹,所述虎钳夹内穿设有电池短路及充放电连接线;外部刺激施加装置安装在热失控封闭实验罐内并正对锂电池夹持装置;热施加装置包括可旋转盘、热辐射盘、加热保温装置和柔性保温膜;其步骤包括步骤a—步骤j,共十步。该实验方法能用于研究多因素耦合作用下锂电池的热失控规律,提供的绝热实验环境能使实验结果更加真实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14755266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303239.0
申请日:2022-03-24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煤矿井下巷道内瓦斯‑煤尘爆炸的实验装置,包括气体粉尘发生系统、点火系统、通风系统、管道系统、喷射抑爆系统和爆炸监控系统,所述管道系统包括爆炸管道和位于爆炸管道右侧并通过连接件串联设置的若干个扩散管道,气体粉尘发生系统设置在爆炸管道的后侧且通过注气管相连,通风系统设置在爆炸管道的左侧,点火系统的点火段直接伸入到爆炸管道内,所述扩散管道后侧设置有喷射抑爆系统,喷射抑爆系统与每个扩散管道之间均通过实现抑爆管连接,管道系统上布置有爆炸监控系统。能从多种情况下观察气体粉尘爆炸产生的一系列体征参数的变化,客观认识气体粉尘爆炸的焰面传播规律,同时还能实现煤矿井下瓦斯‑煤尘的有效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81559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736562.8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灭火弹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可重复利用的产气式喷粉灭火弹及使用方法。用于火场中心灭火。所述灭火弹的外壳呈底面平整的类球体结构,其内部填充有灭火剂,外壳包括位于上部的半球形外壳和位于下部的平底的类半球形外壳。半球形外壳是被分割为多块但没有完全裂开的PC吸塑外壳,类半球形外壳是由重质刚性材料制成,类半球形外壳的底部设有进料口。类半球形外壳内部设有气体发生装置,气体发生装置包括U型罩、装药盒、远程控制的电子雷管和固体产气剂,固体产气剂和电子雷管设于装药盒内部,U型罩上设有多个通气孔。本发明有利于远距离控制进入火场中心并进行大范围灭火。
-
公开(公告)号:CN11677140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70742.1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矿井热动力灾害防治领域,公开了一种快速产气推动的水幕抑燃抑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紫外火焰传感器、信息控制装置、气体发生装置、雾化装置、固定装置,自动补水装置。当矿井巷道内发生瓦斯煤尘爆炸时,紫外火焰传感器将信号传给信息控制装置,信息控制装置将信号命令同时传输给气体发生装置和雾化装置电磁阀,气体发生装置内的气囊膨胀,推动箱体内的水向外流出,经雾化装置雾化后在巷道内形成水幕。通过细水雾的降温、消焰以及对爆炸冲击波的衰减作用,实现对瓦斯煤尘爆炸灾害的主动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16013142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076658.X
申请日:2023-01-18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G09B2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科学实验与教学用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瓦斯煤尘爆炸演示控制方法、演示装置,利用塑料膜对管道密封;在封膜外或封膜上均匀布置2‑3kg煤尘;抽真空并判断抽气真空度是否达到要求,若真空度未达到要求,则重新抽真空;若真空度达到要求,则配置瓦斯空气混合气体;启动搅拌风机混合气体;判断瓦斯浓度显示装置度数是否稳定,若瓦斯浓度显示装置度数不稳定,则重新启动搅拌风机混合气体;若瓦斯浓度显示装置度数稳定,则点爆瓦斯,瓦斯爆炸并引爆煤尘;启动搅拌风机排废气。本发明的瓦斯煤尘爆炸演示装置演示可靠、适用,规模适中,实现演示效果俱佳,有利于直观演示瓦斯煤尘爆炸场景,增强对被培训人员警示教育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219553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831577.1
申请日:2022-07-14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刺激锂电池热蔓延及热失控气体动态爆炸风险实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将热电偶组件的温度传感器贴片安设在热蔓延锂电池安置槽内的每一个锂电池的正极、负极、中间处;步骤S2、将锂电池实验罐内气体抽真空,注入1个大气压的惰性气体;步骤S3、计算得到热失控实验前锂电池实验罐内的气体摩尔数;步骤S4、确定锂电池发生热失控气体释放过程的总时长T;步骤S5、计算得到锂电池组热失控‑传递全周期罐体内气体摩尔随时间的演变过程;步骤S6、重复步骤S1‑S2,将整个热蔓延失控的实验时长T均分成多个阶段,分别收集多个阶段的高温气体,具有操作方便快捷、安装简单、结构组装灵活、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966419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831821.4
申请日:2022-07-14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G01R31/378 , G01R31/392 ,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锂电池热动力学实验装置,包括工作台、电控箱、热蔓延模块、多刺激耦合驱动模块、锂电池实验罐、罐外锂电池实验组件和热电偶组件;热蔓延模块包括热蔓延锂电池安置槽和水平挤压装置,热蔓延锂电池安置槽内置有一根加热棒和若干节锂电池;多刺激耦合驱动模块包括耦合驱动锂电池槽和针刺组件,耦合驱动锂电池槽内置有一根加热棒和一节锂电池;锂电池实验罐内底部配置有罐内模块安装座;罐外锂电池实验组件包括高速摄影设备、罐外模块安装座、固定在罐外模块安装座旁的调节螺杆和沿调节螺杆杆身上下间隔设置的火焰高度测板,具有操作简单快捷、一体多用、功能灵活、适用范围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755266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210303239.0
申请日:2022-03-24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煤矿井下巷道内瓦斯‑煤尘爆炸的实验装置,包括气体粉尘发生系统、点火系统、通风系统、管道系统、喷射抑爆系统和爆炸监控系统,所述管道系统包括爆炸管道和位于爆炸管道右侧并通过连接件串联设置的若干个扩散管道,气体粉尘发生系统设置在爆炸管道的后侧且通过注气管相连,通风系统设置在爆炸管道的左侧,点火系统的点火段直接伸入到爆炸管道内,所述扩散管道后侧设置有喷射抑爆系统,喷射抑爆系统与每个扩散管道之间均通过实现抑爆管连接,管道系统上布置有爆炸监控系统。能从多种情况下观察气体粉尘爆炸产生的一系列体征参数的变化,客观认识气体粉尘爆炸的焰面传播规律,同时还能实现煤矿井下瓦斯‑煤尘的有效抑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