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跨度切顶成巷顶板的内拉锚索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284913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652274.1

    申请日:2019-07-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跨度切顶成巷顶板的内拉锚索结构,包括沿巷道掘进方向交替布置的第一锚杆索系统A1和第二锚杆索系统A2,以及设置于A1系统与A2系统之间的内拉锚索桁梁系统A3;其中A1系统侧重靠实体煤帮侧顶板支护,A2系统侧重顶板中部区域支护,A3系统侧重采空区侧顶板结构与深部稳定围岩的力学联系,三个锚杆索系统之间通过内在力的传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配合,共同实现掘进期间顶板稳定性控制。其中A3下部桁梁结构具有让压吸能功能,在对顶板施加足够护表作用的同时,也避免了桁梁结构拉裂撕坏。锚杆与锚索一体化同排布置,有利于改善浅部煤岩体应力状态,提高浅部煤岩体的加固强度,限制浅部围岩变形破坏。

    一种煤矿巷道抗冲击能力精准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86144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110792636.4

    申请日:2021-07-14

    Abstract: 一种煤矿巷道抗冲击能力精准计算方法,通过对现场各支护构件取材进行动载冲击试验,明确了实验中的取材、实验设备、加载方式等细节内容,可得到真实抗冲击能量数值,并根据围岩稳定性状况,对顶板、帮部的各支护构件及卸压孔所能吸收的能量进行权重分配,基础数据来源真实有效,能量计算方法科学合理;提出了卸压孔吸收能量的具体计算公式,并根据围岩状况将卸压措施抗冲能量进行综合加权计算,全面的考虑了卸压措施对巷道抗冲击能力的影响关系;全面充分的考虑了顶板及帮部包括锚杆、锚索、托盘、钢带、护表网在内的各个支护结构的抗冲击能力,并充分考虑了超前支护措施所能吸收的能量,使得计算结果更符合现场实际情况。

    一种煤矿巷道抗冲击能力精准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86144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792636.4

    申请日:2021-07-14

    Abstract: 一种煤矿巷道抗冲击能力精准计算方法,通过对现场各支护构件取材进行动载冲击试验,明确了实验中的取材、实验设备、加载方式等细节内容,可得到真实抗冲击能量数值,并根据围岩稳定性状况,对顶板、帮部的各支护构件及卸压孔所能吸收的能量进行权重分配,基础数据来源真实有效,能量计算方法科学合理;提出了卸压孔吸收能量的具体计算公式,并根据围岩状况将卸压措施抗冲能量进行综合加权计算,全面的考虑了卸压措施对巷道抗冲击能力的影响关系;全面充分的考虑了顶板及帮部包括锚杆、锚索、托盘、钢带、护表网在内的各个支护结构的抗冲击能力,并充分考虑了超前支护措施所能吸收的能量,使得计算结果更符合现场实际情况。

    一种大跨度切顶成巷顶板的内拉锚索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284913B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1910652274.1

    申请日:2019-07-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跨度切顶成巷顶板的内拉锚索结构,包括沿巷道掘进方向交替布置的第一锚杆索系统A1和第二锚杆索系统A2,以及设置于A1系统与A2系统之间的内拉锚索桁梁系统A3;其中A1系统侧重靠实体煤帮侧顶板支护,A2系统侧重顶板中部区域支护,A3系统侧重采空区侧顶板结构与深部稳定围岩的力学联系,三个锚杆索系统之间通过内在力的传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配合,共同实现掘进期间顶板稳定性控制。其中A3下部桁梁结构具有让压吸能功能,在对顶板施加足够护表作用的同时,也避免了桁梁结构拉裂撕坏。锚杆与锚索一体化同排布置,有利于改善浅部煤岩体应力状态,提高浅部煤岩体的加固强度,限制浅部围岩变形破坏。

    一种定量判断特厚煤层沿空巷道开掘时间的双指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42821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911097866.8

    申请日:2019-1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量判断特厚煤层沿空巷道开掘时间的双指标方法,1)以基本顶下沉量为指标确定沿空掘巷开掘时间T1;2)以巷道围岩裂隙发育深度为时间指标确定合理开掘时间T2;3)确定合理的沿空巷道开掘时间T。在充分考虑煤、岩体的差异性的基础上得出基本顶下沉量与覆岩运动稳定时间,更加符合现场实际,结果更加准确。2)引入巷道围岩裂隙发育深度作为附加指标,形成了沿空煤巷开掘时间的双指标体系。3)以最大基本顶下沉值的70%、最大裂隙深度80%作为巷道开掘时间的评价指标,并根据具体地质条件确定两者所占的权重比例,综合得出沿空巷道开掘时间,保证沿空巷道围岩安全稳定,减少特厚煤层沿空掘巷时间,保障采掘正常接替。

    一种定量判断特厚煤层沿空巷道开掘时间的双指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42821A

    公开(公告)日:2020-04-21

    申请号:CN201911097866.8

    申请日:2019-1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量判断特厚煤层沿空巷道开掘时间的双指标方法,1)以基本顶下沉量为指标确定沿空掘巷开掘时间T1;2)以巷道围岩裂隙发育深度为时间指标确定合理开掘时间T2;3)确定合理的沿空巷道开掘时间T。在充分考虑煤、岩体的差异性的基础上得出基本顶下沉量与覆岩运动稳定时间,更加符合现场实际,结果更加准确。2)引入巷道围岩裂隙发育深度作为附加指标,形成了沿空煤巷开掘时间的双指标体系。3)以最大基本顶下沉值的70%、最大裂隙深度80%作为巷道开掘时间的评价指标,并根据具体地质条件确定两者所占的权重比例,综合得出沿空巷道开掘时间,保证沿空巷道围岩安全稳定,减少特厚煤层沿空掘巷时间,保障采掘正常接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