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煤矿开采的离层注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8601670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855459.3

    申请日:2024-06-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煤矿开采的离层注浆装置,涉及离层填充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接有混合池,所述支撑架固接有控制终端,所述支撑架固接有镜像分布的筛分筒,所述筛分筒内固接有滤板,所述筛分筒固接且连通有对接管,所述对接管上设置有与控制终端电连接的第一电磁阀,所述筛分筒的顶部密封转动连接有转动封盖,所述转动封盖通过环形阵列的齿牙与相邻的所述齿轮传动连接,所述转动封盖固接有推板。本发明通过两个筛分筒交替工作,不隔断地对覆岩离层进行填充工作,将浆体中未破碎彻底的煤矸石块剔除至外部,避免浆体中未破碎彻底的煤矸石块损伤注浆泵并堵塞钻杆,影响对覆岩离层的填充工作。

    一种基于卸-支协同的卸压孔-锚固孔间距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41629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289660.6

    申请日:2024-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卸‑支协同的卸压孔‑锚固孔间距确定方法,属于冲击地压灾害防治技术领域,步骤包括:步骤A.根据卸压孔‑锚固孔直径比设计最优卸压孔‑锚固孔间距,首先需要计算卸压孔‑锚固孔周围破碎区、塑性区范围Rd、Rp、rd、rp。本发明中,通过利用数值模拟软件,计算相邻卸压孔‑锚固孔间应力集中系数以及巷帮煤体移近量判断孔间距是否发挥协同效应,不需要通过现场实测数据,节约了相应的测试时间,通过理论计算即可指导现场生产过程中孔间距设计,对防治冲击地压技术方法领域具有参考价值,通过计算卸压孔‑锚固孔周围破碎区、塑性区范围以及锚杆支护加固区范围。

    一种基于覆岩损伤度确定煤矿工作面工程尺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2196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863798.2

    申请日:2024-12-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覆岩损伤度确定煤矿工作面工程尺度的方法,涉及煤矿开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基于覆岩损伤度确定煤矿工作面工程尺度的方法,基于工程现场实地钻取岩芯制作标准试样,基于室内试验获得各层岩石的基本力学参数,根据试验所得结果确定工作面上覆岩层关键层位置,之后通过室内试验确定关键层岩石的声发射演化规律,并构建出关键层岩石的分段本构模型,再通过fish语言将所得分段本构模型导入FLAC 3D数值模拟软件进行工程尺度数值模拟,通过模拟不同工作面工程尺度(推进速度)下工作面上覆岩层的损伤破坏特征确定合适的工作面推进速度。

    一种基于巷道围岩储能分区的大直径钻孔深度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9390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292219.3

    申请日:2024-0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巷道围岩储能分区的大直径钻孔深度设计方法,属于深埋巷道冲击地压灾害防治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搜集现场资料;步骤B.煤岩力学属性测定;步骤C.巷道近场围岩分区储能理论;步骤D.数值模拟计算;步骤E.进行能量监测;步骤F.构建巷道围岩动态能量分区演化模型;步骤G.根据巷道围岩储能区范围设计大直径卸压钻孔深度;步骤H.检验及优化。本发明中,利用数值模拟手段,通过构建巷道围岩动态能量分区演化模型来分析储能区范围,从而确定煤体施工大直径钻孔深度设计深度,通过判断巷道围岩储能区范围是否下降或者往深部移动确定大直径钻孔深度设计是否合理,因此对储能分区的巷道围岩的卸压效果评估更加准确。

    一种基于煤层厚度的大直径钻孔卸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96855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702440.5

    申请日:2024-06-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煤层厚度的大直径钻孔卸压方法,涉及深埋煤层冲击地压灾害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由该方法计算大直径钻孔周边径向应力,利用数值模拟确定煤体施工大直径钻孔前后释放的弹性变形能总量,通过对比煤体卸压前后弹性变形能量比值确定大直径钻孔卸压释能率,因此对不同厚度煤层下的卸压效果评估更加准确,进而实现不同厚度煤层的充分卸压,提高大直径钻孔卸压效果;该方法不需要通过现场实测,节约了相应的测试时间,通过理论计算即可指导现场生产过程中钻孔参数设计,极大提高了钻孔参数设计效率,对防治冲击地压技术方法领域具有参考价值。

    一种动静载叠加式岩石力学试验机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31321B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910291703.7

    申请日:2019-04-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静载叠加式岩石力学试验机及试验方法,涉及岩石力学试验技术领域,包括静态加载装置、动态加载装置和监测系统,静态加载装置包括顶梁、立柱、加载油缸、承压柱和横梁,动态加载装置包括蓄能弹簧、伸缩柱、蓄能控制油缸、电磁铁、升降油缸和防护垫板;顶梁下方的两侧设置有立柱,加载油缸设置在底座上,伸缩柱和蓄能控制油缸设置在顶梁和横梁之间,伸缩柱上套设有蓄能弹簧,蓄能控制油缸下端设置有电磁铁,横梁和立柱之间设置有升降油缸和防护垫板,伸缩柱和顶梁之间设置有蓄能荷载传感器;以及利用该试验机研究岩石试件冲击破坏的方法,实现了对同一岩石试件进行静态和动态同步加载的试验目的,还具有控制灵活、方便等优点。

    一种动静载叠加式岩石力学试验机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31321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291703.7

    申请日:2019-04-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动静载叠加式岩石力学试验机及试验方法,涉及岩石力学试验技术领域,包括静态加载装置、动态加载装置和监测系统,静态加载装置包括顶梁、立柱、加载油缸、承压柱和横梁,动态加载装置包括蓄能弹簧、伸缩柱、蓄能控制油缸、电磁铁、升降油缸和防护垫板;顶梁下方的两侧设置有立柱,加载油缸设置在底座上,伸缩柱和蓄能控制油缸设置在顶梁和横梁之间,伸缩柱上套设有蓄能弹簧,蓄能控制油缸下端设置有电磁铁,横梁和立柱之间设置有升降油缸和防护垫板,伸缩柱和顶梁之间设置有蓄能荷载传感器;以及利用该试验机研究岩石试件冲击破坏的方法,实现了对同一岩石试件进行静态和动态同步加载的试验目的,还具有控制灵活、方便等优点。

    一种基于煤层厚度的大直径钻孔卸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9685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702440.5

    申请日:2024-06-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煤层厚度的大直径钻孔卸压方法,涉及深埋煤层冲击地压灾害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由该方法计算大直径钻孔周边径向应力,利用数值模拟确定煤体施工大直径钻孔前后释放的弹性变形能总量,通过对比煤体卸压前后弹性变形能量比值确定大直径钻孔卸压释能率,因此对不同厚度煤层下的卸压效果评估更加准确,进而实现不同厚度煤层的充分卸压,提高大直径钻孔卸压效果;该方法不需要通过现场实测,节约了相应的测试时间,通过理论计算即可指导现场生产过程中钻孔参数设计,极大提高了钻孔参数设计效率,对防治冲击地压技术方法领域具有参考价值。

    一种变倾角断层滑移模拟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504790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447595.7

    申请日:2020-12-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倾角断层滑移模拟试验方法,涉及地下工程室内模拟试验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变倾角断层滑移模拟试验方法,采用试样装置和加载装置,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试样制备;步骤2、试样装配;步骤3、加载准备;步骤4、试样加载。本发明的变倾角断层滑移模拟试验方法,可以制备不同倾角界面的类岩石试样,界面类型包括普通裂隙界面、不同粗糙度界面和低强度弱界面,可以模拟不同倾角断层的滑移破坏过程,以及可以模拟断层正倾向滑移和逆倾向滑移,滑移模拟试验操作方便,试验数据实现自动、精准采集,以用于研究不同倾角断层的滑移条件及其滑移过程中的力学行为。

    一种内外框架组合式变刚度岩石力学试验机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31320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910291663.6

    申请日:2019-04-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内外框架组合式变刚度岩石力学试验机及试验方法,涉及岩石力学技术领域,包括刚度调节装置、试验加载装置、监测系统和控制系统,刚度调节装置包括外框架顶梁、外立柱、刚度调节油缸和底座,试验加载装置的加载油缸加载带动内顶梁上升,从而使内立柱拉伸变形,高压弹簧压缩变形;同一试件在设定的加载载荷值条件下,刚度调节油缸加载载荷增大,内顶梁的位移和内立柱的变形减小,加载刚度变大;试验时,根据位移传感器的监测数据,通过控制系统控制刚度调节油缸的载荷,实现内顶梁位移的实时控制,保证试验全程中的加载刚度满足设计值且恒定不变,解决了岩石力学试验机加载刚度不能定量调节的技术问题,还具有操作简便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