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6699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754381.2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巷道系统和用于改善富水软岩巷道底板变形的处理方法,巷道系统包括巷道本体、卸压部、顶板致裂部、多个应力阻断装置和两个堵水装置,其中,卸压部设置在巷道本体的实体煤帮处,且卸压部的延伸方向与巷道本体的延伸方向具有第一夹角A;顶板致裂部设置在巷道本体的煤柱上方的顶板处,且顶板致裂部的延伸方向与巷道本体的延伸方向具有第二夹角B;多个应力阻断装置沿巷道本体的延伸方向错位分布在巷道底板的底板软岩内;两个堵水装置分别设置在巷道本体的两侧实体煤帮的底角处,且两个堵水装置均沿巷道本体的延伸方向延伸。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巷道系统和处理方法无法有效降低水对底板软岩的膨胀弱化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28870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209372.0
申请日:2023-09-19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沿空侧煤柱上方直接顶爆破劣化卸压方法,涉及巷道围岩控制技术领域。该沿空侧煤柱上方直接顶爆破劣化卸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基本顶断裂线位置确定;步骤2、基本顶沿空侧爆破断顶;步骤3、巷帮变形及破坏等级划分;步骤4、煤柱上方直接顶爆破卸压带范围确定;步骤5、直接顶爆破施工工艺的确定。本发明的沿空侧煤柱上方直接顶爆破劣化卸压方法,采用现有的技术元素,对煤柱冲击和大变形问题进行治理,具有简单易行、方便施工的特点;降低煤柱应力,控制区段小煤柱的横向变形量,降低冲击危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89594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025019.1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IPC: E21B23/00 , E21B47/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推送装置及具有其的钻孔窥视装置,其包括:座体;第一夹持部,可移动地设置在座体上;第二夹持部,可移动地设置在座体上,第二夹持部与第一夹持部沿第一夹持部的移动方向间隔分布,且二者移动方向相同,第一夹持部的第一夹持端和第二夹持部的第二夹持端分别用于夹持探杆,第一夹持部沿第一方向移动时,第二夹持部沿第一方向的反方向移动,第一夹持端和第二夹持端的夹持状态相反;检测部,用于检测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的夹持状态;控制系统,分别与检测部、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电连接,以控制第一夹持端和第二夹持端的夹持状态。本方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人工手动向钻孔内伸入探杆,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9390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292219.3
申请日:2024-09-14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1/04 , G06F111/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巷道围岩储能分区的大直径钻孔深度设计方法,属于深埋巷道冲击地压灾害防治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搜集现场资料;步骤B.煤岩力学属性测定;步骤C.巷道近场围岩分区储能理论;步骤D.数值模拟计算;步骤E.进行能量监测;步骤F.构建巷道围岩动态能量分区演化模型;步骤G.根据巷道围岩储能区范围设计大直径卸压钻孔深度;步骤H.检验及优化。本发明中,利用数值模拟手段,通过构建巷道围岩动态能量分区演化模型来分析储能区范围,从而确定煤体施工大直径钻孔深度设计深度,通过判断巷道围岩储能区范围是否下降或者往深部移动确定大直径钻孔深度设计是否合理,因此对储能分区的巷道围岩的卸压效果评估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8774974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1035153.X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山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科技大学 , 兖矿能源(鄂尔多斯)有限公司 , 兖矿新疆能化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沿空侧向顶板受回采影响致灾动载评估方法,首先根据薄板理论确定上工作面顶板的初次破断步距;然后根据弹性理论和关键三角块因本工作面回采而回转下沉形成三角形的思路确定关键三角块上各点受二次回采影响的平均下沉量;最后确定本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关键三角块沿本工作面推进方向上的某一段所释放的动载能量。本发明评估方法充分考虑了相邻工作面二次回采时已经沉降稳定的关键三角块受回采影响活化将发生二次回转产生的回转动载,根据计算出来的动载结果,可对当前工作面的超前支护方案提供更加精准的技术支持,有利于提高二次回采时沿空巷道超前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520696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1811501314.4
申请日:2018-12-10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G01M7/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点多向落锤冲击装置及试验方法,涉及力学性能测试技术领域,装置包括曲率冲击台、防撞柱、支撑侧板、横梁、引导滑块、冲击导管和落锤,横梁设置在支撑侧板上方,曲率冲击台设置在横梁下方,防撞柱设置在曲率冲击台上,引导滑块设置在横梁上沿横梁滑动,冲击导管上端和引导滑块相连,防撞柱包括柱体、捕捉杆和弹簧,柱体端面上固定有两个捕捉杆,捕捉杆之间设置有弹簧。利用该装置进行试验时,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冲击能量的大小和方向,并准确的设定冲击点,释放多个落锤模拟多点冲击载荷。该装置及方法解决了深部巷道相似材料模拟试验中冲击点固定、冲击角度单一以及二次落锤的技术问题,还具有操作方便,控制精准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9372581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1811530065.1
申请日:2018-12-14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E21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顶板岩层水平挤压力监测装置及使用方法,涉及压力监测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测压段、连接杆、液压泵、压力表、高压油管、压力控制阀、托盘、推杆和连接套管,连接杆上设置有测压段,推杆前端和连接杆相连,托盘设置在推杆后端,连接套管和托盘相连,高压油管和液压泵相连,高压油管通过推杆和连接杆的内腔伸至测压段;测压段包括主管、液压囊、固定圈、阻隔片、外枕壳和连接套,液压囊两端通过固定圈套设在主管上,主管上设置有注油口和液压囊相通,外枕壳套设在主管上,外枕壳外侧包裹有连接套,固定圈和外枕壳之间设置阻隔片。本发明解决了巷道顶板围岩水平挤压力监测困难的技术问题,具有操作简便,测量准确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0580399B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1910920914.2
申请日:2019-09-26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IPC: G06F30/20 , E21D20/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煤矿巷道顶板锚索预紧力确定方法,涉及矿井巷道支护技术领域,具体的步骤包括:A.获取巷道顶板岩层赋存特征参数和顶板的物理力学参数;B.预计巷道顶板允许下沉量L0;C.进行锚索性能测试,获取锚索拉力—伸长量关系曲线,得到锚索极限拉拔力F0和锚索锁体屈服时伸长量Lmax;D.根据锚索张拉变形与顶板下沉相协调的原理,获取锚索张拉预紧后的允许伸长量即顶板允许下沉量,锚索张拉预紧时的最大伸长量L1=Lmax‑L0;E.根据锚索拉力‑伸长量关系曲线,确定锚索张拉预紧达到最大伸长量L1时的锚索拉力为锚索预紧力;该方法解决了锚索施工过程中预紧力偏大或偏小不能发挥锚索支护性能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778363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1911073657.X
申请日:2019-11-06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参量随钻测量确定煤体应力高峰区并预警的方法,涉及矿山灾害预警领域,具体是通过在不受采动支承应力影响的巷道内,垂直于煤壁打设多个钻孔,并监测单位进尺的钻杆扭矩、钻杆转速和进尺时间,对各监测数据进行加权平均,得到钻孔深度与正常的单位进尺的钻杆扭矩、钻杆转速和进尺时间的关系曲线,结合应力高峰区临界指标确定单位进尺的钻杆扭矩、钻杆转速和进尺时间的临界值,当单位进尺的钻杆转速小于相应的临界值,或单位进尺的钻杆扭矩、进尺时间大于相应的临界值,确定该钻孔长度的范围为应力高峰区,并进行预警。该方法采用钻杆扭矩、转速和进尺时间作为监测指标,可以准确的确定应力高峰区并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3075049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110361577.5
申请日:2021-04-02
Applicant: 山东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频变强度动静组合加载岩石力学试验机及试验方法,属于岩石力学试验技术领域。试验机包括顶梁、立柱、动载施加装置、静载施加装置、监测装置、底座、加载控制系统和信号采集装置,其中,顶梁通过立柱连接至底座,底座上设置静载施加装置,静载施加装置上方的顶梁上设置动载施加装置,静载施加装置和动载施加装置均连接至加载控制系统,试验机上还设置有监测装置,监测装置连接至信号采集装置。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静载以及不同频率、强度动载的施加,为煤岩石在动静组合载荷下的破坏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