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链式混凝土喷射机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19000A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510205589.3

    申请日:2015-04-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D11/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推链式混凝土喷射机,包括整体呈框架结构的机架,还包括传动系统、喂料系统、及气路系统。传动系统的电动机连接并驱动主动链轮,主动链轮通过链条连接有从动链轮,所述链条的每两节链环之间设有密封推板。喂料系统的发射缸体设置在振动料斗的正下方,所述链条依次通过发射缸体的腔体,混凝土由振动料斗进入发射缸体,通过主动链轮的转动带动链条上的密封推板将混凝土向前推送。气路系统与发射缸体的前部交叉,气路系统交叉穿过发射缸体后连接有混凝土输送喷射管道,混凝土输送喷射管道的端部连接有喷头,气路系统通入压缩空气将混凝土由喷头高压喷射而出。本发明各部分结构之间配合完美,且操作维护方便,喷射效率高。

    一种矿用喷雾降尘效率的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223001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310241641.5

    申请日:2023-0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矿用喷雾降尘效率的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包括全封闭实验箱,全封闭实验箱的若干内角处均设置喷尘嘴,若干喷尘嘴通过输尘管连接至少一套动力喷尘设备,全封闭实验箱的内侧顶壁装设至少一个喷雾嘴,喷雾嘴通过输液管连接一套动力喷雾设备,全封闭实验箱的侧壁上通过玻璃管连接环压平衡水箱,全封闭实验箱的侧壁上部连接止逆阀,全封闭实验箱的外侧连接平衡气压表,全封闭实验箱的侧壁上通过排风管连接抽风机,全封闭实验箱的内部底壁上放置透水支架,透水支架的顶面上覆盖雾滴捕集器。本发明针对不同喷嘴类型、不同喷雾压力、不同尘源类型等复杂因素,对喷嘴的降尘效率进行精准测定,提高作业现场的降尘效率。

    石材卸板机用电镐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452235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010309252.8

    申请日:2020-04-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石材卸板机用电镐装置,包括行走固定架、导向支架、凿板滑座、滑座驱动机构及电镐,行走固定架为门形结构,其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凿板基座。导向支架包括位于行走固定架后侧的凿板横梁,凿板横梁横向水平布置,其两端分别通过纵梁与对应的凿板基座固定相连。凿板滑座活动设置在凿板横梁上,且与凿板横梁横向导向配合。滑座驱动机构设置在凿板横梁上,驱动凿板滑座横向移动。每个凿板滑座上均设置有一组电镐,电镐的钎子位于凿板横梁的前侧,且向下倾斜布置。本发明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节省加工成本。电镐相比砂轮片切割阻力明显减小,电镐磨损率低,凿板速度快、效率较高,维护成本较低,利于提高拆板效率,成品率高。

    一种多位置冲击荷载作用下煤体注水致裂试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144277B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210747014.4

    申请日:2022-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是关于一种多位置冲击荷载作用下煤体注水致裂试验系统,涉及煤层注水致裂演化试验系统领域,包括试件盒,所述试件盒内放置试件,还包括:荷载加载组件,用于对试件左、右以及顶部进行支撑,并对试件进行荷载加载;压力腔体组件,用于对试件提供围压;注水致裂组件,用于对试件进行注水致裂;数据监测组件,用于检测加载载荷情况下,试件所受冲击荷载大小及试件轴向产生的形变,以及检测在注水致裂情况下,试件内部裂隙发育影响因素。本公开技术方案冲击荷载作用下的煤体注水致裂演化试验,并实时采集应力、应变、裂隙发育、水流量等多种试验参数,为揭示深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煤层注水致裂演化规律提供试验基础。

    轻质玉米芯喷浆材料、制备方法及巷道喷射隔热降噪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0333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984935.7

    申请日:2023-08-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轻质玉米芯喷浆材料,由水泥、砂、水、减水剂、促凝剂、玉米芯粉末混合组成,水泥、砂质量比为1:1,水灰比率为0.5,玉米芯粉末为水泥用量的5%~15%,减水剂用量为水泥用量的0.2%~0.3%,促凝剂用量为水泥用量的2%~3%;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轻质玉米芯喷浆材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碾磨形成玉米芯粉末并润湿;步骤S2、最终形成玉米芯混凝土浆体;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采用轻质玉米芯喷浆材料的矿井巷道隔热喷射降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混凝土浆体填入矿用喷浆机内;步骤S2、矿用喷浆机对裸露的巷道围岩喷射;步骤S3、定期对喷体进行洒水;综上所述,具有隔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平衡性好、稳定性和支撑强度好的特点。

    一种稳流喷雾装置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6475243B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1610977982.9

    申请日:2016-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稳流喷雾装置,底座上设置有进水管与进气管,底座的前端设置有雾化室,进气管与雾化室相连通,进水管在与雾化室对应处均匀布置有多个进水孔,进水孔形成进水区域,进水区域内设置有调节结构,调节结构用于保持由进水管进入雾化室的流量不变。当水流通过进水管的进水孔进入雾化室,水滴在高压气体下吹破打散成更细小的雾滴,提高雾化效果,同时,当进水管内的水压较小时,调节结构使多个进水孔与雾化室相连通,增大水流面积,保证了水速低的情况下流量不变,而当进水管内的水压较大时,调节结构堵塞相应进水孔,只使对应进水孔与雾化室相连通,减小水流出口面积,保证了水速高的情况下流量不变,进而保证了喷嘴喷雾的稳定性。

    一种激光定位导航系统及其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79450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210003366.9

    申请日:2022-01-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激光定位导航系统及其定位方法,包括接收器和发射器,接收器包括接收器支架和感光元件阵列,感光元件阵列固定在接收器支架上,接收器支架上固定有A数据处理控制器和A数据传输模块,A数据处理控制器和感光元件阵列连接;发射器包括底座、转台和平台支架,转台与底座的顶部转动连接,转台的顶部设有平台支架,平台支架的两端分别固定有A激光发射器或B激光发射器,B激光发射器通过激光角度调节器安装在平台支架上,平台支架上还固定有摄像头,转台上固定有B数据处理控制器和B数据传输模块,B数据传输模块和B数据处理控制器连接。本发明能够通过定向激光测得接收器相对于发送器的位置关系,实现精确定位功能。

    煤工尘肺动物模型粉尘吸入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758585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010674514.0

    申请日:2020-0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煤工尘肺动物模型粉尘吸入实验装置,包括饲养笼,在饲养笼内设置有吊链、粉尘仓、锥形喷头、锥形滑块、连杆组件、连杆转轴、活动台、磨牙及饮水进食装置,锥形喷头的外壳由锥形喷尘罩和底板围成,在外壳内还安装有回位弹簧和落尘凸锥;当踩压连杆组件靠近活动台的一端时,连杆组件绕连杆转轴转动,从而带动锥形滑块下移使粉尘仓内的粉尘沿锥形滑块外壁落下,通过落尘凸锥分散后再经落尘孔释放;松开连杆组件后,回位弹簧推动锥形滑块上移与锥形喷尘罩紧密贴合防止粉尘下落。能够模拟煤矿井下工人阶段性接触并主动吸入粉尘的过程,更好地模拟了井下工人的作业环境,为探究煤矿开采环境粉尘致病机理提供数据支撑。

    尘肺鼠粉尘吸入模拟实验仓

    公开(公告)号:CN111821061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010674513.6

    申请日:2020-0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尘肺鼠粉尘吸入模拟实验仓,包括大鼠活动仓,大鼠活动仓为矩形透明玻璃仓,大鼠活动仓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在大鼠活动仓的每个转角的顶部均配备有自动喷尘装置,其中两个自动喷尘装置的下方设置有自动饮水进食装置,另外两个自动喷尘装置的下方设置有自动磨牙装置;自动喷尘装置包括吊链、粉尘仓、锥形喷头、锥形滑块和电动伸缩杆,锥形喷头的外壳由锥形喷尘罩和底板围成,在外壳内还安装有回位弹簧和落尘凸锥。能够模拟煤矿井下工人阶段性接触并主动吸入粉尘的过程,更好地模拟了井下工人的作业环境,为探究煤矿开采环境粉尘致病机理提供数据支撑。

    一种综掘面涡控-旋阻式分域通风控尘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250729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306838.3

    申请日:2021-03-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掘面“涡控‑旋阻”式分域通风控尘方法及系统,抽风口处于抽风状态形成负压场,涡流出风口向迎头掘进方向出风形成涡流场,涡流场控制迎头产生的高浓度粉尘颗粒向上述负压场移动,并由抽风口抽出,形成涡流控尘区域;旋流出风口的新鲜风流首先喷射至掘进巷道顶板区域,风流依次经过掘进巷道的顶板、侧壁及底板形成与迎头掘进方向相反的反向旋流风,使反向旋流风充满整个巷道断面,形成旋流阻断区域。本发明使涡流控尘区域与旋流阻断区域能随综掘机一起前移,并能形成向巷道后部移动的反向旋流风,克服了瓦斯聚积的技术问题,操作简便,高空作业风险小,也无需调整机载分风器的位置,就能够保持最佳控尘效果。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