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281876B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011300082.3
申请日:2020-11-18
Inventor: 王清标 , 宋红旭 , 李越 , 施振跃 , 田成林 , 李因旭 , 王富强 , 王栋 , 赵业男 , 刘俊鹏 , 张文恺 , 张旭 , 李少波 , 聂海祥 , 张庆山 , 黄鹏 , 李中莹 , 秦亚如 , 田园园 , 由洪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嵌锁式生态土工格栅的施工方法,嵌锁式生态土工格栅由上层土工格栅、下层土工格栅、生态防护层、连接装置、锚固装置组成,上层土工格栅为双向拉伸聚丙烯土工格栅,生态防护层为草皮或装有营养土和草种的生态袋,下层土工格栅为钢塑土工格栅,上层土工格栅、下层土工格栅除材质外尺寸规格均相同,且均在筋带搭接处设置尺寸规格一致的圆形通孔,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基于嵌锁式生态土工格栅的施工方法,由八个步骤组成。本发明构造简单,施工方法便捷,可有效提高土工格栅对岩土边坡的加固效果和绿化效果,可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同时可实现边坡加固和生态防护的双收益,满足现代化绿色工程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工程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2627829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010398989.1
申请日:2020-05-13
Inventor: 施振跃 , 王清标 , 王富强 , 宋红旭 , 袁月明 , 李因旭 , 于小鸽 , 王普 , 王栋 , 张庆山 , 赵业男 , 聂海祥 , 张文恺 , 刘俊鹏 , 田园园 , 由洪悦 , 秦亚如
Abstract: 岩溶隧道施工中常遇到隧道穿越大型溶洞区,采用空间分解方法治理大型溶洞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来处理隧道穿越大型溶洞的技术难题。根据空间分解方法,按照隧道顶部溶洞空间、隧道底部溶洞空间、隧道两翼溶洞空间的顺序分别治理,分别采取隧道顶部空间处治技术、隧道底部空间处治技术和隧道两翼空间处治技术治理大型溶洞。
-
公开(公告)号:CN112580127A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10398990.4
申请日:2020-05-13
Abstract: 岩溶隧道施工中常遇到隧道穿越大型溶洞区,采用空间分解方法治理大型溶洞时,需要掌握隧道与溶洞的空间位置关系,进而将实际中的几何参数转化到三维图中,以方便的指导施工。为了解决隧道与溶洞的空间位置关系,建立了空间分解方法几何模型及几何方程;同时,提出了空间分解方法几何模型参数确定方法,并将几何方程转化为几何参数方程,从而使隧道与溶洞空间位置立体、直观的展现出来,为后续空间分解方法配套施工技术的选择与应用提供了准确空间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2627829A
公开(公告)日:2021-04-09
申请号:CN202010398989.1
申请日:2020-05-13
Inventor: 施振跃 , 王清标 , 王富强 , 宋红旭 , 袁月明 , 李因旭 , 于小鸽 , 王普 , 王栋 , 张庆山 , 赵业男 , 聂海祥 , 张文恺 , 刘俊鹏 , 田园园 , 由洪悦 , 秦亚如
Abstract: 岩溶隧道施工中常遇到隧道穿越大型溶洞区,采用空间分解方法治理大型溶洞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来处理隧道穿越大型溶洞的技术难题。根据空间分解方法,按照隧道顶部溶洞空间、隧道底部溶洞空间、隧道两翼溶洞空间的顺序分别治理,分别采取隧道顶部空间处治技术、隧道底部空间处治技术和隧道两翼空间处治技术治理大型溶洞。
-
公开(公告)号:CN112281876A
公开(公告)日:2021-01-29
申请号:CN202011300082.3
申请日:2020-11-18
Inventor: 王清标 , 宋红旭 , 李越 , 施振跃 , 田成林 , 李因旭 , 王富强 , 王栋 , 赵业男 , 刘俊鹏 , 张文恺 , 张旭 , 李少波 , 聂海祥 , 张庆山 , 黄鹏 , 李中莹 , 秦亚如 , 田园园 , 由洪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嵌锁式生态土工格栅的施工方法,嵌锁式生态土工格栅由上层土工格栅、下层土工格栅、生态防护层、连接装置、锚固装置组成,上层土工格栅为双向拉伸聚丙烯土工格栅,生态防护层为草皮或装有营养土和草种的生态袋,下层土工格栅为钢塑土工格栅,上层土工格栅、下层土工格栅除材质外尺寸规格均相同,且均在筋带搭接处设置尺寸规格一致的圆形通孔,本发明同时提供了一种基于嵌锁式生态土工格栅的施工方法,由八个步骤组成。本发明构造简单,施工方法便捷,可有效提高土工格栅对岩土边坡的加固效果和绿化效果,可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同时可实现边坡加固和生态防护的双收益,满足现代化绿色工程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工程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213540447U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022551972.3
申请日:2020-11-07
IPC: E21D2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高强让压型锚杆托盘,由锚杆、螺母、托盘外壳、垫板、圆形通孔、一级高强弹簧、二级高强弹簧、高阻尼橡胶、挡板、卡槽装置、卡头装置组成,一级高强弹簧、卡头装置均设置于托盘外壳内部中心位置,且依次呈上下布置,卡槽装置分为左右两部分,且以托盘外壳中线为中心呈左右对称布置,二级高强弹簧共设置4个,以左右各对称布置两个的方式设置于托盘外壳与挡板之间,高阻尼橡胶填充于托盘外壳与挡板之间的空心位置。本高强让压型托盘既能对锚杆端部进行保护,又能对高应力围岩保证良好的锚固效果,还能对冲击地压或产生较大变形时的围岩进行让压,极大减少了工程的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213540446U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022538068.9
申请日:2020-11-06
IPC: E21D2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缓冲让压型锚杆托盘,由托盘外壳、一号高强弹簧、高阻尼橡胶、二号高强弹簧、锚杆、螺母、卡头、卡槽组成。卡头为圆台状凸起,与锚杆为一体结构,卡槽分为一级卡槽、二级卡槽、三级卡槽,一号高强弹簧对称布置于托盘外壳上表面的四个端点处,卡槽、二号高强弹簧布置于托盘外壳的中心位置,且呈上下布置,高阻尼橡胶填充于托盘内空心部分。本缓冲让压型锚杆托盘克服了传统锚杆托盘缓冲让压能力弱,易损坏的问题,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在保证锚固效果的前提下仍能起到很好的缓冲让压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213452791U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022631574.2
申请日:2020-11-15
Inventor: 秦亚如 , 李中莹 , 王清标 , 张庆山 , 宋红旭 , 李因旭 , 田园园 , 由洪悦 , 李越 , 聂海祥 , 黄鹏 , 刘俊鹏 , 王栋 , 王富强 , 张文恺 , 张旭 , 赵业男 , 李少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地下水位监测保护装置,包括水位点标号、荧光环、防滑螺纹齿、套筒、透明橡胶盖和螺纹,所述水位点标号位于套筒的最上方,透明橡胶盖固定在套筒上,荧光环位于透明橡胶盖上方,所述荧光环设置在透明橡胶盖的外环位置,所述套筒外表面设置竖向防滑螺纹齿,所述透明橡胶盖和套筒通过螺纹进行连接固定,所述透明橡胶盖采用高强度的透明橡胶材料,有效防止了套筒和水位点标号遭受磨损,增加了保护盖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0625803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810657315.1
申请日:2018-06-25
Inventor: 王清标 , 王维 , 王学珍 , 闫海伦 , 高建 , 景东亚 , 李因旭 , 刘文宇 , 马鹏程 , 任国辉 , 张杰 , 袁成 , 姜彦博 , 赵颖皓 , 林雪 , 葛序泽 , 李欣远 , 吴坤 , 刘贤 , 陈奎典 , 袁月明 , 赵新越 , 高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混凝土搅拌机的玻璃纤维添加装置,包括箱体、进料口、出料口、搅拌机、抽料机、出料管、承台;所述的箱体为封闭的圆柱壳体,箱体通过螺栓固定在承台上;箱体上方设置有进料口与搅拌机,进料口为漏斗形,在进料口上设置控制阀;搅拌机下方设置搅拌杆,搅拌杆与搅拌机螺栓连接,搅拌杆上设置搅拌叶片;箱体下方设置出料口,出料口通过连接管与抽料机连接,抽料机通过螺栓固定在承台上,抽料机连接出料管,承台下部设置万向轮;本发明能够通过搅拌机将玻璃纤维充分搅拌分离,使玻璃纤维处于蓬松状态,不会出现粘连现象,借助抽料机能将玻璃纤维快速抽入混凝土搅拌机反应釜内,能使玻璃纤维与混凝土充分均匀结合,形成质量较好的玻璃纤维混凝土。
-
公开(公告)号:CN110624706A
公开(公告)日:2019-12-31
申请号:CN201810656726.9
申请日:2018-06-24
Inventor: 王清标 , 王学珍 , 闫海伦 , 高建 , 景东亚 , 李因旭 , 刘文宇 , 马鹏程 , 任国辉 , 王维 , 高阳 , 张杰 , 袁成 , 姜彦博 , 赵颖皓 , 林雪 , 葛序泽 , 李欣远 , 吴坤 , 刘贤 , 陈奎典 , 袁月明 , 赵新越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混凝土喷嘴,包括喷嘴外壳、耐摩层、螺旋线凸起、搅拌驱动器、搅拌筒、搅拌杆、降尘挡杆,在进料部内壁设置耐摩层,进料部内壁设置搅拌筒,搅拌驱动器设置在进料部的内壁上,搅拌筒两端通过搅拌驱动器与进料部内壁相连,搅拌筒上均匀交错设置有搅拌杆,在出料部内壁上设置螺旋线凸起,在螺旋线凸起作用下物料进入旋转前进的状态,使得砂、水泥、石子、水及速凝剂得到进一步的搅拌,混合趋向均匀,在出料部尾端两侧设置降尘档杆,进一步降低粉尘的浓度及回弹率。
-
-
-
-
-
-
-
-
-